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培训心得(2)
时间: 05-05
栏目:心得体会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将积极促使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们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多层次的展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仅作为知识的“载体”,那么学习的真正目的也就得不到体现。所以课堂教学由灌输转变为引导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试着把自己“藏”起来,不做大教授,更不做大法官,把自己幻化成学生的一员。等学生走歪了,在旁边点一下,学生精彩了,欣赏一下。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往往用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比较多的关注,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在一边。这只会使那些所谓的“差生”更加糟糕,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因此,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阶梯,是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学生的需要并关注他们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生重组,这样才能保证站在高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不断适应新的改革,迎接新的更大的课改挑战。
心得五:物理培训心得
12月13日,我们临安市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天目高级中学听取了杭州二中的胡亦民老师的报告,胡亦民老师作了《从高考试题变化趋势谈学科教学》的专题报告会。经过这次培训后,我深有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胡亦民老师对近两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的试题研究,我们知道了很多信息。
1、试题教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2、更加注重实验探究、创新
3、在问题分析中要有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4、物理解题中要用到数学方法的越来越多
5、命题中有明显的思想方法(包括对称、可逆等)
6、试题中有传感器(数字化),但不考原理
7、试题一般为实际问题,所以试题的阅读量比较大,即题较长
8、试题回归生活常识、回归教材
二、听取了胡亦民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认为我们在今后的物理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几点。
1、物理教学中实验技能不可忽视
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像杨振宁教授所说的“物理学是现象的物理学”,而不仅仅是作题的物理学观察物理现象、验证和探究物理规律,光靠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考上大学了还始终认为“电容器”是“两条线”或形状像一个水杯──教学中的比喻。画实物图时,把导线联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这都是平时纸上谈兵的恶果。从培养能力出发,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今后命题的重要取向,对于实验要重点复习,必要时考前还要再动手。如游标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读数问题以及对看原理简化图读数,考生很容易将卡尺的边缘作为读数的”点,这是长期纸上练实验造成的,如果不见实物、亲自作,错误率一定很高。
2、物理教学中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是近年来高考所刻意追求的方向。
3、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形的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学习物理模型的构建,进而用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
4、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性试题”要探究
探究性试题已经是高考命题的大势所趋势,这类试题的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展示问题情景、要求学生收集信息(主要是填写图表)、处理信息(主要是根据图表进行图像描绘)并根据图像得出某些重要结论(这是最难的一步)。对这类试题如果光靠搞题海战很难奏效。最好的做法是,真正地进行至少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亲自动手,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对探究问题自主构建。
以上是我对这次教师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也更加清楚了自己以后物理教学的侧重点和研究方向。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将积极促使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们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多层次的展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仅作为知识的“载体”,那么学习的真正目的也就得不到体现。所以课堂教学由灌输转变为引导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试着把自己“藏”起来,不做大教授,更不做大法官,把自己幻化成学生的一员。等学生走歪了,在旁边点一下,学生精彩了,欣赏一下。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往往用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比较多的关注,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在一边。这只会使那些所谓的“差生”更加糟糕,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因此,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阶梯,是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学生的需要并关注他们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生重组,这样才能保证站在高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不断适应新的改革,迎接新的更大的课改挑战。
心得五:物理培训心得
12月13日,我们临安市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天目高级中学听取了杭州二中的胡亦民老师的报告,胡亦民老师作了《从高考试题变化趋势谈学科教学》的专题报告会。经过这次培训后,我深有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胡亦民老师对近两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的试题研究,我们知道了很多信息。
1、试题教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2、更加注重实验探究、创新
3、在问题分析中要有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4、物理解题中要用到数学方法的越来越多
5、命题中有明显的思想方法(包括对称、可逆等)
6、试题中有传感器(数字化),但不考原理
7、试题一般为实际问题,所以试题的阅读量比较大,即题较长
8、试题回归生活常识、回归教材
二、听取了胡亦民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认为我们在今后的物理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几点。
1、物理教学中实验技能不可忽视
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像杨振宁教授所说的“物理学是现象的物理学”,而不仅仅是作题的物理学观察物理现象、验证和探究物理规律,光靠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考上大学了还始终认为“电容器”是“两条线”或形状像一个水杯──教学中的比喻。画实物图时,把导线联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这都是平时纸上谈兵的恶果。从培养能力出发,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今后命题的重要取向,对于实验要重点复习,必要时考前还要再动手。如游标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读数问题以及对看原理简化图读数,考生很容易将卡尺的边缘作为读数的”点,这是长期纸上练实验造成的,如果不见实物、亲自作,错误率一定很高。
2、物理教学中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是近年来高考所刻意追求的方向。
3、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形的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学习物理模型的构建,进而用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
4、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性试题”要探究
探究性试题已经是高考命题的大势所趋势,这类试题的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展示问题情景、要求学生收集信息(主要是填写图表)、处理信息(主要是根据图表进行图像描绘)并根据图像得出某些重要结论(这是最难的一步)。对这类试题如果光靠搞题海战很难奏效。最好的做法是,真正地进行至少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亲自动手,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对探究问题自主构建。
以上是我对这次教师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也更加清楚了自己以后物理教学的侧重点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