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时间: 05-19
栏目:事迹材料
篇一: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常太镇洋边村地处东圳水库南岸,是个老区革命基点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20户,1423人。耕地面积336亩,山地面积6525亩,党员57人。
近两年来,洋边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始终把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村党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顺势而立,把精力放在现有资源(人力资源、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挖掘和再造上,立足“新”字,突出“变”字,闯出了一条富有洋边特色的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文明之歌。洋边村的文明创建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上。
一是农民有新的收入
立足村情创产业,靠山吃山开发山。90年代初,在前任支部书记刘国引的带领下,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引导村民靠山吃山,大种枇杷,开始了发展“无烟工业”的尝试,到现在全村共种植枇杷4300亩,人均近3亩,单枇杷一项,人均收入就达3000元以上。
走出山门办实业,果乡转移劳动力。近几年,由于市场变化,枇杷增产难增收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在洋边村,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把致富的一翼延伸到外面的世界,及时引导群众走出山门,从事第三产业。通过亲帮亲、邻帮邻,拉出了一支500多人的外出劳务大军,从事美容美发、食品加工、工程建筑等行业,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想方设法做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2007年底,洋边村人均纯收入达7876元,位居全区农村收入第一,全村已有80多部轿车,在莆田市区购房就有50多户。
果乡打造旅游业,以游助农促增收。2007年,洋边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入围海西最美乡村。以此为契机,我们着力于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果农增收。特别是2007年3月31日,我市枇杷采摘游启动仪式在洋边举行,有关领导和来自市内外的500余人成为采摘游首批游客,启动了洋边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洋边村还拥有闽中游击队革命展览馆和玉狮岩革命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城厢区最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达3000多人次。
二是果乡有新的面貌
道路水泥化。山地开发的成功,点燃了洋边人致富的希望之光。可是由于水库阻隔,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却象绳索一样套在洋边人的脖子上,制约着洋边村的发展。几年来,洋边村投资300多万元,硬化村道5条7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水泥路通达每个自然村,实现了富裕起来的洋边人轿车直达家门口的世代梦想。近年来,除修建公路外,还投资18万元安装自来水,投资100万元,修建果园道路6条20公里;投资18万元安装程控电话115门;投资3万元整修电网线4000米;投资40多万元,兴建多功能的村民科技楼;投资30多万元,建设配套齐全的村小学校。
居住别墅化。经济发展以后,洋边群众对居住条件有了较高的要求。村两委班子顺应群众的要求,因势利导,从1997年就开始制定新村建设方案,邀请市、区规划局的专家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设计,把建设新家园和未来的发展融为一炉,突出自然环境与绿化美化相结合,一是建设倚靠山坡的二、三层别墅式住宅;二是利用好山间水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布设生态果园观光旅游景点等。目前,已新建成别墅式新居282幢,绿化空地2万平方米,建设一个停车场,一个休闲公园活动中心。
乡村城市化。城市与农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城市的夜晚一片灯火辉煌,农村则漆黑一片。村两委把路灯亮化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从2006年开始,全村在主干道共架设56盏路灯,从此,山村村民也有了夜生活。世代“天一黑就睡觉”的老区群众,也开始在迷离的灯光下串门聊天、谈天说地了。说起这些,群众深有体会,“老区人民也能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环境清洁化。目前,洋边村有一支专职卫生清洁队,四名垃圾清洁工,每天和城市的清洁工一样准时上班,每天早晚两次打扫村道,实现了垃圾日清日运。由于地处库区,每家每户都建设了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排污下水道3842米,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脏、乱、差”的现象荡然无存,同时建设现代生态果园1000多亩,不仅保持了家园的清洁、也时刻保护着库区的生态环境。
三是农村有新的风气
求知、求美、求净,农民生活出现新思维。积极在村民中倡导文明健康的村风民风,形成团结互助、邻里和睦、平安和谐的好风气,这是洋边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又一成功的做法。
设立“法律政策宣传岗”。积极建设平安洋边,营造稳定和谐发展环境。通过电影幻灯、宣传专栏等阵地,对村民进行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村民法制观念。同时层层落实治安责任制,村两委组成治安巡逻队,根据不同时期的治安情况,分级治安巡逻。两年来,全村没有发生刑事和治安案件,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设立“计生工作督导岗”。制定了计生工作责任,实行村“两委”包组,干部、党团员“保自家、包亲属、促四邻”,要求全村党员干部要“计生向我看齐”。全村两委干部和57名党员,没有一个违规超生,也没有一个隐瞒包庇其亲属违规超生。通过建立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扶持奖励独生子女困难户、二女户,有效地推动了计生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全村无早婚早育,无计划外生育。
设立“文明新风示范岗”。大力开展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坚决反对农村中存在的赌博、迷信等歪风。在婚事操办上一律从简,做到“婚事新办简办”,不搞铺张浪费。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倡导文明祭祖。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的创评活动,每年评出“五好”家庭40户,“十星”文明户30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以“星”促行,在村民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做好“门前三包”道路硬化和环境绿化,并抓好农民群众的“三德教育”宣传工作,逐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使群众遵纪守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
四是支部有新的活力
村级基层组织是文明创建的组织者,因此,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成效。“建设新农村,党员要带头,塑造新形象,追求新生活”这是洋边村党员们的自觉行为。在这里你能够一眼看出党员户,因为他们不论在经济发展、文明村风建设还是在参与公益事业中均走在全村的前列。村两委成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村里12户丧失劳力的特困户,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每人每月70元补助,对已解决温饱未达小康的14户村民,由村两委和科技示范户挂钩,在资金、技术、劳力上给予扶持,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村党支部要求党员不但自己要勤劳致富,而且还常年为群众传授致富本领,开展“双带双创”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分别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这些目标责任人上墙公布,实行群众测评,接受群众监督,从而调动起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党员成为了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经济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村两委一班人更是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村里制订的“不准挪用公款吃喝送礼;不准利用职权吃、拿、卡,谋取私利;不准循私舞弊包庇计生;不准参与迷信赌博;不准介绍亲友参与工程承包,透露标底;不准少批多占盖房”的“六不准”规定,在兴办公益事业和各项工作中,他们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善于做群众工作,理顺干群关系,凝聚民心。村支部书记郭炳星常说“当村官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监督之下,只有廉洁奉公,才能取信于民”。针对计生、土地审批、山地承包、工程承包、村财开支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洋边村通过逐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增加透明度,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荣誉赋予动力,成绩激励奋进。我们将以这次领导莅临检查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海西建设大局,继往开来,发扬“东圳水库”的优良传统,深化新一轮文明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洋边建设成为“山区明珠”。
篇二: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后,我镇党委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开展、督查等具体工作。
二、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根据区文明委确定的创建目标和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牛集镇精神文明建设2012年工作要点》、《关于成立牛集镇文明创建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牛集镇文明创建巩固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表彰2011年牛集镇 “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的决定》等文明创建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明确了创建内容及责任分工,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
三、全面动员,宣传到位。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加大了创建宣传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坚定了一个决心。通过学习区委、区政府及区文明委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创建工作大胆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镇全力以赴抓文明创建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强化了一支队伍。精心组织专人负责,建立了一个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工作队伍。三是营造了一种氛围。我镇组织召开了由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动员会,将有关精神文明创建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我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不断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有效地统一思想,规范操作,营造了浓厚的 创建氛围。
四、集中整治,重在落实。
为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拿出30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突出的单位。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镇文明办组织有关人员,先后三次对镇直单位、四创村、中心中小学及主要干道进行了实地查看,对整治成效突出的牛集中心小学、药都银行、蒋楼新村总共进行了20000元的奖励。
五、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加强。由于镇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起来存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是缺乏宣传阵地。镇村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仍较差,镇村精神文明专用宣传栏配备不足,宣传网络仍不完善。
三是环境卫生问题还较为突出。虽然进行了专项整治,但力度还不够强,特别是街道乱摆乱卖现象时有发生,群众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不强,镇容村貌改善的任务还很艰巨。
六、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镇将以这次文明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攻坚克难,将创建活动有效实施。继续抓好文明创建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渠道,争取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增加对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比例,将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村级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要结合实际,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更好地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篇三: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省级文明镇为龙头,带动全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明村镇创建基本情况
全镇争创第九届省级文明镇1个,争创市级文明村2个,争创县级文明村5个;争创市级文明单位3个,争创县级文明单位4个。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全民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我镇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一个根本任务,贯穿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做到常抓不懈。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和镇机关干部职工分别每月学习一次的制度;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xx大精神、农村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进一步提高我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加强道德教育。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宣传品1000余份。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干部、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七一”等节日,组织全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族美德教育,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内容。
3、普及推广科学文化、法律和实用技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科普宣传;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今年以来举办水稻、柑桔、烤烟、竹业、小吃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期,1980人次。
(二)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
1、发挥文化基地作用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艰苦奋斗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把传薪阁、文昌宫、革命烈士陵园的管理和使用当作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修复,完善管理,使教育基地做到“有场地、有教员、有教材、有登记薄、有制度”。自年初以来新接待镇内外受教育干部群众26批、2816人。健全镇文化活动中心、健身路径、门球场、露天文艺演出场地、音像店、网吧、歌舞厅等设施,实施镇文化站综合楼新建工程,年底可竣工并投入使用;建设一批镇农村文化室、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橱窗和科普宣传画廊等,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
2、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制定“文化名镇”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文化名镇”方案的实施;举办春节游春牛、游鱼、舞龙等民众表演;于3月12日**“尊师重教日”开展卡拉ok、书法、绘画等比赛;开展了八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系列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了2012年首届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廉政文化“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3、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今年来,我镇以提高**知名度为目标,制定了《**镇文化名镇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文化名镇建设工程:通过我镇被确认为“苏区”重点区域,抓好了对革命烈士陵园、赤卫队值班炮台和红军驻扎过的罗厝礼堂等遗迹的维护和文物资料的收集;完成《**镇誌》出版的有关前期工作;成立了福建省邓子基教育基金会**镇奖教助学基金;举办了**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文艺演出6场和书画展一天;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了长阜、俞邦、中堡、中街等五个村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同时新建了李窠、梨树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长阜村农民公园已安装了健身器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也投入使用,并完成了公园的路径建设,正在着手绿化。
(三)抓环境建设,全力打造良好的镇容镇貌
1、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在投入5.1亿元,先后完成了10期旧镇改造,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集镇道路格局后,随着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人口加速聚集,我镇注重科学规划,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2012年我镇按照“高品位、高起点”的要求,提升集镇品位,占地14886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文昌小区已全面完工,现正在着手建设中心花园,拟开发的1.38万平方米的金泰小区已完成土地报征、简易房拆迁、青苗补偿,同时占地500余亩的文昌花园建设已完成数字化测量和正在规划设计中。
2、集镇管理不断加强。成立沙县城监大队**中队,加强集镇城管中队、环卫站队伍建设,增加集镇硬件投入,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力度和保洁工作。实施茂丰市场改造项目,目前已投入25万元完成了市场屋棚及周边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西街桥改造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算等工作;将军路、幼儿园、三角坪等重点地段正在进行整治,彻底解决中山路占道经营问题,中山路围栏即将安装。
3、配套设施不断跟进。加大了在集镇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饮水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投资160万元的夏二中心校学生公寓楼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投资420万元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投资220万元文化站综合大楼和投资600万元的客运站均已封顶;烟草站建设项目完成土地报批、简易房拆迁,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迁坟工作。
(四)抓文明创建,提高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
今年以来,我们瞄准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1、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树立中堡村、俞邦村精品村典型,并利用典型辐射,带动各村开展“星级文明村”创评活动,全镇28个村(居)创评覆盖面达100%,群众参评率达90%以上,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评出五星级以上文明户4152户。
2、开展“五好家庭”创评活动。积极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在开展创评中,表彰了一批“五好家庭”共2380户。
3、开展签订赡养老人协议活动,以中堡村作为活动的试点,通过动员、宣传,签订赡养合同8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五)抓和谐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
我镇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设立了镇信访接待室,认真搞好了各类信访事件的调处;2、改进计生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实施了计生整治月活动,重点整治了性别失调、早婚早育、一男超生、二女外逃等突出问题;3、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做好了防灾减灾工作,对安全生产、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点监控等加强了力度;4、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李窠村部已投入使用,梨树、岩坑村部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装修扫尾阶段,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重点村实行“一会抓四会”的工作模式,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5、开展汶川地震救灾捐款活动,全镇各界捐款金额达40余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确保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做好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
3、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常太镇洋边村地处东圳水库南岸,是个老区革命基点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20户,1423人。耕地面积336亩,山地面积6525亩,党员57人。
近两年来,洋边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始终把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村党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顺势而立,把精力放在现有资源(人力资源、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挖掘和再造上,立足“新”字,突出“变”字,闯出了一条富有洋边特色的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文明之歌。洋边村的文明创建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上。
一是农民有新的收入
立足村情创产业,靠山吃山开发山。90年代初,在前任支部书记刘国引的带领下,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引导村民靠山吃山,大种枇杷,开始了发展“无烟工业”的尝试,到现在全村共种植枇杷4300亩,人均近3亩,单枇杷一项,人均收入就达3000元以上。
走出山门办实业,果乡转移劳动力。近几年,由于市场变化,枇杷增产难增收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在洋边村,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把致富的一翼延伸到外面的世界,及时引导群众走出山门,从事第三产业。通过亲帮亲、邻帮邻,拉出了一支500多人的外出劳务大军,从事美容美发、食品加工、工程建筑等行业,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想方设法做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2007年底,洋边村人均纯收入达7876元,位居全区农村收入第一,全村已有80多部轿车,在莆田市区购房就有50多户。
果乡打造旅游业,以游助农促增收。2007年,洋边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入围海西最美乡村。以此为契机,我们着力于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果农增收。特别是2007年3月31日,我市枇杷采摘游启动仪式在洋边举行,有关领导和来自市内外的500余人成为采摘游首批游客,启动了洋边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洋边村还拥有闽中游击队革命展览馆和玉狮岩革命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城厢区最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达3000多人次。
二是果乡有新的面貌
道路水泥化。山地开发的成功,点燃了洋边人致富的希望之光。可是由于水库阻隔,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却象绳索一样套在洋边人的脖子上,制约着洋边村的发展。几年来,洋边村投资300多万元,硬化村道5条7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水泥路通达每个自然村,实现了富裕起来的洋边人轿车直达家门口的世代梦想。近年来,除修建公路外,还投资18万元安装自来水,投资100万元,修建果园道路6条20公里;投资18万元安装程控电话115门;投资3万元整修电网线4000米;投资40多万元,兴建多功能的村民科技楼;投资30多万元,建设配套齐全的村小学校。
居住别墅化。经济发展以后,洋边群众对居住条件有了较高的要求。村两委班子顺应群众的要求,因势利导,从1997年就开始制定新村建设方案,邀请市、区规划局的专家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设计,把建设新家园和未来的发展融为一炉,突出自然环境与绿化美化相结合,一是建设倚靠山坡的二、三层别墅式住宅;二是利用好山间水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布设生态果园观光旅游景点等。目前,已新建成别墅式新居282幢,绿化空地2万平方米,建设一个停车场,一个休闲公园活动中心。
乡村城市化。城市与农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城市的夜晚一片灯火辉煌,农村则漆黑一片。村两委把路灯亮化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从2006年开始,全村在主干道共架设56盏路灯,从此,山村村民也有了夜生活。世代“天一黑就睡觉”的老区群众,也开始在迷离的灯光下串门聊天、谈天说地了。说起这些,群众深有体会,“老区人民也能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环境清洁化。目前,洋边村有一支专职卫生清洁队,四名垃圾清洁工,每天和城市的清洁工一样准时上班,每天早晚两次打扫村道,实现了垃圾日清日运。由于地处库区,每家每户都建设了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排污下水道3842米,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脏、乱、差”的现象荡然无存,同时建设现代生态果园1000多亩,不仅保持了家园的清洁、也时刻保护着库区的生态环境。
三是农村有新的风气
求知、求美、求净,农民生活出现新思维。积极在村民中倡导文明健康的村风民风,形成团结互助、邻里和睦、平安和谐的好风气,这是洋边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又一成功的做法。
设立“法律政策宣传岗”。积极建设平安洋边,营造稳定和谐发展环境。通过电影幻灯、宣传专栏等阵地,对村民进行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村民法制观念。同时层层落实治安责任制,村两委组成治安巡逻队,根据不同时期的治安情况,分级治安巡逻。两年来,全村没有发生刑事和治安案件,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设立“计生工作督导岗”。制定了计生工作责任,实行村“两委”包组,干部、党团员“保自家、包亲属、促四邻”,要求全村党员干部要“计生向我看齐”。全村两委干部和57名党员,没有一个违规超生,也没有一个隐瞒包庇其亲属违规超生。通过建立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扶持奖励独生子女困难户、二女户,有效地推动了计生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全村无早婚早育,无计划外生育。
设立“文明新风示范岗”。大力开展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坚决反对农村中存在的赌博、迷信等歪风。在婚事操办上一律从简,做到“婚事新办简办”,不搞铺张浪费。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倡导文明祭祖。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的创评活动,每年评出“五好”家庭40户,“十星”文明户30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以“星”促行,在村民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做好“门前三包”道路硬化和环境绿化,并抓好农民群众的“三德教育”宣传工作,逐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使群众遵纪守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
四是支部有新的活力
村级基层组织是文明创建的组织者,因此,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成效。“建设新农村,党员要带头,塑造新形象,追求新生活”这是洋边村党员们的自觉行为。在这里你能够一眼看出党员户,因为他们不论在经济发展、文明村风建设还是在参与公益事业中均走在全村的前列。村两委成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村里12户丧失劳力的特困户,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每人每月70元补助,对已解决温饱未达小康的14户村民,由村两委和科技示范户挂钩,在资金、技术、劳力上给予扶持,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村党支部要求党员不但自己要勤劳致富,而且还常年为群众传授致富本领,开展“双带双创”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分别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这些目标责任人上墙公布,实行群众测评,接受群众监督,从而调动起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党员成为了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经济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村两委一班人更是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村里制订的“不准挪用公款吃喝送礼;不准利用职权吃、拿、卡,谋取私利;不准循私舞弊包庇计生;不准参与迷信赌博;不准介绍亲友参与工程承包,透露标底;不准少批多占盖房”的“六不准”规定,在兴办公益事业和各项工作中,他们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善于做群众工作,理顺干群关系,凝聚民心。村支部书记郭炳星常说“当村官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监督之下,只有廉洁奉公,才能取信于民”。针对计生、土地审批、山地承包、工程承包、村财开支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洋边村通过逐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增加透明度,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荣誉赋予动力,成绩激励奋进。我们将以这次领导莅临检查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海西建设大局,继往开来,发扬“东圳水库”的优良传统,深化新一轮文明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洋边建设成为“山区明珠”。
篇二: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后,我镇党委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开展、督查等具体工作。
二、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根据区文明委确定的创建目标和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牛集镇精神文明建设2012年工作要点》、《关于成立牛集镇文明创建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牛集镇文明创建巩固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表彰2011年牛集镇 “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的决定》等文明创建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明确了创建内容及责任分工,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
三、全面动员,宣传到位。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加大了创建宣传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坚定了一个决心。通过学习区委、区政府及区文明委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创建工作大胆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镇全力以赴抓文明创建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强化了一支队伍。精心组织专人负责,建立了一个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工作队伍。三是营造了一种氛围。我镇组织召开了由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动员会,将有关精神文明创建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我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不断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有效地统一思想,规范操作,营造了浓厚的 创建氛围。
四、集中整治,重在落实。
为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拿出30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突出的单位。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镇文明办组织有关人员,先后三次对镇直单位、四创村、中心中小学及主要干道进行了实地查看,对整治成效突出的牛集中心小学、药都银行、蒋楼新村总共进行了20000元的奖励。
五、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加强。由于镇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起来存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是缺乏宣传阵地。镇村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仍较差,镇村精神文明专用宣传栏配备不足,宣传网络仍不完善。
三是环境卫生问题还较为突出。虽然进行了专项整治,但力度还不够强,特别是街道乱摆乱卖现象时有发生,群众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不强,镇容村貌改善的任务还很艰巨。
六、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镇将以这次文明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攻坚克难,将创建活动有效实施。继续抓好文明创建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渠道,争取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增加对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比例,将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村级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要结合实际,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更好地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篇三: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省级文明镇为龙头,带动全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明村镇创建基本情况
全镇争创第九届省级文明镇1个,争创市级文明村2个,争创县级文明村5个;争创市级文明单位3个,争创县级文明单位4个。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全民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我镇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一个根本任务,贯穿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做到常抓不懈。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和镇机关干部职工分别每月学习一次的制度;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xx大精神、农村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进一步提高我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加强道德教育。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宣传品1000余份。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干部、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七一”等节日,组织全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族美德教育,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内容。
3、普及推广科学文化、法律和实用技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科普宣传;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今年以来举办水稻、柑桔、烤烟、竹业、小吃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期,1980人次。
(二)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
1、发挥文化基地作用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艰苦奋斗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把传薪阁、文昌宫、革命烈士陵园的管理和使用当作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修复,完善管理,使教育基地做到“有场地、有教员、有教材、有登记薄、有制度”。自年初以来新接待镇内外受教育干部群众26批、2816人。健全镇文化活动中心、健身路径、门球场、露天文艺演出场地、音像店、网吧、歌舞厅等设施,实施镇文化站综合楼新建工程,年底可竣工并投入使用;建设一批镇农村文化室、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橱窗和科普宣传画廊等,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
2、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制定“文化名镇”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文化名镇”方案的实施;举办春节游春牛、游鱼、舞龙等民众表演;于3月12日**“尊师重教日”开展卡拉ok、书法、绘画等比赛;开展了八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系列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了2012年首届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廉政文化“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3、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今年来,我镇以提高**知名度为目标,制定了《**镇文化名镇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文化名镇建设工程:通过我镇被确认为“苏区”重点区域,抓好了对革命烈士陵园、赤卫队值班炮台和红军驻扎过的罗厝礼堂等遗迹的维护和文物资料的收集;完成《**镇誌》出版的有关前期工作;成立了福建省邓子基教育基金会**镇奖教助学基金;举办了**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文艺演出6场和书画展一天;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了长阜、俞邦、中堡、中街等五个村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同时新建了李窠、梨树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长阜村农民公园已安装了健身器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也投入使用,并完成了公园的路径建设,正在着手绿化。
(三)抓环境建设,全力打造良好的镇容镇貌
1、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在投入5.1亿元,先后完成了10期旧镇改造,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集镇道路格局后,随着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人口加速聚集,我镇注重科学规划,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2012年我镇按照“高品位、高起点”的要求,提升集镇品位,占地14886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文昌小区已全面完工,现正在着手建设中心花园,拟开发的1.38万平方米的金泰小区已完成土地报征、简易房拆迁、青苗补偿,同时占地500余亩的文昌花园建设已完成数字化测量和正在规划设计中。
2、集镇管理不断加强。成立沙县城监大队**中队,加强集镇城管中队、环卫站队伍建设,增加集镇硬件投入,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力度和保洁工作。实施茂丰市场改造项目,目前已投入25万元完成了市场屋棚及周边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西街桥改造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算等工作;将军路、幼儿园、三角坪等重点地段正在进行整治,彻底解决中山路占道经营问题,中山路围栏即将安装。
3、配套设施不断跟进。加大了在集镇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饮水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投资160万元的夏二中心校学生公寓楼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投资420万元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投资220万元文化站综合大楼和投资600万元的客运站均已封顶;烟草站建设项目完成土地报批、简易房拆迁,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迁坟工作。
(四)抓文明创建,提高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
今年以来,我们瞄准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1、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树立中堡村、俞邦村精品村典型,并利用典型辐射,带动各村开展“星级文明村”创评活动,全镇28个村(居)创评覆盖面达100%,群众参评率达90%以上,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评出五星级以上文明户4152户。
2、开展“五好家庭”创评活动。积极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在开展创评中,表彰了一批“五好家庭”共2380户。
3、开展签订赡养老人协议活动,以中堡村作为活动的试点,通过动员、宣传,签订赡养合同8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五)抓和谐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
我镇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设立了镇信访接待室,认真搞好了各类信访事件的调处;2、改进计生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实施了计生整治月活动,重点整治了性别失调、早婚早育、一男超生、二女外逃等突出问题;3、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做好了防灾减灾工作,对安全生产、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点监控等加强了力度;4、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李窠村部已投入使用,梨树、岩坑村部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装修扫尾阶段,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重点村实行“一会抓四会”的工作模式,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5、开展汶川地震救灾捐款活动,全镇各界捐款金额达40余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确保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做好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
3、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