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 11-17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呢?我个人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学习了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后我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心得二: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一周后,他们强烈要求我再给他们带几节课,如果说我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我从不训斥学生,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心得三: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亮一堆火,就可以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我想我们老师群体就是一根火柴,我们在燃烧时,不但点燃学生们,还点燃了我们的人民群众,点燃中国数亿人民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就是一艘大船,我们教师就是那掌握人民命运大船的水手!作为师者,我会不怕困难勇于创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无限的贡献,做时代的先驱;作为师者,我更应注重师德师风,在生活学习中教会我们学生如何做人。
要使学生对教师尊敬,唯一的源泉便是教师的德和才!
师德师风建设,不同于法律,它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学校、传统习惯和自我的内新心来评价的。道德问题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碰到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师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准,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敬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学生本来就比较与我亲近,但仍有学生不会主动与我交流,大多是敬而远之。刚开始我的心情很急躁,不知道怎么办,但经过询问学生和有经验的老师后,我发现是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没做好。比如,有时候学生做题作错了,我很生气便大声的说学生,那样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而不愿意和我交往;还有在上课时,由于很多胆小的同学不爱举手,我也没多在意,便没抽那些学生回答问题,可久而久之学生们就没有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了,而我在无形中也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这以后我一改以往的作风,加强与学生们的联系,课上课下融为一体,并在生活游戏中,教给他们很多的知识和有趣的东西。学生们现在都爱和我在一起了,我的宿舍是我们交流谈心的密室,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们是我心灵的阳光!
当然,教师的道德和作风,是在一点一滴中体现的。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的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尊敬老师,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家庭作业本拿出来,可很多同学的作业本都不见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是该停下进度来追查那个“凶手”吗?如果找到了他,全班同学肯定会群起而攻之,对他的自尊心应该是一次伤害。我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可能是有小朋友和我们捉迷藏呢,下课的时候他就会把本子还给大家的。”我不断的安慰因为作业本不见而着急的学生,并努力说这是一个玩笑。果然,在下课的时候,我发觉不翼而飞的学生作业本又回来了。原来是一个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自己作业没做好,而想藏了别人的,我那些话使他知道自己错了,并很感谢我给他的启发让他改了过来!
也许这是件小事,可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多着眼于这样的小事,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首先严格自律,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是用心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绝不是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我们的教育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我,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正在用21岁的青春年华为人民做贡献,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使我们的教育更添色彩!
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立足于我的本职工作——语文教育,我将更努力的树立好自己在学生中的榜样,引领学生们内心那盏灯,让他们在社会中去发光发亮!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我要力争做一名无愧于人民的教师。
心得四: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们镇中心校根据市教局的统一部署,组织了全体教师在二小礼堂参加了师德教育,我们有幸听了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两位模范教师的优秀事迹的报告,随后几天里我们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收获,现我把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我认为即使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应当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把它理想化,神圣化,就像那些优秀的教师那样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不管是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还是万老师的工作汇报都提到了这一点,“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在生活中平凡的举动,却是伟大的师德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就像赵谦翔老师说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学生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呢?我个人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学习了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后我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心得二: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一周后,他们强烈要求我再给他们带几节课,如果说我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我从不训斥学生,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心得三: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亮一堆火,就可以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我想我们老师群体就是一根火柴,我们在燃烧时,不但点燃学生们,还点燃了我们的人民群众,点燃中国数亿人民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就是一艘大船,我们教师就是那掌握人民命运大船的水手!作为师者,我会不怕困难勇于创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无限的贡献,做时代的先驱;作为师者,我更应注重师德师风,在生活学习中教会我们学生如何做人。
要使学生对教师尊敬,唯一的源泉便是教师的德和才!
师德师风建设,不同于法律,它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学校、传统习惯和自我的内新心来评价的。道德问题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碰到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师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准,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敬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学生本来就比较与我亲近,但仍有学生不会主动与我交流,大多是敬而远之。刚开始我的心情很急躁,不知道怎么办,但经过询问学生和有经验的老师后,我发现是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没做好。比如,有时候学生做题作错了,我很生气便大声的说学生,那样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而不愿意和我交往;还有在上课时,由于很多胆小的同学不爱举手,我也没多在意,便没抽那些学生回答问题,可久而久之学生们就没有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了,而我在无形中也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这以后我一改以往的作风,加强与学生们的联系,课上课下融为一体,并在生活游戏中,教给他们很多的知识和有趣的东西。学生们现在都爱和我在一起了,我的宿舍是我们交流谈心的密室,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们是我心灵的阳光!
当然,教师的道德和作风,是在一点一滴中体现的。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的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尊敬老师,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家庭作业本拿出来,可很多同学的作业本都不见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是该停下进度来追查那个“凶手”吗?如果找到了他,全班同学肯定会群起而攻之,对他的自尊心应该是一次伤害。我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可能是有小朋友和我们捉迷藏呢,下课的时候他就会把本子还给大家的。”我不断的安慰因为作业本不见而着急的学生,并努力说这是一个玩笑。果然,在下课的时候,我发觉不翼而飞的学生作业本又回来了。原来是一个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自己作业没做好,而想藏了别人的,我那些话使他知道自己错了,并很感谢我给他的启发让他改了过来!
也许这是件小事,可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多着眼于这样的小事,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首先严格自律,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是用心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绝不是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我们的教育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我,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正在用21岁的青春年华为人民做贡献,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使我们的教育更添色彩!
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立足于我的本职工作——语文教育,我将更努力的树立好自己在学生中的榜样,引领学生们内心那盏灯,让他们在社会中去发光发亮!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我要力争做一名无愧于人民的教师。
心得四:师德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们镇中心校根据市教局的统一部署,组织了全体教师在二小礼堂参加了师德教育,我们有幸听了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两位模范教师的优秀事迹的报告,随后几天里我们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收获,现我把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我认为即使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应当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把它理想化,神圣化,就像那些优秀的教师那样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不管是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还是万老师的工作汇报都提到了这一点,“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在生活中平凡的举动,却是伟大的师德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就像赵谦翔老师说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学生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