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时间: 02-19 栏目: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一:

 《开国大典》一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结合单元主题“走近毛泽东”,是通过学习课文,从字里行间领略毛主席的伟人领袖风采。课文很长,所描写的场景繁多,课前准备时,给我第一反应是必须把课文读短,力求达到“长文短讲”。
  继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文顺序,概括描写场景,开始了《开国大典》第二课时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感觉教得不顺手,磕磕绊绊的,似乎又回到了“老套路”上去了。
  一、课前预设不够充分
  复习导入中,设计回顾课文的主要场景,教师板书似乎还很顺手。顺势从整体入手,学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四个场景的情况,旨在高度概括,尽量读短文章。最初设想这一环节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就能完成,不需要提到合作学习这一高度来解决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课堂中出现了学生概括不准确,五花八门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课文读得不够,在这一环节,应设置为小组内细读课文。二是,开国大典这历史事件与学生认识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相关的历史了解不够,没有亲身经历的感受,更谈不上感同深受,或许课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图片、影相、声音信息资料,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会迎刃而解了。
  二、课中“小组合作”深度不够
  课堂中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设置了两个小组合作探究点,一是典礼中人们的表现怎样?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二是阅兵式中,从语言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些什么?学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对相关的句子画得比较正而且迅速,结合具体的语句谈感受时组内比较片面,没有将所划出来了句子放在一起,去研究,去品读,只是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从学生的展示交流发现探究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老师方法提示不够明确,二是时间给得不够宽余,总是想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展示时,对学生划出的句子,老师利用课件,将其排列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分享、品味语言了,“30万人”、“一起”、“欢呼”、“掌声”,反复出现表达效果及表达的情感,老师似乎真正“包办”了学生的行为。也未能品出味道来。
  三、课堂问题处理不够合理
  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卡壳、不全面、不到位、语言不规范的问题时,随解决问题的行为不能灵活的去处理。总一味尽量去完成基本的任务,有不断往前赶的味道,或忽略了提醒、或默认了学生言行。
  长文短讲,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自然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感受、理解、欣赏,并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上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二:

  本课我把分成三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为整体的梳理与教学课文1—4自然段,并结合课堂作业完成所涉及到的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典礼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课文的5—10自然段,完成课堂作业。第三课时,教学阅兵盛况与群众游行。这样一来,课堂作业完成得较好,教学也比较到位,也不用那么紧张了。
  于是,我这样开展教学。首先是课题的释义,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就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而举行的盛大隆重的典礼。这是文章所写到的事件,如果再有时间与地点,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清楚了。课题解决掉之后,检查预习。然后再来整体梳理课文,品读课文,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
  教学完这篇课文,我马上产生了疑问。在课文整体梳理的时候,我以这样一个问题梳理课文:课文围绕开国大典主要介绍了些什么?就是想让学生说是开国大典的四个方面,典礼进行前会场的情况,典礼的主体部分,阅兵盛况与群众游行。然后学生在回答的时候,马上就说到了第一部分,也就是1-4自然段,会场的布置情况,人很多等。叫了三个同学,都是在回答这个内容。我没有办法,只好告诉他们这是关于会场的一些情况,那么这样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学生回答是典礼进行前。接下去算是比较顺利。然后,整体梳理好了之后,我又让学生关注到表示时间的一些词,告诉他们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其实,后来,老师们针对这个情况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这样的教学安排定是不合理的。课文整体都已经梳理好了,就不需要在去特别说明文章的顺序了。而这个部分应该放在之前。在课文整体梳理之前,先围绕课后的一个习题去了解课文。给他们一点提示,让学生去找一找文章中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并且在课文中划出来,找到之后,再来想想课文围绕这些词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都写下来,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与梳理。同时,上课前有一个问题我们也没有搞明白,因而教学后也发现了问题。第二部分是典礼的主体部分而并非典礼。
  在这堂课中,还有两个点值得我去反思。
  一、课堂中精彩的生成。
  这是第二次,我放掉了一个好机会。一个精彩的生成。在整体梳理课文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了。第一次说的很轻,当叫她第二次再说的时候,她就没有声音了,我走近了过去,请她大声一点,她还是没有声音,于是我就让她坐下去了。我没听清楚她到底讲的是哪个部分,但我明白她讲的就是课文的6或是10自然段,因为她的不说话,于是我马上请另外的同学站起来再说,就把这一个同学给放掉了。后来,我才知道,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我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如果学生真的没有勇气说下去,就可以让她指一指是哪个自然段,再请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不论是6还是10,都是梳理文章时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或者,我就说,我已经听清楚了,她说的是第6自然段,同学们来看看,这里到底写的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教学机智,而我在那个时候去没有好好的把握住。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一课时中有一个画图题。是关于大典会场的布局图。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之后,想也没想,让学生一边说,我则一边画了起来。没有顾及学生是不是已经会了,能不能自己画了,就把学生的自主权给夺了去。后来,陈老师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来画了,从效果看来,其实学生是可以自己动手画的。毕竟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这个时候是应该放手的。本堂课下来,发现自己抓的东西不是太多,放的还是太少的。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三:

  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体现在:以“齐”为切入点,层层推进,升华情感。
  1、发现“齐”的妙处:简短导入后,进入典礼部分,以问题“这部分哪句话点明了‘开国’二字,听到毛主席的宣告,人民会是什么心情?”直接导入第7自然段的学习。在辨析“一齐”与“一起”的区别中,一遍遍读第7自然段,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一齐”背后的情和意。
  2、读出“齐”的内涵:借助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教师引入的资料,特别是一些醒目的数据及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解放前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课上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受到了触动,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人民的心如此之齐。此时我又播放了《开国大典》的片段,课堂尤如庆典的会场一般,学生个个庄严肃穆,情绪推向了高潮。此刻,朗读第7自然段,那种激动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3、寻找“齐”的所在:“一个‘齐’字读出了百姓的心声。你还能从哪些动作、语言中感受到万众一心?”我力求通过一个问题引领学生细细读文,去寻找那体现出万众一心的句子。学生在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的过程中对“民心齐”的理解逐步加深。通过各部分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从而在读第7自然段时,他们越发有感情,以至达到充满感情背诵的目标。这一环节意图明确,学生读中悟情,读中表情。
  4、延伸“齐”的情感:这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环节。通过背景烘托气氛,用教师的语言激发情感,我成功地将学生转化为“游行者”的身份,让他们望着烟火表达心声,借此表达中国人民的自豪之情、兴奋之情,及对共和国的美好祝愿。应该说学生对“民心齐”的感悟由此得到了延伸,在抒情之余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选择了新颖的切入点,设计了富有激情的语言及情境。因为情境的带动,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升华,朗读也渐入佳境。这就是不一样的切入,不一样的激情。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四:

  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和我的同学们很幸运地学习课文《开国大典》,按教材,这篇课文是安排在第八单元学习的,为了同学们更多地了解祖国,在不久的十月一日有目的、有激情地观看六十周年建国庆典,教者打乱教材,特意提前学习第八单元,首当其冲地学习《开国大典》,让同学们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
  课前,我做了相关的课件,搜集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目的不言而喻。
  课始,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其想法是让学生感受会场的气氛,听到毛主席的宣告时那种激动、兴奋地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进入课文学习。在文字中再去感受那种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后的那份骄傲,那份自豪。可事与愿违,同学们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后,最大的感慨竟然是“毛主席说的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懂”“毛主席身边站的都是些什么人呀?”当时的我彻底晕了,这哪有半点我的预设成份呀,面对生成的局面,我只好停下进度,用缓和的口气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毛主席说的是哪里话,内容大致是什么,这样学生才略理解了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文本学习,可想而知效果是怎样的。答非所问处比比皆是,教者忙得不亦苦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