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时间: 12-04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153矿井人员补困在井下,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就在我们为这起矿难事故感到伤心之余,河南伊川国民煤矿又发生瓦斯爆炸。在31号那天,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由于该矿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逃跑,加之
矿灯房倒塌后将下井人员名单压埋,给确定下井人数带来很大困难。而截止现在统计,已有19人遇难。二十多人被困井下。
矿声震震,矿难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在以前帮括我个人的许多人都认为只有民营的小煤窑才会出现事故,可是后来才发现一些国有大矿也是事故频频。像这回的王家岭煤矿,就是一个国有控股的煤矿。“安全第一”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理念。可是这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却忽略了这个最最基本的道理,只知道一味追求所谓的进度,将煤矿工人的生死抛掷在一旁,那么,我们要反思并呼吁,要“不带血的gdp”。可现实是残酷的,但在不改变以gdp考核官员的情况下,要gdp不带血谈何容易。
客观而言,矿难的频繁出现与政府放松监管以及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不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相对过去,近几年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矿难处理的严厉程度都有大大提高,比如伊川矿难刚发生,该县县长和主管煤炭生产的副县长立马就被免职。但从矿难发生的频率来看,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这里是否说明,矿难与经济增长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中青报多年前曾报道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的一项研究,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数据进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一个“死亡弹性系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
这一“死亡弹性系数”说明,工伤事故状况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水平、速度和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反映。某种意义上,事故与伤亡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自然的惩罚”。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可证明这一点。比如,日本的六十年代,在工业就业人口仅仅5000万左右的情况下,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6000多人,直到70年代后才逐渐好转,现在每年工伤死亡仅1800多人。美国的煤炭生产在二战前,每年事故死亡人数2000人以上,也是七十年代开始好转。我们引用刘的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非要为监管部门在矿难中的失职行为———假如有的话———进行开脱,而只是陈明一种客观事实。对煤矿乃至一切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监管,都不应该脱离现实。“不脱离”的意思是,该规范的要规范,该严格的要严格;但像目前这种动辄拿官员免职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
美国处理矿难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健全的法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是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的执法监督,尤其是对风险程度高、事故隐患突出的工作场所进行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强制执法对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预防事故发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美国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因为美国的做法是建立在全社会都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中国的情况是,有关法规不可谓不多,但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也就是说,我们不患于无法,而患于执法不严。执法不严的原因,除了社会普遍弥漫的对法律的不信仰之外,还在于目前政府垄断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权力。政府虽然是监督主体,但当政府垄断监管权力时,其出台的任何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行政措施,都有可能成为官员以权谋私的寻租工具;并在发生事故后,互相卸责。
所以,真要遏制矿难,一方面是严肃法制,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必须破除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垄断,将其权力部分还给社会,即赋权于社会组织和个人,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提请调查,使他们在安全生产的监督方面,扮演着政府的伙伴角色。
心得二: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为深刻吸取我公司所属煤业“7.31”透水事故的沉痛教训,进一步深入排查和整顿治理煤矿安全隐患,扎实做好我公司今年后五个月的安全工作,结合我公司开展的安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顿”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一、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要让每一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
二、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
四、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六、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后的特点,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排查,查清真实的水文地质情况,切实掌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要采用物探、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收集、核实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相关情况。当采掘活动接近老空水等灾害影响范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当出现透水征兆时,要果断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有效措施,严禁冒险作业。
七、强化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一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深入井下一线组织生产,监督检查各区队、班组安全生产状况,严肃查处作业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二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瓦斯、水害等为重点,定期对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组织验收。三要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煤矿企业要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健全和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
八、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要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员事故防范意识,把压力转变为工作的动力,以后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真正把这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我们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使职工得到切实的安全保证。
心得三: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观看了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看着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我们远去,看着亲人泪流满面的场景,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人的第一需要是安全。那么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有的将失去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自己带来无尽的伤痛。特别是伤亡事故,他的逝去使幼小的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了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难在短期内能够消除的。
通过观看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事故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促进全矿各项指标的完成,以此来消除事故的消极影响。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每一起煤矿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四方面原因。
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我作为一名基层现场管理者,结合我队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强化对现场的安全管理。1、要强化各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2、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四、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不到位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必须把顶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必须抓好工作面超前支护质量管理,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控制好工作面端面距,坚持敲帮问顶和杜绝空顶作业。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心得四: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通过陕西王家岭煤矿透水特重大大事故和2010年3月份发生的6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训,我深切体会到:管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道路;没有合法的管理程序,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就是安全的重大隐患。安全,是我们经济的最高收入,是我们生活的最好保障,是我们让家庭幸福的原则,搞好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最佳合理。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但是您掌握了吗?如何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就是技术上唯一体现的功效,安全重在投入是第一,预防重在思考和探索为主,让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的投入联合一起就可以把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了;把所有的安全威胁都治理为零,那么就必须采取综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正确的应对安全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会把安全消灭或者化整为零。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很多的自然地质灾害的情况发生。我深信,搞安全、搞技术就是要搞好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管理理念,那么,就算技术、安全做得在好也是报废力气和辛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事情和情况发生,必须坚持国家的安全生产方
针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原则。
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大生产现场的监管力度,严惩“三违”作业人员;安全工作是没有终点的,它只有起点,我们必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加大管理、培训、教育力度,配备合格管理人才。我们班前班后会就是最好的培训、教育、管理。
把握安全,珍惜生命。这个社会,一旦妥协了安全就同等于失去精神支柱。安全生产就是学习的最好时机和成就未来的条件,完美的结局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和生产,我们也许失败就来自于安全和生产。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心的面对和坦诚的接触,不需要虚伪的表演和虚假的情怀,安全可以用交流协助工作,工作就是在交流的前提下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和无限的进步,交流和交往从而也抗起了安全的重大负担。没有实际的交流和交往,那就代表工作的作风没有完美,也代表了个人潜意识的安全意识;安全需要更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努力的前进,更需要方向的明确。这简单的一个面说明了我们人世间就是一个圆形,也明白的告诉完美的路需要在坎坷和曲折中形成。安全生产虽然我没有多少的实际经验和体会,但是,我身心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条完美的直线。妥协了安全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更会让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更是丧失了自己唯一支持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工作中,一个没有精神的人谁都会妥协或者凄凉安全,因为一举一动都靠自己的精神支撑。古人云:“人走一步路就会有一个脚印”,这句话让我深切体会社会到现状和个人的工作态度、作风、一定要认真面对和真实面对才会有好的结果等待自己,也才会有安全的最好保障。通过多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训,安全与管理就是我们必须把握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
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153矿井人员补困在井下,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就在我们为这起矿难事故感到伤心之余,河南伊川国民煤矿又发生瓦斯爆炸。在31号那天,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由于该矿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逃跑,加之
矿灯房倒塌后将下井人员名单压埋,给确定下井人数带来很大困难。而截止现在统计,已有19人遇难。二十多人被困井下。
矿声震震,矿难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在以前帮括我个人的许多人都认为只有民营的小煤窑才会出现事故,可是后来才发现一些国有大矿也是事故频频。像这回的王家岭煤矿,就是一个国有控股的煤矿。“安全第一”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理念。可是这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却忽略了这个最最基本的道理,只知道一味追求所谓的进度,将煤矿工人的生死抛掷在一旁,那么,我们要反思并呼吁,要“不带血的gdp”。可现实是残酷的,但在不改变以gdp考核官员的情况下,要gdp不带血谈何容易。
客观而言,矿难的频繁出现与政府放松监管以及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不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相对过去,近几年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矿难处理的严厉程度都有大大提高,比如伊川矿难刚发生,该县县长和主管煤炭生产的副县长立马就被免职。但从矿难发生的频率来看,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这里是否说明,矿难与经济增长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中青报多年前曾报道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的一项研究,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数据进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一个“死亡弹性系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
这一“死亡弹性系数”说明,工伤事故状况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水平、速度和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反映。某种意义上,事故与伤亡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自然的惩罚”。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可证明这一点。比如,日本的六十年代,在工业就业人口仅仅5000万左右的情况下,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6000多人,直到70年代后才逐渐好转,现在每年工伤死亡仅1800多人。美国的煤炭生产在二战前,每年事故死亡人数2000人以上,也是七十年代开始好转。我们引用刘的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非要为监管部门在矿难中的失职行为———假如有的话———进行开脱,而只是陈明一种客观事实。对煤矿乃至一切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监管,都不应该脱离现实。“不脱离”的意思是,该规范的要规范,该严格的要严格;但像目前这种动辄拿官员免职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
美国处理矿难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健全的法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是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的执法监督,尤其是对风险程度高、事故隐患突出的工作场所进行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强制执法对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预防事故发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美国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因为美国的做法是建立在全社会都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中国的情况是,有关法规不可谓不多,但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也就是说,我们不患于无法,而患于执法不严。执法不严的原因,除了社会普遍弥漫的对法律的不信仰之外,还在于目前政府垄断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权力。政府虽然是监督主体,但当政府垄断监管权力时,其出台的任何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行政措施,都有可能成为官员以权谋私的寻租工具;并在发生事故后,互相卸责。
所以,真要遏制矿难,一方面是严肃法制,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必须破除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垄断,将其权力部分还给社会,即赋权于社会组织和个人,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提请调查,使他们在安全生产的监督方面,扮演着政府的伙伴角色。
心得二: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为深刻吸取我公司所属煤业“7.31”透水事故的沉痛教训,进一步深入排查和整顿治理煤矿安全隐患,扎实做好我公司今年后五个月的安全工作,结合我公司开展的安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顿”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一、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要让每一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
二、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
四、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六、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后的特点,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排查,查清真实的水文地质情况,切实掌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要采用物探、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收集、核实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相关情况。当采掘活动接近老空水等灾害影响范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当出现透水征兆时,要果断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有效措施,严禁冒险作业。
七、强化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一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深入井下一线组织生产,监督检查各区队、班组安全生产状况,严肃查处作业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二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瓦斯、水害等为重点,定期对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组织验收。三要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煤矿企业要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健全和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
八、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要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员事故防范意识,把压力转变为工作的动力,以后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真正把这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我们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使职工得到切实的安全保证。
心得三: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观看了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看着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我们远去,看着亲人泪流满面的场景,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人的第一需要是安全。那么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有的将失去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自己带来无尽的伤痛。特别是伤亡事故,他的逝去使幼小的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了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难在短期内能够消除的。
通过观看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事故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促进全矿各项指标的完成,以此来消除事故的消极影响。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每一起煤矿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四方面原因。
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我作为一名基层现场管理者,结合我队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强化对现场的安全管理。1、要强化各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2、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四、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不到位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必须把顶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必须抓好工作面超前支护质量管理,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控制好工作面端面距,坚持敲帮问顶和杜绝空顶作业。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心得四: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通过陕西王家岭煤矿透水特重大大事故和2010年3月份发生的6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训,我深切体会到:管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道路;没有合法的管理程序,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就是安全的重大隐患。安全,是我们经济的最高收入,是我们生活的最好保障,是我们让家庭幸福的原则,搞好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最佳合理。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但是您掌握了吗?如何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就是技术上唯一体现的功效,安全重在投入是第一,预防重在思考和探索为主,让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的投入联合一起就可以把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了;把所有的安全威胁都治理为零,那么就必须采取综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正确的应对安全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会把安全消灭或者化整为零。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很多的自然地质灾害的情况发生。我深信,搞安全、搞技术就是要搞好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管理理念,那么,就算技术、安全做得在好也是报废力气和辛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事情和情况发生,必须坚持国家的安全生产方
针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原则。
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大生产现场的监管力度,严惩“三违”作业人员;安全工作是没有终点的,它只有起点,我们必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加大管理、培训、教育力度,配备合格管理人才。我们班前班后会就是最好的培训、教育、管理。
把握安全,珍惜生命。这个社会,一旦妥协了安全就同等于失去精神支柱。安全生产就是学习的最好时机和成就未来的条件,完美的结局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和生产,我们也许失败就来自于安全和生产。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心的面对和坦诚的接触,不需要虚伪的表演和虚假的情怀,安全可以用交流协助工作,工作就是在交流的前提下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和无限的进步,交流和交往从而也抗起了安全的重大负担。没有实际的交流和交往,那就代表工作的作风没有完美,也代表了个人潜意识的安全意识;安全需要更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努力的前进,更需要方向的明确。这简单的一个面说明了我们人世间就是一个圆形,也明白的告诉完美的路需要在坎坷和曲折中形成。安全生产虽然我没有多少的实际经验和体会,但是,我身心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条完美的直线。妥协了安全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更会让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更是丧失了自己唯一支持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工作中,一个没有精神的人谁都会妥协或者凄凉安全,因为一举一动都靠自己的精神支撑。古人云:“人走一步路就会有一个脚印”,这句话让我深切体会社会到现状和个人的工作态度、作风、一定要认真面对和真实面对才会有好的结果等待自己,也才会有安全的最好保障。通过多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训,安全与管理就是我们必须把握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