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时间: 07-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图形面积的准备课,学好这节课为今后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做好铺垫。总体来讲,有以下方面做得好的:
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时候,我设计的是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全班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别人合作的能力,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二、注重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培养。
本节课设计的实践活动环节,突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深刻体会数学中的一些思想。如转化思想(割补法、旋转、平移等)、辨证思想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足之处:由于活动多,学生准备的学具不是很充分,个别学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关注。
反思二: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本上用一张方格纸呈现的各种平面图形用A4的纸打印出来,每位同学一份。自己独立思考5分钟: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哪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另外的图形?哪些图形可以改变形状变为熟悉的图形……然后小组交流内交流你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在学生自己思考的5分钟内,几乎每一个同都能找到很多的发现,并且小组交流时,小组内的讨论很好。最后全班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反思三: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今天给学生教学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给学生渗透图形的面积的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三角形面积做准备。整个上课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也产生很多的精彩。
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13个图形,看一看这他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说到关系?为了让学生思考的更有方向性一点,就先把这个主要的关系定位在“相等”这个关系上,让学生进行交流,随后进行反馈。
首先学生说到的是图形1和图形3的面积是相等的。追问为什么?提升学生的方法,通过平移之后发现时重合的。接着就是图形2、图形5、图形6,其中图形2和图形6是通过轴对称就可以发现他们是轴对称图形,而图形5和图形6通过旋转就可以发现他们是重合的。在提升了这三种基本方法之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图形11和图形12面积是相等的,这时就结合学生说的进行演示,并把学生演示之后的结果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数一数是不是相等的,同时总结方法割补。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突发奇想,说把图形9和图形10拼在一起就是图形13,一个简单的“拼”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前面思考的都是一个图形的面积,而这里思考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有了这位学生的创新之后,学生们真的是很能干,又想出了图形1和图形3拼成图形4,教师追问图形1和图形3除了拼成图形4还可以拼成其他形状的图形吗?现场演示。图形5和图形6拼成图形8,这是让学生分一分图形8看看是不是可以分成图形5和图形6。图形1、2、3拼成图形13,图形7和图形2拼成图形13,图形1和图形3拼成图形7,追问图形7就是课本上那样的形状吗?整个后续的生成真的是非常的精彩,想想学生真的是非常的能干。
学习到这里时候,发现还有一些没有出来,这里我就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关系,那就是图形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比一比图形7和图形8的大小关系,还有图形12和图形13的大小关系?本来的预期是想引出学生利用数一数的方法,发现有些的图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结果学生真的是出乎意料,在比较图形7和图形8的时候,学生非常灵活的运用了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在数图形13的时候,学生也数出来了但是这里还是进行追问,左边的半个和右边的半个能刚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吗?但是我们知道两边都是半个,合在一起刚好是一个正方形格子的面积。从而体会原来图形的面积关系有时候用数一数才知道。
到这里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图形13通过割补转化成图形12呢?教师将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学生发现原来只要割下左边长出来的三角形的半个补在上面,割下右边的三角形的半个补在上面,原来两者之间也是可以转化的,同时也渗透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反思四: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感觉流畅,一气呵成。从判断简单图形面积的大小,到判断复杂图形面积的大小,再到图形面积的比较。环环相扣,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比 较图形的面积》一课,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合理、简单的方 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该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 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兴趣被充分调 动起来,尤其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小组内学生有很多的假想,在产生疑问后,进行猜测、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纷纷说出并用实物演示出自己 比较的方法,从而对比较图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认识。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学习。本节课预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兴趣。通过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
本节课是学习图形面积的准备课,学好这节课为今后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做好铺垫。总体来讲,有以下方面做得好的:
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时候,我设计的是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全班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别人合作的能力,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二、注重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培养。
本节课设计的实践活动环节,突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深刻体会数学中的一些思想。如转化思想(割补法、旋转、平移等)、辨证思想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足之处:由于活动多,学生准备的学具不是很充分,个别学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关注。
反思二: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本上用一张方格纸呈现的各种平面图形用A4的纸打印出来,每位同学一份。自己独立思考5分钟: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哪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另外的图形?哪些图形可以改变形状变为熟悉的图形……然后小组交流内交流你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在学生自己思考的5分钟内,几乎每一个同都能找到很多的发现,并且小组交流时,小组内的讨论很好。最后全班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反思三: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今天给学生教学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给学生渗透图形的面积的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三角形面积做准备。整个上课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也产生很多的精彩。
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13个图形,看一看这他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说到关系?为了让学生思考的更有方向性一点,就先把这个主要的关系定位在“相等”这个关系上,让学生进行交流,随后进行反馈。
首先学生说到的是图形1和图形3的面积是相等的。追问为什么?提升学生的方法,通过平移之后发现时重合的。接着就是图形2、图形5、图形6,其中图形2和图形6是通过轴对称就可以发现他们是轴对称图形,而图形5和图形6通过旋转就可以发现他们是重合的。在提升了这三种基本方法之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图形11和图形12面积是相等的,这时就结合学生说的进行演示,并把学生演示之后的结果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数一数是不是相等的,同时总结方法割补。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突发奇想,说把图形9和图形10拼在一起就是图形13,一个简单的“拼”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前面思考的都是一个图形的面积,而这里思考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有了这位学生的创新之后,学生们真的是很能干,又想出了图形1和图形3拼成图形4,教师追问图形1和图形3除了拼成图形4还可以拼成其他形状的图形吗?现场演示。图形5和图形6拼成图形8,这是让学生分一分图形8看看是不是可以分成图形5和图形6。图形1、2、3拼成图形13,图形7和图形2拼成图形13,图形1和图形3拼成图形7,追问图形7就是课本上那样的形状吗?整个后续的生成真的是非常的精彩,想想学生真的是非常的能干。
学习到这里时候,发现还有一些没有出来,这里我就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关系,那就是图形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比一比图形7和图形8的大小关系,还有图形12和图形13的大小关系?本来的预期是想引出学生利用数一数的方法,发现有些的图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结果学生真的是出乎意料,在比较图形7和图形8的时候,学生非常灵活的运用了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在数图形13的时候,学生也数出来了但是这里还是进行追问,左边的半个和右边的半个能刚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吗?但是我们知道两边都是半个,合在一起刚好是一个正方形格子的面积。从而体会原来图形的面积关系有时候用数一数才知道。
到这里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图形13通过割补转化成图形12呢?教师将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学生发现原来只要割下左边长出来的三角形的半个补在上面,割下右边的三角形的半个补在上面,原来两者之间也是可以转化的,同时也渗透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反思四: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感觉流畅,一气呵成。从判断简单图形面积的大小,到判断复杂图形面积的大小,再到图形面积的比较。环环相扣,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比 较图形的面积》一课,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合理、简单的方 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该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 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兴趣被充分调 动起来,尤其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小组内学生有很多的假想,在产生疑问后,进行猜测、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纷纷说出并用实物演示出自己 比较的方法,从而对比较图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认识。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学习。本节课预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兴趣。通过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