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 04-23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然而,现在有的干部联系上级多、联系领导多、联系老板多,而联系基层少、联系群众少,尤其是联系困难群众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
    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从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善谋联系群众之法,在广泛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倾心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功夫。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更不善于广泛接触群众,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任务重、工作忙,事务杂、应酬多,脱不开身;
    二是认为群众是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过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三是认为只有与群众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神秘感”、形成“震慑力”;
    四是担心群众提意见、提要求,影响决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哪一种情况,表面上看都有“依据”,但实际上都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愿广泛联系群众违背了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领导干部应认识到,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那么,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究竟应当怎么“联”?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篇二: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气力,领导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住、到群众中住,加大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足不满足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由于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
    群众不满足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足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
    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实干兴业,实干成才”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因此,我们要低下头来,沉下心思,深入群众,深进基层,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做勤劳的耕耘者和实干家,把党对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整的执行到群众中往,基层工作直接具体,来不得半点虚以委蛇,必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群众历来期盼和欢迎认真负责的干部,对组织安排和群众关注的工作,要高度负责的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覆信,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干工作就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为群众办事”的奉献精神。不空谈,不做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
    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是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计划生养刊物,领会新的计划生养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往指导自己的工作。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想法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五是正确对待监视,主动接受监视。正确看待监视的作用。自觉接受监视,有利于促进本人履职尽责,勤政为民,抵制各种不正之风,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决策失误。自觉接受各种形式的监视:一方面,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视和县政协的监视。注重生活会、评议会等监视形式的作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剖析思想,查找不足,改进工作,促使自己勤政廉政。另一方面,在充分运用组织、同事和社会等监视主渠道的同时,深入到群众中听取民声,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监视的自觉性、主动性。
    六是树立高原情怀和提倡大山精神,就是立足高原、俯视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
    总之,做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要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进步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深受群众信任的好干部。发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像杨善州那样,能够数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为楷模,受到人民的爱戴,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三: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近日,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笔者认为,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四群教育”,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很及时,很有必要。
    毋庸讳言,当前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有的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做群众工作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有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还有的脱离实际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等等。这些,都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形象,给党的事业带来危害。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反复告诫全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做群众工作不能“作秀”,也不能心血来潮做一时之举,它需要有满腔热忱、设身处地的精神,更需要有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的劲头,真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真心叫好。要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群众思想上的问题,又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要按照政策规定办事,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使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法规政策上得到保障。
    “四群教育”是云南对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旨在接地气、鼓士气、增底气、转作风、树形象、长才干。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矢志不移地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坚持群众观点就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这也是双向的,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提高群众工作效果也无从谈起。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矢志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政党执政的重心所在。只要坚决走好“群众路线”,才能云南的发展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走好群众路线,要做到“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所盼变成党委、政府的所为,让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更好地体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人民的政党、人民的政府,所作所为要体现出人民这个“主人”的需要。只有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一切工作才会得到人民高度的肯定与支持,让人民满意、高兴。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矢志不移地维护群众利益。当前,大量的矛盾纠纷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发生,说到底还是因为群众利益没有得到维护,甚至受到损害。我们的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群众。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决不能简单地以为了群众的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现实利益;决不能随意地以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党员干部要增强法制观念,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政策调整都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任何决策、任何工作都要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在基层,绝大多数矛盾纠纷产生于基层,预防和解决问题也必须依靠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着群众,高度重视基层,加强对基层群众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深入研究基层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矢志不移地做实群众工作。做实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顺应群众工作的新形势,关注基层的新动态、群众的新需求,投身火热的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要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听取群众诉求,掌握其“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具体问题,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排查农村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将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谋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素质较高、信息渠道较多的优势,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推广实用技术,帮助制订发展计划,解决持续增收和创业就业中的难题;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他们身边、党员就在他们当中。


篇四: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一样时代承载着不一样的内涵和外延,都关系事业成功失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 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成长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 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后的最大危险。”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思深远,至关重要。
    一是要平衡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生就了一批拥有物质 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个人的权利。发生倾斜,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