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 08-19
栏目:方案
方案一: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中关工委关于“学雷锋、心向党、讲品行、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市、县关工委文件精神,不断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与要求,我校特制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针,以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深入贯彻中央[20xx]8号文件以及市、县关工委等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引导全镇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品德、见行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做统一、言行统一,促使全镇小学生在讲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培养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推进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镇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原则
1.坚持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贴近化、效果目标化的原则。
2.按照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
3.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相结合的原则。
4.体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根据我镇小学生实际情况和上级的工作安排,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着力开展如下系列活动:
(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主要以德育课本为基础,同时结合下列内容:
1.学习中央[20xx]8号文件,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2.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典著作。如《弟子规》等。
3.学习古今中外道德典范人物故事。
4.学习近现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如《雷锋的故事》、《郭明义事迹》、《小英雄葛鑫》等。
5.要结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坚持在校学习和家庭自学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受教育、受启发、受鼓舞。要求每位学生查摆自己身上的陋习,形成文字,自我改正,同伴监督,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组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1.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
2.开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动。
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在父母的指导下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培养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尊敬父母,组织学生开展“我为长辈做一件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养成未成年人勤俭节约习惯,教育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开展“在学校尊敬师长”活动。
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各班可以利用班会宣讲礼貌用语,如“我不给别人添麻烦”、“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组织学生开展“三礼”即知礼仪、重礼节、懂礼貌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开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做一件实事”活动。通过给学校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另外,通过唱好一首道德歌曲,精读一本道德好书,宣讲一个中华道德小故事,举办一次道德专题队会,每个学生完成道德主题手抄报一份,每班出一期道德主题黑板报,确保道德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开展“在社会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根据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七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学习宣传礼仪知识,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开学初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抓实、抓细,长期坚持下去。
2.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应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分阶段,分主次。
3.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使学生做到:在社会讲公德:遵守一切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校园讲美德:遵守《小学生守则》,不打仗骂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保持节俭,崇尚先进,积极向上。在家庭讲孝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听从教诲,爱护幼小、关爱家人。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总要求,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方案二:“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从20xx年1月开始,学校将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长期坚持,我们以“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我校实际,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引导学生“修身、养性”,从而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七、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八、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日记》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写成“行善日记”。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年级组、少先大队部、政教处以及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可以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级的“每周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总之,要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5、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行动,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多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关爱之中。二是成立“志愿者小分队”,把“日行一善”落实到交通安全宣传、维护交通安全、帮助老弱病残安全过马路等行动之中。三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四是班级成立“日行一善”志愿者小分队,利用下午放学、周末及节假日,深入社区,进行法制、环保、禁毒等方面的宣传,开展教授普通话、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
6、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日必须做到关心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情况,同时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7、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8、进一步完善多元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每周的“行善之花”,鼓励学生行善举,做善事。要把对“日行一善”的检查督导纳入到平时的检查、监督之中,建立监督机制,通过检查、督促,促进“日行一善”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9、要求德育处和团总支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每月办一期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善德,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
九、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月)
1、20xx年1月上旬,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活动范围和活动要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2、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年级特点制定班级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1月)
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
2、发动学生通过看、读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善人善举的故事。
3、组织开展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做善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校报、黑板报等途径宣传优秀事迹。
4、在全校各年级举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比赛,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阶段:年度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12月~2013年1月)
1、在各班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将结合活动,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2、过程性资料
(1)将通过看、读,将感悟(包括家长、学生、教师)汇集成册。
(2)优秀故事选(收录古今中外优秀行善故事)和古今中外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集。
(3)学校总结材料。评选先进教师与优秀学生。
方案三: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唐山新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弘扬文明新风,追求美好生活,根据《河北省教育系统“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唐山”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唐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县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深入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任务,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兴“四风”(即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敬之风),扎实推进“四心四行动”(即爱心——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良心——诚信践诺行动、责任心——爱岗敬业行动、孝心——报恩尽孝行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积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着力提升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境界,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全体干部师生的生动实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在全县教育系统进一步形成“人人重道德、处处有善举”的良好风尚,为建设和谐河北、美丽乐亭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四风”道德建设活动
1.大兴“互助”之风,践行“乐于助人”之德。在业务和日常生活中加强广大干部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在互助中畅谈观点,取长补短;在互助中平等对话,精诚协作,在团队中共同成长;在互助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增强干事创业的合力。积极探索师生互助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倡善行、献爱心、树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深化“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
2.大兴“诚信”之风,践行“诚信践诺”之德。组织开展“做诚实守信的好师生”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全体师生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开展诚信考场;诚信班级、诚信学校建设活动,打造学校诚信服务品牌。组织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没,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规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塑造良好形象,做学生尊敬、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人民教师,坚决、有效遏制师德失范现象。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岗位、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有诺不践、诚信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3.大兴“敬业”之风,践行“敬业奉献”之德。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敬业奉献、遵纪守法、健康生活,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二是紧密结合创先争优“百千万”工程,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方式、作风,按照省委提出的“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的要求,做好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以“情系群众靠群众、深入基层为基层”为主题的基层访谈活动,深入教学一线、深入教师家庭、深入学生中间,开展基层访谈活动。三是实施“师魂铸造”过程。广大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弘扬和实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做表率、修师德、铸师魂。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组织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提高师德素养。四是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拓展职业道德社会实践,重点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4.大兴“孝敬”之风,践行“孝老爱亲”之德。一是在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大力倡导对长辈报答养育之恩、担当赡养责任,形成孝敬、赡养和关爱老人的良好风气。二是开展“我为父母尽孝心”活动。在重阳节、父母亲生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号召干部师生参与“我为父母尽孝心”活动,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做一顿饭、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陪父母一次外出旅行、圆父母一个梦想,以此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感恩之情。三是组织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河北美德少年卫群,河北省道德模范曹江,全国优秀大学生程威等尽孝典范,争做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好学生。
(二)开展“两堂”修身活动
1.开展“道德堂”网上修身活动。深入开展“道德堂”网上修身活动,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省身修德、自我提升、厚德端行,进一步提升道德素养,共同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2.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各学校要建立“道德讲堂”网络,强化宣传教育,传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导干部师生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要遵循“远学模范、近学身边人”原则,重点做好模范事迹摘选工作,突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教师的宣讲。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
1.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重视社区的育人功能。以传播爱心教育、弘扬文明新风、培育合格小公民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在学雷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开展工作,增强社区居民对教育的认识,争取社区干部居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开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充满爱意、充满温馨。适时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亲历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增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要倾听家长意见和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促进学校发展。
2.深入拓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按照“百千万”工程部署,广大教师要创造条件,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实地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争取得到家长支持,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广泛开展“爱母校、颂师恩、助成长”感恩母校系列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邀请校友到校以座谈、宣讲、报告等形式与师生分享成长经历,激励青少年学生立足实际、发奋学习。校友通过看望老师,缅怀学生岁月,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四)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作用
1.突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点,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不断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基层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人、影响人、感召人,带动全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引导干部师生由“日行一善”做起,逐步到“日行多善”、“处处行善”,乃至“善行一生”,脚踏实地地在岗位做贡献、为社会送温暖,持之以恒、注重积累,把思想道德建设推向前进。
2.继续完善模范、先进评选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先进典型评选机制,让体现时代性、群众性,有感召力、影响力的先进人物脱颖而出。正确把握评选准则,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广大教师和全员参与原则,使广大干部师生在参与评选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3.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做好文明单位、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少年、十佳中学生、优秀少年、优秀中学生)评选、表彰、宣传工作,加强感动中国人物、寻找身边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师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进而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美德,奉献他人,服务社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早部署、重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师生需求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安排好有关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干部、教师、学生及校友积极参与。
(二)建立机制,常抓不懈
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将道德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育人需求,改进和创新活动内容、载体和形式,使之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要强化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认真总结交流经验,确保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各级各类学校安排活动要紧密结合教育中心工作,围绕主题,明确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同时,引导干部师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立足当前,在思想道德、教风学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争创一流。
(四)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形式,宣传各学校组织开展活动的经验和感人事迹,扩大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营造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
方案四:“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关于印发〈广州市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团穗字〔2012〕39号)的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的道德风尚,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各中小学校继续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的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以“日行一善”为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以知善行善为切入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未成年人修身律己、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区未成年人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理念,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要坚持以下七个原则:一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二是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五是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六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原则;七是坚持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以及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善
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分享会、主题板报、“日行一善”主题演讲、主题宣传日等方式,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熟知、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行善
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雷锋、互帮互助”活动。各中小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学生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扶助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三)扬善
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五、实施途径
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结合当前各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将“日行一善”实践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德育教育之中,同时,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一)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时,家庭也是孩子对善有了一定认识后行善、行孝的主要场所。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家庭道德情操,并引导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二)学校
学校是开展知善行善的主要阵地。各中小学校要将善的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向善、从善、行善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全体学生向善、知善、行善。
(三)社会
社会是学生践行善德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学生知善行善的具体环境、“日行一善”活动效果的彰显之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小公民。
七、活动形式
(一)开展“日行一善”美德教育。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学校为阵地,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一是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课堂,邀请学生担当主持人,介绍一个扬善的中华经典故事;二是开设“中华经典诵读”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多读中华经典故事,实现行善的思想启蒙和引导,从小树立日积一善的价值观。
(三)开发校本教材。在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中,要研究和开发校本教材,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诗词、歌曲、童谣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要以学校、社区、社会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将“学习雷锋精神”和“日行一善”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创文明和谐校园。
(五)开展理论研究。各中小学校在“日行一善”活动中,可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升“日行一善”活动的社会价值。
八、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纳入今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做有道德的人。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学校要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发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乡村学校少年宫、城市学校少年宫和各类校外活动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手段,使之贯穿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中关工委关于“学雷锋、心向党、讲品行、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市、县关工委文件精神,不断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与要求,我校特制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针,以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深入贯彻中央[20xx]8号文件以及市、县关工委等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引导全镇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品德、见行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做统一、言行统一,促使全镇小学生在讲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培养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推进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镇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原则
1.坚持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贴近化、效果目标化的原则。
2.按照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
3.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相结合的原则。
4.体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根据我镇小学生实际情况和上级的工作安排,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着力开展如下系列活动:
(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主要以德育课本为基础,同时结合下列内容:
1.学习中央[20xx]8号文件,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2.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典著作。如《弟子规》等。
3.学习古今中外道德典范人物故事。
4.学习近现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如《雷锋的故事》、《郭明义事迹》、《小英雄葛鑫》等。
5.要结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坚持在校学习和家庭自学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受教育、受启发、受鼓舞。要求每位学生查摆自己身上的陋习,形成文字,自我改正,同伴监督,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组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1.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
2.开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动。
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在父母的指导下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培养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尊敬父母,组织学生开展“我为长辈做一件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养成未成年人勤俭节约习惯,教育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开展“在学校尊敬师长”活动。
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各班可以利用班会宣讲礼貌用语,如“我不给别人添麻烦”、“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组织学生开展“三礼”即知礼仪、重礼节、懂礼貌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开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做一件实事”活动。通过给学校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另外,通过唱好一首道德歌曲,精读一本道德好书,宣讲一个中华道德小故事,举办一次道德专题队会,每个学生完成道德主题手抄报一份,每班出一期道德主题黑板报,确保道德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开展“在社会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根据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七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学习宣传礼仪知识,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开学初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抓实、抓细,长期坚持下去。
2.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应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分阶段,分主次。
3.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使学生做到:在社会讲公德:遵守一切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校园讲美德:遵守《小学生守则》,不打仗骂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保持节俭,崇尚先进,积极向上。在家庭讲孝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听从教诲,爱护幼小、关爱家人。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总要求,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方案二:“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从20xx年1月开始,学校将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长期坚持,我们以“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我校实际,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引导学生“修身、养性”,从而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七、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八、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日记》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写成“行善日记”。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年级组、少先大队部、政教处以及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可以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级的“每周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总之,要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5、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行动,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多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关爱之中。二是成立“志愿者小分队”,把“日行一善”落实到交通安全宣传、维护交通安全、帮助老弱病残安全过马路等行动之中。三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四是班级成立“日行一善”志愿者小分队,利用下午放学、周末及节假日,深入社区,进行法制、环保、禁毒等方面的宣传,开展教授普通话、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
6、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日必须做到关心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情况,同时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7、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8、进一步完善多元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每周的“行善之花”,鼓励学生行善举,做善事。要把对“日行一善”的检查督导纳入到平时的检查、监督之中,建立监督机制,通过检查、督促,促进“日行一善”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9、要求德育处和团总支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每月办一期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善德,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
九、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月)
1、20xx年1月上旬,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活动范围和活动要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2、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年级特点制定班级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1月)
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
2、发动学生通过看、读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善人善举的故事。
3、组织开展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做善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校报、黑板报等途径宣传优秀事迹。
4、在全校各年级举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比赛,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阶段:年度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12月~2013年1月)
1、在各班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将结合活动,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2、过程性资料
(1)将通过看、读,将感悟(包括家长、学生、教师)汇集成册。
(2)优秀故事选(收录古今中外优秀行善故事)和古今中外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集。
(3)学校总结材料。评选先进教师与优秀学生。
方案三: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唐山新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弘扬文明新风,追求美好生活,根据《河北省教育系统“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唐山”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唐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县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深入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任务,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兴“四风”(即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敬之风),扎实推进“四心四行动”(即爱心——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良心——诚信践诺行动、责任心——爱岗敬业行动、孝心——报恩尽孝行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积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着力提升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境界,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全体干部师生的生动实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在全县教育系统进一步形成“人人重道德、处处有善举”的良好风尚,为建设和谐河北、美丽乐亭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四风”道德建设活动
1.大兴“互助”之风,践行“乐于助人”之德。在业务和日常生活中加强广大干部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在互助中畅谈观点,取长补短;在互助中平等对话,精诚协作,在团队中共同成长;在互助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增强干事创业的合力。积极探索师生互助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倡善行、献爱心、树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深化“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
2.大兴“诚信”之风,践行“诚信践诺”之德。组织开展“做诚实守信的好师生”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全体师生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开展诚信考场;诚信班级、诚信学校建设活动,打造学校诚信服务品牌。组织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没,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规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塑造良好形象,做学生尊敬、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人民教师,坚决、有效遏制师德失范现象。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岗位、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有诺不践、诚信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3.大兴“敬业”之风,践行“敬业奉献”之德。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敬业奉献、遵纪守法、健康生活,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二是紧密结合创先争优“百千万”工程,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方式、作风,按照省委提出的“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的要求,做好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以“情系群众靠群众、深入基层为基层”为主题的基层访谈活动,深入教学一线、深入教师家庭、深入学生中间,开展基层访谈活动。三是实施“师魂铸造”过程。广大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弘扬和实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做表率、修师德、铸师魂。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组织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提高师德素养。四是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拓展职业道德社会实践,重点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4.大兴“孝敬”之风,践行“孝老爱亲”之德。一是在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大力倡导对长辈报答养育之恩、担当赡养责任,形成孝敬、赡养和关爱老人的良好风气。二是开展“我为父母尽孝心”活动。在重阳节、父母亲生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号召干部师生参与“我为父母尽孝心”活动,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做一顿饭、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陪父母一次外出旅行、圆父母一个梦想,以此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感恩之情。三是组织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河北美德少年卫群,河北省道德模范曹江,全国优秀大学生程威等尽孝典范,争做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好学生。
(二)开展“两堂”修身活动
1.开展“道德堂”网上修身活动。深入开展“道德堂”网上修身活动,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省身修德、自我提升、厚德端行,进一步提升道德素养,共同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2.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各学校要建立“道德讲堂”网络,强化宣传教育,传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导干部师生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要遵循“远学模范、近学身边人”原则,重点做好模范事迹摘选工作,突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教师的宣讲。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
1.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重视社区的育人功能。以传播爱心教育、弘扬文明新风、培育合格小公民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在学雷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开展工作,增强社区居民对教育的认识,争取社区干部居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开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充满爱意、充满温馨。适时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亲历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增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要倾听家长意见和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促进学校发展。
2.深入拓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按照“百千万”工程部署,广大教师要创造条件,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实地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争取得到家长支持,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广泛开展“爱母校、颂师恩、助成长”感恩母校系列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邀请校友到校以座谈、宣讲、报告等形式与师生分享成长经历,激励青少年学生立足实际、发奋学习。校友通过看望老师,缅怀学生岁月,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四)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作用
1.突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点,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不断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基层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人、影响人、感召人,带动全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引导干部师生由“日行一善”做起,逐步到“日行多善”、“处处行善”,乃至“善行一生”,脚踏实地地在岗位做贡献、为社会送温暖,持之以恒、注重积累,把思想道德建设推向前进。
2.继续完善模范、先进评选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先进典型评选机制,让体现时代性、群众性,有感召力、影响力的先进人物脱颖而出。正确把握评选准则,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广大教师和全员参与原则,使广大干部师生在参与评选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3.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做好文明单位、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少年、十佳中学生、优秀少年、优秀中学生)评选、表彰、宣传工作,加强感动中国人物、寻找身边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师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进而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美德,奉献他人,服务社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早部署、重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师生需求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安排好有关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干部、教师、学生及校友积极参与。
(二)建立机制,常抓不懈
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善行河北美在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将道德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育人需求,改进和创新活动内容、载体和形式,使之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要强化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认真总结交流经验,确保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各级各类学校安排活动要紧密结合教育中心工作,围绕主题,明确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同时,引导干部师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立足当前,在思想道德、教风学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争创一流。
(四)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形式,宣传各学校组织开展活动的经验和感人事迹,扩大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营造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
方案四:“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关于印发〈广州市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团穗字〔2012〕39号)的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的道德风尚,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各中小学校继续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的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以“日行一善”为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以知善行善为切入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未成年人修身律己、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区未成年人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理念,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要坚持以下七个原则:一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二是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五是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六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原则;七是坚持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以及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善
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分享会、主题板报、“日行一善”主题演讲、主题宣传日等方式,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熟知、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行善
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雷锋、互帮互助”活动。各中小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学生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扶助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三)扬善
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五、实施途径
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结合当前各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将“日行一善”实践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德育教育之中,同时,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一)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时,家庭也是孩子对善有了一定认识后行善、行孝的主要场所。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家庭道德情操,并引导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二)学校
学校是开展知善行善的主要阵地。各中小学校要将善的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向善、从善、行善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全体学生向善、知善、行善。
(三)社会
社会是学生践行善德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学生知善行善的具体环境、“日行一善”活动效果的彰显之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小公民。
七、活动形式
(一)开展“日行一善”美德教育。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学校为阵地,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一是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课堂,邀请学生担当主持人,介绍一个扬善的中华经典故事;二是开设“中华经典诵读”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多读中华经典故事,实现行善的思想启蒙和引导,从小树立日积一善的价值观。
(三)开发校本教材。在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中,要研究和开发校本教材,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诗词、歌曲、童谣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要以学校、社区、社会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将“学习雷锋精神”和“日行一善”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创文明和谐校园。
(五)开展理论研究。各中小学校在“日行一善”活动中,可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升“日行一善”活动的社会价值。
八、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纳入今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做有道德的人。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学校要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发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乡村学校少年宫、城市学校少年宫和各类校外活动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手段,使之贯穿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