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 11-28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20XX年3月28日--29日,有幸听了“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自己的头脑得到了洗礼。
回首这两天的经历,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前,老师在后。
正如张齐华老师在讲座里说的:他在尝试着用最朴素的方式把自己藏在背后,把学生推在前头。一堂课,如果看到的是老师完美的表现,总觉得有某种遗憾,因为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有时候尽管看到学生踉踉跄跄的表现,但在这踉踉跄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数学素养在提升。
同样,在黄爱华老师的《认识方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四幅图当作连环画来看(大概也就只有大师敢这样上),再请学生上台讲述它的意思,在四幅图衔接处还要加上过渡语,比如“一杯水有多重?”、“这该怎么办?”说“平衡了”……学生一开始不习惯这种方式,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慢慢上路了,但同时我也担心:上成语文课怎么办?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让学生在讲述时,有一个要求:第一幅图要加上“平衡”,第二幅图加上“如果”,第三幅图加上“式子”,第四幅图加上“等式”,看似简单的字眼,其实是需要研读教材的,如果没有读懂教材,是绝对提不出这四个词的,这也正是我要讲的第二点体会。
二、多看看教材。
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会,你会再请一个优生回答,最后再问,这不正是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吗?还有一些老师,学生经过你这学期不断地给他补差,他也许真的及格了,但下学期一抽测,又跑回三、四十分,老师气了个半死,其实这都是由于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犹如弹簧,你一使劲,它又就绷紧,拉得很长。等寒假一过,一放松,这又弹回去了。
每个人是个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差异”,不知大家听过“花圃里的玫瑰”吗?讲的是早开的玫瑰绽放得很灿烂,但就是有那么一、两朵,依旧还是花骨朵儿,园丁要做到的只是给它不断地施肥、浇水,给它营造一个适宜开放的环境。老师其实有时候就像园丁一样,上课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向前看的氛围,你的课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学懂了,学通了, 但只要每个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只要学生都愿意学数学,哪怕他学得不是很好也行。
所以老师有时候真应该多花点时间来思考:我到底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做到这些,都应该建立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正!
心得二: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心得三: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27日 参加了扬州举行的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深有感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 于 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听的四节课内容是:“线段、射线、直线”上课老师分别是:第一节:扬州教育学院附中: 高亮荣 老师 第二节:洋思中学:封涛 老师 第三节:宜兴实验中学 詹慧 老师 第四节:杜郎口中学 刘桂喜 老师 四位 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XX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 封涛 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习,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语言经典、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XX年3月28日--29日,有幸听了“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自己的头脑得到了洗礼。
回首这两天的经历,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前,老师在后。
正如张齐华老师在讲座里说的:他在尝试着用最朴素的方式把自己藏在背后,把学生推在前头。一堂课,如果看到的是老师完美的表现,总觉得有某种遗憾,因为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有时候尽管看到学生踉踉跄跄的表现,但在这踉踉跄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数学素养在提升。
同样,在黄爱华老师的《认识方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四幅图当作连环画来看(大概也就只有大师敢这样上),再请学生上台讲述它的意思,在四幅图衔接处还要加上过渡语,比如“一杯水有多重?”、“这该怎么办?”说“平衡了”……学生一开始不习惯这种方式,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慢慢上路了,但同时我也担心:上成语文课怎么办?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让学生在讲述时,有一个要求:第一幅图要加上“平衡”,第二幅图加上“如果”,第三幅图加上“式子”,第四幅图加上“等式”,看似简单的字眼,其实是需要研读教材的,如果没有读懂教材,是绝对提不出这四个词的,这也正是我要讲的第二点体会。
二、多看看教材。
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会,你会再请一个优生回答,最后再问,这不正是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吗?还有一些老师,学生经过你这学期不断地给他补差,他也许真的及格了,但下学期一抽测,又跑回三、四十分,老师气了个半死,其实这都是由于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犹如弹簧,你一使劲,它又就绷紧,拉得很长。等寒假一过,一放松,这又弹回去了。
每个人是个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差异”,不知大家听过“花圃里的玫瑰”吗?讲的是早开的玫瑰绽放得很灿烂,但就是有那么一、两朵,依旧还是花骨朵儿,园丁要做到的只是给它不断地施肥、浇水,给它营造一个适宜开放的环境。老师其实有时候就像园丁一样,上课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向前看的氛围,你的课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学懂了,学通了, 但只要每个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只要学生都愿意学数学,哪怕他学得不是很好也行。
所以老师有时候真应该多花点时间来思考:我到底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做到这些,都应该建立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正!
心得二: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心得三: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27日 参加了扬州举行的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深有感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 于 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听的四节课内容是:“线段、射线、直线”上课老师分别是:第一节:扬州教育学院附中: 高亮荣 老师 第二节:洋思中学:封涛 老师 第三节:宜兴实验中学 詹慧 老师 第四节:杜郎口中学 刘桂喜 老师 四位 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XX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 封涛 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习,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语言经典、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