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电影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时间: 12-13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狮子王》音乐赏析心得体会

影片讲述的是木法沙的儿子辛巴光荣诞生,而其叔叔刀疤却以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不断做出令人愤怒的事情,导致了狮王木法沙的死亡。辛巴误以为因为自己而害了父亲,远走他乡。偶然间娜娜遇见了辛巴,向他讲述了荣耀国的现状,辛巴决定回去,而他也最终得知了是刀疤害死了自己的父亲,经过一番奋力反击,辛巴击败了刀疤,成为荣耀国的新一代的狮子王。

《狮子王》所探讨的主题始终还是围绕人性的思考,从生,死,爱等生命中种种的考验,向人们诠释生命的意义。影片叙事风格流畅,情节突出,整个片子的情绪基调是宏大的,表现出了一种生气蓬勃,苍茫朝气。影片音乐音响多以写实为主,根据情节的推进,高潮的发生,音乐音响也有所变化。《狮子王》在动画史上堪称一部史诗巨作,其生动的音乐,酣畅淋漓的展现出了大自然的本真,如亲临非洲般的波澜壮阔。影片的绝美配乐也为《狮子王》赢得了第六十七届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和最佳电影原作歌曲两项大奖。

影片开始一声极具非洲土著特色的男声高歌,伴随着旭日升起,犀牛,羚羊,万物复苏,众兽群集,维多利亚瀑布,尼罗河流域的全景,开篇就让我们对非洲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镜头转向大自然的全景,紧接着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此时主题音乐荣耀大地开始出现,预示着辛巴走上国王之位的坎坷;剧情一步一步向后推进着,而主题音乐在电影情节的表现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木法沙跌落悬崖的一刹那,音乐骤停,在空旷死寂的山谷中,只剩下辛巴的呐喊,辛巴发现了父亲的尸体,由弦乐器和和声乐队轻声演奏的主题音乐荣耀大地演变成一首慢速的葬礼进行曲,因为音乐变得婉转凄凉,让我们体会到了辛巴的忧伤,沉重,哀婉而孤苦无助。三只土狼追逐辛巴,乐峰一转,交响乐队的演奏下,音乐的速度变成了快速的急板,渲染了画面的紧张,动荡。经过一系列的波折,辛巴在另一片土地上快乐的成长着,当娜娜和长老找到辛巴请求他回去时,辛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长老带着辛巴来到湖边:辛巴在湖边倒影一幕,音乐缓慢柔和,荣耀大地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暗示了辛巴的命运归属;管弦乐器鸣奏的主题旋律轰然响起,雄浑热烈的音乐包含着父亲的叮嘱,音乐的突转显示了辛巴的心理的变化。影片的最后,当一切不平静都回归平静时,辛巴终于成为荣耀国的国王,荣耀大地的主题音乐再次想起,在弦乐器的演奏下,主题音乐对于情感揭示和渲染气氛都引起了共鸣。

《狮子王》以其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情节打动了无数人,在动画史上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影片通过音乐,剧情向人们展示了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生命的重大意义。


心得二: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

这部短短2小时的电影将一个人从童年到成人这个漫长的成长经历生动地展现给观众,没有丝毫倡促感,看完电影感觉就像看完了主人公的一生,你对他十分透彻的了解,正像那名警官说的:“你太过真实了”。本片最大的亮点是搭配了让人激动、活力四射的主题旋律,主人公的遭遇虽然让人心碎,贫民窟的人民生活状况同样让人感到难过,但配上音乐后让人感到贫民窟人民虽然贫苦却依然热爱生活,每天都非常快乐,电影的原声音乐甚至可以用喧宾夺主来形容,我很肯定如果去掉或者换上压抑沉重的旋律这部电影将失色不少。电影中一系列元素:贫苦、暴力、黑帮、性、青春、谎言、背叛、兄弟之情,还有更重要的童话一般美好的爱情,都为电影营造了一种史诗般的氛围,剧情的起起落落更是深深吸引着观众。

这些音乐透露着浓郁的印度色彩,使我一度以为是印度人拍的,而事实是一名英国导演在印度本土所拍的电影,故事场景地就设在印度孟买Dharavi贫民窟,亚洲最大的贫民窟。片中融入了大量印度元素,其中的印度音乐占了较大比重,这是我很喜欢的风格,印度片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观众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欣赏音乐。印度的音乐和舞蹈文化都是很独特的,而这些都是最能传递感情和感染观众的表现手法,对比国内电影很少注重电影音乐的提升,甚至采用低廉的商业音效作为背景,有甚者更是直接使用当前的流行音乐作为主题曲。

但这些音乐又和传统的印度音乐不同,我们知道印度音乐十分注重打击乐器——鼓,如魔力单根鼓、陶壶鼓、塔不拉鼓、帕卡瓦甲鼓等,鼓声随着节奏快慢、力度的不同能表现出喜悦、热情、悲伤、虔敬、温柔、神秘等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印度音乐还注重的一方面就是弦乐器,在这部电影中弦乐器主要用于表现爱情的柔美,转达一种温馨与美好。这部电影的原声融入了许多现代气息,有电子乐的味道,有美国的浪漫主义、欧洲的人文主义,电影的音乐更偏重于打击乐器,而古典印度音乐偏重于弦乐器,我觉得现代印度音乐和DJ有很多的类似,这也许是很多广场舞使用印度音乐的原因吧。

我看过的另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和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部都是印度歌舞的完美表现,但《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国产宝莱坞电影,更加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印度文化,片中不仅注重音乐还注重舞蹈,《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只在片尾部分插入一段舞蹈,而这段舞蹈的配乐是这13首里面我最喜欢的——《JaiHo》。片尾曲的JaiHo是印度语胜利的意思,歌曲使用了印地语、乌尔都语、西班牙语,一开始我们会听到有个男声会一直重复JaiHo这几句,声音洪亮有力,转达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这种风格使我联想起另一部印度电影《雄狮》。这首歌曲的大意是:来吧来吧,在大蓬下拉起手。来拉起手,在星空下跳个够。夜以继夜死必来,夜夜踏火舞开怀,吹走眼中的睡意,点燃手指把星摘,嘿,来吧来吧,在大蓬下拉起手。来拉起手,在星空下跳个够。戚夜里,心之戚,心之迹,至人无己,快乐!快乐!今朝此刻为爱追求的贾马尔把舞跳,其他统统都忘掉,无论尝到啥滋味,干杯!快乐!快乐!尝尝吧,噢,尝尝吧,今夜是甜蜜,尝尝吧,挺住,我这颗心唔,这颗心已到极致,挺住,你黝黑而深邃的眼影啊,莫不是在变着魔法,你黝黑而深邃的眼影啊,莫不是在变着魔法,来吧来吧,在大蓬下拉起手,来拉起手,在星空下跳个够……

另一首值得推荐的插曲是《OSaya》,《OSaya》是开场贫民窟的孩子们肆意奔跑躲避追捕时的背景音乐,同时入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原声音乐也因此赢得了金球奖。《OSaya》有着浓厚的印度风土民情,轻快的现代音乐和婉转的印度歌曲穿插着,感觉整个故事古今辉映东西合璧,使得电影的开头非常出彩。其中的歌词也非常有意思:我们是流浪汉,抓我吧,我轻松把你来耍,我一路顺手牵羊,狗儿跟着我跑,我有我的运道,偶尔把他们整倒,为了全家老小,找来生活钞票,希望我也成为明星,也去酒吧逛逛,也去赌城闯闯,只为忘却我那一身伤。别想把我们抓住,我们兵分两路,飞快的速度,别想把我抓住。我们是流浪汉,抓我吧,我轻松把你来耍??还有插曲《PaperPlanes》入围第51届格莱美音乐奖年度制作提名。《PaperPlanes》是贾马尔和哥哥萨利姆在火车上做些小本买卖时播放的一段插曲。兄弟两虽然身无分文,但他们相互依靠,依然顽强的生活了下来。听《PaperPlanes》的过程中你会立刻被响亮的枪声所“惊吓”,然后脑海浮现的就是战争场景,整首歌所营造的氛围乃“痛并快乐着”。

插曲《DreamsonFire》获2009金球奖最佳电影原声奖,这首低吟的女声曲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一开始是哼唱部分,很煽情很感人,似乎在诉说着贾马尔对女主人公拉媞卡的相思之情,伴随着音乐观众也受到了感染。当电影开始这段曲子时,我脑海中快速闪现的是贾马尔永不言弃的一生,他第一次遇到拉媞卡,他在火车顶上奔跑,他在站台深情望着拉媞卡,他被警官带走拷问,他一次又一次与拉媞卡重逢,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分离,无论是金钱的诱惑,还是生命受到威胁,都没有窒灭他对拉媞卡的爱与追求。可以说这首曲子是整部电影最能打动人的一首。

与《DreamsonFire》交相辉映的是插曲《Latika'sTheme》,这段背景音乐是在男主人公贾马尔·马利克在寻找女主人公拉媞卡的时候出现的,采用了低吟浅唱配合电影唯美的叙事手法,让人看了之后难以忘怀,感慨万千。整首曲子在优美的男声的哼吟中结束,与上一首不同的是,这是一首听了让人全身放松的插曲。


心得三:感受微温——电影《夜奔》音乐欣赏体会

这是我选修课电影音乐赏析的结课论文,因为夜奔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每每听到结尾,幽远深沉的大提琴独奏,加上少东的这段独白,眼泪总是止不住掉下来,为了那段如泣如诉独白式的音乐和没有结果的爱情。把《夜奔》的原声带下到mp3里,在高三最暗淡无光的岁月里,我总是独自站在教学楼寂静的走廊上向远方的黄昏凝望,耳边来回重复着这盘原声带,看着凄艳的晚霞一点点染红那个南方城市温润氤氲的天边,心里涌出无数细碎纷乱的情绪。电影音乐里,有咚咚锵锵的锣鼓声,那是女主人公英儿最爱的昆曲,好戏开场前,总是这样喧哗而热闹。可每每戏一散场,哀婉舒缓的大提琴独奏就会响起,是曲散人终的不胜寂寥。那是中国式的家常喜乐和西洋式戏终谢幕的鲜明对比。

——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你好么?

——知道金秋是你的归期,心里有莫名的高兴。

——我该送什么当作见面礼?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告诉我,你最想念什么,关于家乡的事。

——我离家太久,家乡对我,比异国还要陌生。很多看来理所当然的情感,其实并不纯粹。比方乡愁,亲情。虽然读过许多对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属于它的声音,颜色和气味。还有爱情,理所当然的爱情。这对我是另一个讽刺。我的感知依靠接触,好比琴弓压在弦上擦出来的声音,至少我可以听见它,感觉到它震动我的指尖和胸口。我不迷恋虚构的世界。

——你的话让我惭愧,我是这样心甘情愿的沉迷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那些戏台上的忠义和情爱。昨天看了《牡丹亭》的寻梦,还是哭了,比起现实生活,我更熟知那些戏曲故事里的人,他们的悲喜冷暖,有时候一句唱词就能让我落泪。我但愿你,不至于觉得我可笑。

——不。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

影片一开头,就是这样大段大段的男女主人公对白,优美的如散文诗。画面是少女英儿汽车老式自行车,驰骋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津港轮渡,从美国回来的翩翩少年,肩上背着大提琴,那是他的生命。背景音乐是《乡愁》,低回百转、淡淡萦绕的钢琴单音旋律重复,后来配之以宛转悱恻的小提琴独奏,如男女主人公对话的一问一答,是静谧恬美如诗的絮语。随之是《试探》,是慌乱不安、略显杂乱却清新可爱的钢琴独奏,像水面划过的波纹,像极了少女英儿的娇羞欢喜。接着少东遇到了林冲。

——也只有林冲。

——我始终想知道,当你的眼睛触到林冲的那一霎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不是看,我是听。我对声音极其敏感,一开始我被他唱腔惊骇。我问:它声音从哪里来?它离得那么远,声音却可以像一根锥子直锥进我的心里。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可是我竟然听到他胸口一种郁悒和悲愤,那是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那是暗夜孤身被弃置在荒野里的悲凉。我能懂。空荡荡的台上,连一块简陋的布景都没有,但那是一个世界,随着他的肢体,他的眼神,我像被催眠一样,接受一切他给我的想象,山路,庙门,月冷星稀的寒夜,他存心要逃。

苍凉的唱腔,是昆曲名段《林冲夜奔》。那个男子,没有名字,仅仅因为这段戏唱得好,就被叫做林冲。少东本是酷爱西洋音乐的新派少年,却在时空交错中,被舞台上咿咿呀呀的那句“望家乡,去路遥”击中了听觉,两个灵魂不同却同样寂寞的男子,在昆曲的张力冲击下,灵魂撞击,并开始异质的如血聚汇与交融……“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所有的故事追根溯源,都起自于一次偶然。也许音乐没有文化背景、国度之分,我们听不懂非洲黑奴在唱什么,但在他们控诉般的嘶吼鸣叫中,就是有那样莫名的、直达生命的力量,让我们潸然泪下。

三个人开车漫无目的走,唱着那段“望家乡,去路遥”。那时的他们三个心里都满是快乐,也因此注定三个人纠缠的一生。在快乐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分离的时刻?记得在很多失望沮丧的时候,那曲美丽的《接触》给了我莫大慰藉,第一小提琴独舞般以张力极强的弦音奏出鲜明的主旋律,随后众多小提琴以较弱音应和之,长笛在其中若隐若现,那样如泣如诉的旋律,让我总有种重生后像朝霞再次走去的感觉,脑海中是三个年轻人如花灿烂的面庞。

可能因为从小学习小提琴的缘故,对小提琴总是钟爱莫名。也许一家之言失之偏颇,觉得钢琴更适合表达细水长流的生活状态,花好月圆,安宁清朗,小提琴更能表达人性深处如泣如诉的细腻感情,比如沧海桑田,大起大落,多年重逢,物是人非,那样微妙的弦音,撕扯着心灵最深处的回忆。

然后是原声音乐《隐藏》。凄凉低回的小号兀自响起,点缀以蜻蜓点水般的钢琴音,欲说还休的隐忍无奈,就像两男一女间缠绕的感情线。他爱林冲,却有没有勇气冲破阻力,在那个雪夜,终于错过了自己的爱;她也爱着林冲,可是她知道,他不属于她的世界。他只是她一直迷恋的虚构的世界的一个情结。而这个结太沉重,单纯的她没有解开的能力。他也解不开,所以他只有逃,也只能逃。他他她。人生总像一个圆,轰轰烈烈后总会回到起点,我们还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

后来,少东回了美国,英儿留在家里继续给他写信,林冲在街头流浪。

所以我们有了《幸福与不幸》。哀婉的一把小提琴,叹息般的轻回,听到它,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这段纠缠感情的结局。时间的洪流卷走一切,幸福轻易地流逝掉,他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国去寻找他,却始终未能见到他。异国的他也依然不能释怀,在古董店里找到他的那张唱片。那句“望家乡,去路遥”一响起时,他痛哭流涕。他再见着他的时候,只是一罐轻飘飘的骨灰。一个转身,便已经是生离,也是死别。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他是否看到自己的后半生?

于是穿透一切的大提琴低沉响起,震撼人心的力量覆盖了所有红尘纷扰,化为年老的少东孤独的回忆。他坐在三块墓碑中间,画外音在说:有人经过,问我这是谁的墓。我会告诉他,这里一个是我的妻子,一个是我的爱人。一个是追寻着自己的,一个是自己追寻但是只能逃避的。

这样的生命,也许充满了忧伤与遗憾。然而,也是这样的忧伤与遗憾,完满了生命。忽然有种细腻的感情,悄悄的,蚕食心灵。似乎整颗心被这感情占据着,即使挣扎到筋疲力尽,也无法摆脱。这一种感情,是感动,是孤独,或者忧伤。那是一种让人忍不住想流泪的感情。

也许我们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个可以让我们此生安定的避风港。在那里我们可以停泊,可以走出那一生的迷雾。

在那里,我们不需要夜奔。

靠在一起,感受微温。

记得当时电影做后期时,那群台湾非常热爱文艺电影的影人为音乐费尽脑筋。制作人徐少功找到姚谦,姚谦又找了曾经写下非常经典的电影主题曲《新不了情》的音乐大师鲍比达合作,将中黄磊饰演的大提琴家所代表的西方音乐和尹昭德饰演的昆剧名角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两种东西方的元素巧妙融合,果然做出了人人称道的经典原声,而且获得第46届亚太影展最佳音乐奖。

谢谢他们,用音乐和影像的力量,润泽了曾经干涸的心灵。


心得四:欣赏《海上钢琴师》原声音乐有感

看完这部音乐剧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一个钢琴师,一个一生都在海上演奏的钢琴师,就像“1900”自己说的那样,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能读懂船上每一个人的心声并用音乐的形式诉说出来,他的音乐没有特定的章法总是率性而为,随心而动。

整部电影与音乐紧密结合、血脉相连。1900,生在大海上,葬在大海上,大海是他永远的归宿。他对大海的依恋、执着,最终都体现在他指尖下流淌的音符中。他不是在单纯的在弹音乐,而是在书写他自己的人生。这种感情随着爵士乐的一次次重复变得更加明显。最后他与音乐、那架钢琴、“弗吉尼亚”号船一起沉入海底。

主人公1900他一生都在海上。他8岁时,一天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创作的曲子。这是他第一次弹琴,安静、自然、随性、干净。

几年后1900成为了钢琴师,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迈克斯图尼才有了那段随船而动,他在暴风雨之夜在大厅里的演奏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他似乎是和大海、风雨共奏舞曲,他是那么的从容自如,音乐就像他身体的一部分自然的从他的指尖轻轻地流出,浑然一体他谱出的乐曲似天籁,他跟着自己的心走,由心谱出乐曲。跳跃的音符,无拘无束轻快的风格,自由自在。在这里,音乐描绘了1900的内心,单纯。正如迈克斯所描述对的“好像大海轻摇着我们,顺流飘荡,任意东西。在家具和灯具间徜徉。我意识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在和还共舞,完美的、疯狂的舞者。在夜幕金色大厅中沉醉在欢乐的华尔兹里。”后来有了每次即兴表演创作,有了用音乐刻画生动的人物。1900用音乐向坐在他身边的迈克斯描绘了自己视野中出现的四个人物。一个看起来好像和情夫串通谋杀亲夫,正夹带家里的珠宝潜逃老女人,音乐中明显的吉普赛风格表现出了她的雍容华贵。一位思绪万千却无法释怀,陷入了深深往事伤感的男人。富于弹性和张力的探戈节奏,又看到了一个流着眼泪的年轻女子正在与情人共舞。最后,曲调时快时慢,带着些许的诡异,一位穿着别人礼服混迹于头等舱的偷渡客展现出来。

许多年后,爵士乐始祖提出与1900比琴技时,1900用他那体验人生百态的音乐、抚慰人心的音乐赢得了胜利。他和号称发明了爵士乐的钢琴手比拼时,他演奏时仿佛自己幻化出了许多个自己和自己共同弹奏,当他弹完时所有的听众都震惊了,他们已深陷在那绝妙的音乐中。

直到1900遇到一个迷人的女孩。他立刻爱上了她,随兴弹奏了一曲柔情似水的曲子,这是1900留下的唯一的甜蜜的回忆。

结尾这首曲子再次响起在船舱内,勾起了我们对那段如歌往事的追忆。在船即将被炸毁的一刻,1900将双手悬在空中,好像在默默演奏着它,然后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的脑海中一定充满了温暖的回忆。

故事的结尾,“1900”宁肯跟船一起被炸毁,也不愿意登岸。他热爱音乐、热爱钢琴。音乐是他的全部,他愿意与音乐共存亡。他从不孤独,因为有音乐陪伴。他的每一次演奏都是与音乐的一次对话。“1900”不被很多人理解。在很多人看来他的音乐可能是不着调的,可是那就是他最自然、最真实的感情的流露,他选择了和轮船一起消失,其实是选择了和音乐永生。

很多年后,当很多人淡忘了某部电影的情节后,相信一段熟悉的配乐就能勾起大家的回忆,以及回忆带给我们的悲伤、欢乐,这就是电影原声音乐的魅力。


心得五:对电影音乐赏析这门课的感受

在学这门课之前,看电影我从未把音乐的元素考虑进去,每次看完,里面的很多音乐都不记得,除非它反复出现,我们记得的往往是故事的情节,音乐在里面到底表达什么,从未考虑过。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构成元素。

其实,电影当有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具有更强的感染力。风声、雨声、车声、人声、城市喧哗声、笛声……每一种声音都不是自成系统,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组成元素,为电影主题、情节、人物的塑造和发展服务的,使整部电影显得更加的丰满、更加的有观赏力、更加的吸引人。

1995年上映的《勇敢的心》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讲述的是爱国英雄爱德华的故事,当中的音乐是真正的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