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 05-08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9日,中国我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十八大为我国的可延续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的情势与任务,总结了党的xx大以来5年的工作。其中报告重点指出,健康是增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定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作为一位护士,我们学习十八大更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医院发展和规划相结合,要结合医院“十二五”工作目标,结合三级医院创建,落实好医院发展方向和愿景目标。认真执行医院领导制定的目标,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进步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进步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面,我将学习的感受汇报以下:
1、进步思想觉悟。作为入党积极份子,做到思想上始终苏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认真学习十八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不断进步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2、进步工作能力。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本领。要充分熟悉我们的服务对象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真诚,遵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辟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建立热忱服务的宗旨,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站在患者的态度上尽力为他们消除疾苦。
3、进步学习能力。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尽快在实践中把握和活用更多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本身素质,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并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不管学甚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题目,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4、进步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平常工作中,进一步建立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把握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作为入党积极份子,更应当以饱满的热忱投进到工作中往,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5、进步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但代表着个人,而且也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性,构成***监督、患者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熟悉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
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塑造医疗工作者独有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位护理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更加扎实地展开工作,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进步实践操纵水平,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努力发挥医务工作者的作用,为患者提 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
心得二: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医疗卫生体制中最关键的就是医生,取消以药补医,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使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上来。
一、人才培养应适应行业特点。
《决定》提出,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和医学教育都面临着新的问题: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医学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模式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也在变化……因此,医学人才培养要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最终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满意。
当前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医学院校和医院在人才培养上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医生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和医院接力进行,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不是医生,而是医学生,还需要医院的后续培养,并进行终身教育。
有些国家的学生只有在综合大学理工科毕业后才能学医学,就是因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人才培养应该从高等教育改革入手去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医学生的遴选,到底是从中学开始选拔还是大学后期进行分化?
一些学校盲目扩招,原有的附属医院不能满足后续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医学生毕业后被派到非教学性附属医院继续培养,一些用人单位希望从医学院校招聘来的毕业生能马上在临床上使用,这不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
应认识和尊重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目前正在推行的‘5+3’、‘3+2’等模式表明,我们已经有了规范和改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落实,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建立。
医学教育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要培养研究型的、专注于解决医学前沿问题和疑难杂症的人才,也要培养满足社会基本医疗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医学院校不可能都面向大城市三甲医院培养医生,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的问题,也要有人来做。
二、薪酬改革离不开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物价严重扭曲,老百姓对于医务人员的付出也不认可。实际上,医生是一个高体力、高脑力、高风险的投入,如果专家和普通医生、医生和护士、临床和行政的收入差距拉不开,医疗骨干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
医学生的成长周期和培养周期都比较长,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也比较高,理应考虑对这样既有高技术又跟生命攸关的服务怎么进行回报。从全球来看,不同行业工资水平有差异规律,总的来说,医务人员的收入相对高一些,在一些国家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5倍。
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这确确实实很重要,它关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关乎医院的发展。
要建立医疗绩效评价系统,最关键的就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有了比较清晰的清产核资,再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政府的预算拨款就可以量体裁衣。
三、基层分配机制亟待理顺。
经过4年医改,大型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依然在试点,基层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政策虽已比较明确,但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的人均年工资收入仅有3.6万元。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总额控制,这对于业务量不足的机构可以起到保障人员收入的作用,却无法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其次,绩效工资改革和绩效评价机制紧密相连,但现行绩效考核办法、方式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比较欠缺。第三,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过多、过频,一家医疗机构往往要接受卫生、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的考评和监督,很多要求往往不统一,让基层在绩效管理方面感到无所适从。
由于现行绩效工资政策的一些缺陷,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积极性受挫,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自2010年开始,农村住院病人上流的现象明显,导致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社会医疗消费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医患矛盾。虽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基层服务能力有限等多种原因有关,但医务人员干不干活差别不大的薪酬制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要真正实现医改的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绩效工资政策尚需进一步调整,其中关键性的改变就是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应适当浮动。根据相关医改政策,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但在总额控制方面还没有突破。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预算管理办法,允许医疗机构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情况下,从结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事业基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的人事、财政部门还要核定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这就导致如果医疗机构平时的人力支出已达到绩效工资总额,即使在年底的结余中提取奖励基金也不能再发放,这也是绩效工资政策和财务制度相冲突的地方。
心得三: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参加组织部、局党委组织的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和讲座以及自学,作为卫生系统干部,应从做好本职工作去贯彻去实践。
一是深入学习,提升思想认识新境界。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引导行动。深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点在于领会全会决定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为民意识、廉洁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指导推动医药卫生改革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干好本职工作的硬任务坚持好,为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务实创新,推动医改取得新突破。
根据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以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为主线,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政风行风评议和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措施,以问题为导向,下基层、访民户、听意见、询办法,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医保、人才培养、行业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思路、攻坚克难,转变作风,凝聚共识,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格局继续深入推动医改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真抓实干,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新成绩。
将学习三中全会成果转化为促进各项卫生工作的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进一步转变作风,一心一意抓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做到重实际、重实干、重实效,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自己分管的医政管理、农村卫生、中医药服务、卫生准入、依法行政、卫生科教、卫生支农、安全生产和信访等工作上开辟新局面、创造新成绩。
四是清正廉洁,做卫生工作者新表率。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论在什么时期,一定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树立拉底线思维和正确的权利观,绷紧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原则底线,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行使权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切实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心得四: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中指出要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当前,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医疗市场逐步放开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卫生行政部门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调整思路,转换角色,明确职责,主动树立“我要改革”的强烈愿望,唯如此才能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把握正确的航舵,鼓起前进的风帆。
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医疗市场的放开是宏观层面的放开。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医疗市场的放开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并结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现状、服务水平高低、服务人口的多少,以及弥补医疗设备、技术不足领域等因素,通过科学论证合理有序的放开。不是毫无根据的无序滥放。医疗市场放开,是对现有医疗资源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叠加。鼓励社会办医,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应当有的放矢。主要是针对当地医疗市场的空白和技术薄弱环节。是目前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张以医疗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卫生服务网。他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医疗需求。医疗市场放开,不代表准入门槛设置突破低线。医疗行业是涉及到人的健康与生命的高危行业,卫生行政部门在设置准入标准时,既要坚持改革方向,鼓励社会办医,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医疗行业,又要坚持原则,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设置必要的条件和关口,一把尺子考核,迎进能干事的人,挡住想捞金的手。
其次,要及时从“重审批”向“重监管”的职能转变。 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合理控制社会办医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质的监管,及时调整职能,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监管上来。卫生行政部门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要摒弃重公轻私、宽己律人的落后观念,从制度设计、监管流程、考核细则、奖惩办法等诸多方面都与公立医疗机构统一标准。树立“一碗水”端平的管理理念。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监管,重在对医疗机构、人员资质以及技术层面的监管,不力求面面俱到。适当给予社会办医宽松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激发社会办医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要求社会办医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建立社会办医机构信用档案、评价和退出机制。确保社会办医在同一个管理层面上的准入审批、运行监管、退出市场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最后,发挥竞争与合作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大卫生的观念,寻找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之间的差异化,积极引导和帮助社会办医找准发展定位,鼓励社会办医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科技攻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社会办医大力支持,通过医师多点执业、人才相互交流,检验报告互认、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卫生信息共享、纳入医保定点等工作的日益跟进,社会办医在卫生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巩固,优势社会资源必将转化成丰富的卫生资源,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实力和水平意义巨大。眼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号令已经吹响,对于社会办医无异于春风拂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公立医疗机构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未来,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将会在竞争与合作的前提下,在卫生行政部门搭建的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平台上各显身手,施展绝活。无论怎样,受益的终是普通百姓。
2013年11月9日,中国我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十八大为我国的可延续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的情势与任务,总结了党的xx大以来5年的工作。其中报告重点指出,健康是增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定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作为一位护士,我们学习十八大更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医院发展和规划相结合,要结合医院“十二五”工作目标,结合三级医院创建,落实好医院发展方向和愿景目标。认真执行医院领导制定的目标,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进步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进步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面,我将学习的感受汇报以下:
1、进步思想觉悟。作为入党积极份子,做到思想上始终苏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认真学习十八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不断进步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2、进步工作能力。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本领。要充分熟悉我们的服务对象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真诚,遵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辟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建立热忱服务的宗旨,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站在患者的态度上尽力为他们消除疾苦。
3、进步学习能力。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尽快在实践中把握和活用更多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本身素质,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并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不管学甚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题目,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4、进步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平常工作中,进一步建立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把握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作为入党积极份子,更应当以饱满的热忱投进到工作中往,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5、进步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但代表着个人,而且也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性,构成***监督、患者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熟悉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
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塑造医疗工作者独有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位护理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更加扎实地展开工作,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进步实践操纵水平,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努力发挥医务工作者的作用,为患者提 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
心得二: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医疗卫生体制中最关键的就是医生,取消以药补医,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使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上来。
一、人才培养应适应行业特点。
《决定》提出,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和医学教育都面临着新的问题: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医学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模式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也在变化……因此,医学人才培养要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最终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满意。
当前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医学院校和医院在人才培养上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医生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和医院接力进行,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不是医生,而是医学生,还需要医院的后续培养,并进行终身教育。
有些国家的学生只有在综合大学理工科毕业后才能学医学,就是因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人才培养应该从高等教育改革入手去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医学生的遴选,到底是从中学开始选拔还是大学后期进行分化?
一些学校盲目扩招,原有的附属医院不能满足后续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医学生毕业后被派到非教学性附属医院继续培养,一些用人单位希望从医学院校招聘来的毕业生能马上在临床上使用,这不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
应认识和尊重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目前正在推行的‘5+3’、‘3+2’等模式表明,我们已经有了规范和改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落实,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建立。
医学教育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要培养研究型的、专注于解决医学前沿问题和疑难杂症的人才,也要培养满足社会基本医疗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医学院校不可能都面向大城市三甲医院培养医生,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的问题,也要有人来做。
二、薪酬改革离不开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物价严重扭曲,老百姓对于医务人员的付出也不认可。实际上,医生是一个高体力、高脑力、高风险的投入,如果专家和普通医生、医生和护士、临床和行政的收入差距拉不开,医疗骨干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
医学生的成长周期和培养周期都比较长,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也比较高,理应考虑对这样既有高技术又跟生命攸关的服务怎么进行回报。从全球来看,不同行业工资水平有差异规律,总的来说,医务人员的收入相对高一些,在一些国家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5倍。
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这确确实实很重要,它关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关乎医院的发展。
要建立医疗绩效评价系统,最关键的就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有了比较清晰的清产核资,再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政府的预算拨款就可以量体裁衣。
三、基层分配机制亟待理顺。
经过4年医改,大型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依然在试点,基层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政策虽已比较明确,但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的人均年工资收入仅有3.6万元。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总额控制,这对于业务量不足的机构可以起到保障人员收入的作用,却无法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其次,绩效工资改革和绩效评价机制紧密相连,但现行绩效考核办法、方式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比较欠缺。第三,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过多、过频,一家医疗机构往往要接受卫生、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的考评和监督,很多要求往往不统一,让基层在绩效管理方面感到无所适从。
由于现行绩效工资政策的一些缺陷,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积极性受挫,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自2010年开始,农村住院病人上流的现象明显,导致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社会医疗消费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医患矛盾。虽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基层服务能力有限等多种原因有关,但医务人员干不干活差别不大的薪酬制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要真正实现医改的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绩效工资政策尚需进一步调整,其中关键性的改变就是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应适当浮动。根据相关医改政策,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但在总额控制方面还没有突破。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预算管理办法,允许医疗机构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情况下,从结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事业基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的人事、财政部门还要核定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这就导致如果医疗机构平时的人力支出已达到绩效工资总额,即使在年底的结余中提取奖励基金也不能再发放,这也是绩效工资政策和财务制度相冲突的地方。
心得三: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参加组织部、局党委组织的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和讲座以及自学,作为卫生系统干部,应从做好本职工作去贯彻去实践。
一是深入学习,提升思想认识新境界。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引导行动。深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点在于领会全会决定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为民意识、廉洁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指导推动医药卫生改革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干好本职工作的硬任务坚持好,为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务实创新,推动医改取得新突破。
根据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以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为主线,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政风行风评议和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措施,以问题为导向,下基层、访民户、听意见、询办法,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医保、人才培养、行业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思路、攻坚克难,转变作风,凝聚共识,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格局继续深入推动医改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真抓实干,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新成绩。
将学习三中全会成果转化为促进各项卫生工作的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进一步转变作风,一心一意抓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做到重实际、重实干、重实效,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自己分管的医政管理、农村卫生、中医药服务、卫生准入、依法行政、卫生科教、卫生支农、安全生产和信访等工作上开辟新局面、创造新成绩。
四是清正廉洁,做卫生工作者新表率。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论在什么时期,一定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树立拉底线思维和正确的权利观,绷紧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原则底线,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行使权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切实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心得四:卫生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中指出要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当前,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医疗市场逐步放开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卫生行政部门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调整思路,转换角色,明确职责,主动树立“我要改革”的强烈愿望,唯如此才能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把握正确的航舵,鼓起前进的风帆。
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医疗市场的放开是宏观层面的放开。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医疗市场的放开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并结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现状、服务水平高低、服务人口的多少,以及弥补医疗设备、技术不足领域等因素,通过科学论证合理有序的放开。不是毫无根据的无序滥放。医疗市场放开,是对现有医疗资源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叠加。鼓励社会办医,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应当有的放矢。主要是针对当地医疗市场的空白和技术薄弱环节。是目前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张以医疗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卫生服务网。他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医疗需求。医疗市场放开,不代表准入门槛设置突破低线。医疗行业是涉及到人的健康与生命的高危行业,卫生行政部门在设置准入标准时,既要坚持改革方向,鼓励社会办医,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医疗行业,又要坚持原则,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设置必要的条件和关口,一把尺子考核,迎进能干事的人,挡住想捞金的手。
其次,要及时从“重审批”向“重监管”的职能转变。 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合理控制社会办医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质的监管,及时调整职能,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监管上来。卫生行政部门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要摒弃重公轻私、宽己律人的落后观念,从制度设计、监管流程、考核细则、奖惩办法等诸多方面都与公立医疗机构统一标准。树立“一碗水”端平的管理理念。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监管,重在对医疗机构、人员资质以及技术层面的监管,不力求面面俱到。适当给予社会办医宽松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激发社会办医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要求社会办医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建立社会办医机构信用档案、评价和退出机制。确保社会办医在同一个管理层面上的准入审批、运行监管、退出市场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最后,发挥竞争与合作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大卫生的观念,寻找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之间的差异化,积极引导和帮助社会办医找准发展定位,鼓励社会办医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科技攻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社会办医大力支持,通过医师多点执业、人才相互交流,检验报告互认、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卫生信息共享、纳入医保定点等工作的日益跟进,社会办医在卫生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巩固,优势社会资源必将转化成丰富的卫生资源,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实力和水平意义巨大。眼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号令已经吹响,对于社会办医无异于春风拂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公立医疗机构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未来,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将会在竞争与合作的前提下,在卫生行政部门搭建的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平台上各显身手,施展绝活。无论怎样,受益的终是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