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 11-17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状况
(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求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这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但是,近些年针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占据绝大部分,如前所述,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要求乡镇财政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能够拨付的配套资金越多,乡镇财政可以申请到的专项转移支付也就越多。而那些财力较小,甚至无力拨付配套资金的乡镇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当然较少。于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乡镇财力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性”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扭转专项转移支付过多的局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可持续性,即连续性、长远性、稳定性,而不是间断的或大起大落的。由于在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乡镇中,企业大都为数不多,并且产品单一,市场价格变化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幅涨落,从而造成税收增减。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使得税收增长呈现刚性,于是为保持税收刚性,乡镇财政不惜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足税款。在税收任务仍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乡镇财政被迫通过加大乡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税。于是乡镇财政“寅吃卯粮”,加大了乡镇财政赤字,使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可持续性”要求乡镇干部从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过度追求税收增长,同时要减少财政负债。
心得二: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学工程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大,平时除了听同事、朋友说些农村见闻,对“三农”工作没怎么了解。前几年看到李昌平在给总理的信中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倒是想了解了解“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2010年,我和团县委的同志一同在乍洋乡水碓村“奔小康”,对“三农”工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今年,市里决定在全市抽调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又被抽调到乡村挂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了解“三农”工作。
我挂职的村是乡村,位于县西北部,北与交界,是个十分偏远的山村。通过一段时间在村里,与农民直接接触后,我对“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有感触。
让农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农业
虽然我县近年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人口和经济的来说,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县。发展好农业带头占全县人口80%的农民的富裕。从全国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对特哈来说更是如此。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是国计民生稳定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要面对诸多风险的产业,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还要面对市场风险,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面对的市场风险远比工业产品要高得多。谈起农业,大部分农民显得无奈。我县是个山区县,从农业的比较优势来说,易于实现机械化作业,需要规模经济的产业,我们是劣势,我们的优势应该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我们大力发展的药材、茶叶等。
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只能是走乍洋有机茶叶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农民自身如何发展这种高效农业?而情况就是由于这些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要求较高,品牌树立不易,这些企业不会贸然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其实很多农村的农民也盼望着能发展订单农业,但是却很难很难。虽然难,这却是特哈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特哈农业的出路。
从村的农业来看,效益不高,但是抛荒地与外出人口并不成比例,大部分农民在农忙时会回到村里种上粮食。之所以放不下这低效的农业,农民们谈起了外出打工的艰辛。由于所受教育不高,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劳动技能,只能是到建筑工地打打小工、踩三轮车,收入来源不稳定,他们要为自己留条后路。这也为我们服务农民指出了方向。
在村里与农民接触久了,深感农民纯朴、善良。原省政府副省长曾在村挂钩帮扶了5年,为村里修通了公路。至今村里的群众谈起来,还念着共产党好。一位老大爷说起潘副省长,直念着“那是个好官哪,下着那么大的雨,他还跑了那么远的山路到村里来。以前哪见过那么大的官到我们村里来,还到我们家里去,还帮我们建公路,好人哪!”说到中央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群众打心眼里高兴,都说党对农民好。农民都说“自古没有说还要交‘皇粮’的,现在中央关心农村,连这都不用交了,种粮还有补贴,还不会富裕,只能怪自己。”今年,村里的粮播面积扩大了60多亩。
村总共户人,其中户人外出经商、办厂、打工。其实,一般情况下住在村里的只有人,最少的时候只有多人。一些媒体曾经形容偏远的农村,剩下的是61、38、99部队,独缺54部队。其实在,连61、38部队也没有,留在村里的,用群众的话说,一类是老弱病残,一类是没本事的人。年青人不愿留在村里,也不愿回到村里,他们说的最现实的一件事是,回到村里连老婆也没得娶。他们现在最想的是,政府能有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在城关建房子。其实当前农村的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它是劳动力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也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如何引导好。
与农民接触久了,发现了一个农民看似矛盾的地方。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群众原来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受教育程度也不高,但是村民外出的很多,而且外出的户中有户在城关建了房子,说明他们大部分在外面过得不错。我们直觉上一般认为近郊的村子农民外出似乎更方便,但事实上近郊的如际头、下村等村的外出人口比例并不算高。而英山偏远的王社等村外出人口也很多。这只能归因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山区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饿死人,所以战乱之时,大家喜欢往山区跑。而易受自然灾害的地方,如浙南平阳等地的群众的忧患意识比较强。特哈人爱说“天下绝收,特哈半收”,安稳于饿不死,缺乏雄心,受外界刺激比较少,更容易安于现状。近郊村子的状况就是这样,自然、区位条件比较好,容易发点小财,也就更不愿放弃农业,缺乏创业所必需的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外出的人口中,有些自己搞剪刀厂,有些开店铺,有些更是到外地跑生意。虽然他们由于素质与机遇所限,还没产生什么大富翁,但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梨坑人身上学到点什么。
亟需扶持的农村
农民说起眼前之急,一般离不开“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民反映致富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当前电已经没问题,路、水、电视是他们关注比较多的。的确,到的路,1996年在副省长的支持下修建,由于长年失修,目前路况很差,多处路基塌方,窄的地方只能让吉普车勉强通过,路面坑坑洼洼,只要略有小雨,就无法通行。说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出来长了见识的村民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深知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村里修路等他们也愿意出钱。不过他们还是认为城乡二元格局比较明显,他们认为在城关,居民只有在自己住的巷子等硬化时才要出钱,道路建设等,全部由政府投入。他们也对近年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怀感激之情,但希望政府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再加大些投入,减少村里自筹资金的比例。今年政府加大农村公路硬化和人饮工程建设力度,群众很欢迎,他们也正积极集资,准备将路基再整修一下,争取明年硬化。
在了解情况中,村民还反映了“三怕”:一怕病灾,二怕野猪,三怕天灾。的确,现在农村返贫的人口当中,大约有10%是由于病灾引起的。而且由于现在医疗比较昂贵,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一般这个家庭就要返贫。群众认为这些人不是因为懒才穷,也就是不是他们认为“没得救”的人,他们很希望政府能有一些帮扶机制,让他们有重新发展的机会。对野猪,群众一般是恨,又无可奈何,现在对野猪不允许随便猎杀,农民也没有猎枪。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有关部门能统一组织一些猎杀行动,减少野猪数量,让农业少受点损失。怕天灾,不仅因为农业本身是一个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产业,而且因为现在许多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而包产到户后,组织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比较困难,特别是梨坑外出人口多,组织起来更加困难。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削弱了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除了“三怕”,他们还对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充满了迷茫。不知调什么,即使知道调什么,也不知如何调,就是当前大部分农村的情况。几年来,他们也尝试了一些新品种,如花菇等,但都没多少收益,或因市场、或因技术、或因没人收购。他们很希望政府在农产品销路是能有些更有力的服务。
心得三: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温总理向全国人大代表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能管用的好报告。报告数据详实,振奋人心。报告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说过去,讲现在,谈未来。报告既涉及到过去五年中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又毫无避讳工作中的不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学习报告无疑是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但我同时认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政治任务,也应该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和自觉行动。政治任务虽然是一种学习推动力,但相形之下,个人需求却比政治任务更具个人积极主动性。如果完全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来被迫完成,其学习成效就难免大打折扣。要使报告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关键在于从心里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与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幸福未来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充满热情而积极的自觉学习,才能学得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才能把报告化为自己的思想血肉,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怎么学习报告,才能不枯燥乏味,又事半功倍呢?我们知道,全国千千万万的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是报告的数据来源和基础,而这些工作经过提炼与升华后,成为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变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南。报告中涉及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我在天府镇农业中心的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将其比照起来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表是我作的一个粗略统计与对比。
全国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五年来,全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但是报告也坦诚的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上表可以看到,这五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目前存在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今后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报告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将继续摆在重要位置,是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认真学习领悟报告,让报告成为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为建设“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心得四: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前进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塑造高尚品质的必然。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一份子,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现与时俱进品格,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先锋,也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同时也影响到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与发挥。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永无止境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争做一名合格的学习型党员呢?本人通过农牧业局近年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党员活动的认真总结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启示:
一、党员学习要立足于本系统、本支部的特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各支部虽然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日规定了,但如果坚持不到位,落实不到家,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因而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本支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新学习模式,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点规范好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特别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要求、更新的思路,不断学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得,感到学习解渴管用,在工作实践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党员学习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争先锋、做表率
一是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二是要带头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做到为党分忧、勤政廉洁、为民奉献。三是带头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真正在思想上划清各种界限。四是带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去感召干部职工、感召农民群众,引领社会风尚。
三、党员学习应当树立良好的学风
一是要带头克服形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去学,扎扎实实地去学,刻苦认真地去学。二是带头克服实用主义。在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时候,绝不能从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出发去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要带头克服经验主义。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仅凭老经验办事,肯定会走弯路、犯错误。四是要带头克服教条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坚决克服照抄照搬的做法。
四、党员干部学习应做到“六个坚持”,确保学习效果
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牢固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以个体学习为基础,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工作创新能力,达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我认为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树立现代学习观。
一是坚持终身学习观。俗话说“过到老学到老”就是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农业经济时代以耕种为主题,一般只要求初中毕业文化,就能应付人生今后40年工作需要的简单知识技能;在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要求正常的高中、大专文化;而对目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将学习时间延伸为80岁,即“终身学习”,也就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活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知识,人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不断进步。
二是坚持“素质学习”观。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不是熟读和背诵理论、知识的原文句章。学习已不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信息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做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走样,才能抵挡住不良风气的诱惑不偏向,也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三是坚持“自主学习”观。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党员干部不是迫于外界和组织的压力而学习,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一种强烈的要求和渴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是坚持“科学学习”观。在真正懂得学习的本质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规律性,学习借鉴古人和他人的学习方法,变“死读书”为“会读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坚持“实践学习”观。社会是个大课堂,不断地向实践学习,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工作也是学习的途径,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反对条条主义、本本主义,学以致用,反对那种“读死书”学习。
六是坚持“创新学习”观。我在倡导“学习”的同时,更侧重于“创新”。通过学习吸取先进成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新思维、新知识、新见解,只有创新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归宿。
目前,举国上下都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的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我更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投入到本单位的学习创建活动中,积极率先垂范,争做学习型党员,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学习和实践双丰收,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得到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好评,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认同。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状况
(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求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这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但是,近些年针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占据绝大部分,如前所述,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要求乡镇财政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能够拨付的配套资金越多,乡镇财政可以申请到的专项转移支付也就越多。而那些财力较小,甚至无力拨付配套资金的乡镇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当然较少。于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乡镇财力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性”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扭转专项转移支付过多的局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可持续性,即连续性、长远性、稳定性,而不是间断的或大起大落的。由于在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乡镇中,企业大都为数不多,并且产品单一,市场价格变化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幅涨落,从而造成税收增减。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使得税收增长呈现刚性,于是为保持税收刚性,乡镇财政不惜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足税款。在税收任务仍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乡镇财政被迫通过加大乡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税。于是乡镇财政“寅吃卯粮”,加大了乡镇财政赤字,使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可持续性”要求乡镇干部从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过度追求税收增长,同时要减少财政负债。
心得二: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学工程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大,平时除了听同事、朋友说些农村见闻,对“三农”工作没怎么了解。前几年看到李昌平在给总理的信中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倒是想了解了解“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2010年,我和团县委的同志一同在乍洋乡水碓村“奔小康”,对“三农”工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今年,市里决定在全市抽调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又被抽调到乡村挂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了解“三农”工作。
我挂职的村是乡村,位于县西北部,北与交界,是个十分偏远的山村。通过一段时间在村里,与农民直接接触后,我对“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有感触。
让农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农业
虽然我县近年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人口和经济的来说,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县。发展好农业带头占全县人口80%的农民的富裕。从全国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对特哈来说更是如此。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是国计民生稳定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要面对诸多风险的产业,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还要面对市场风险,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面对的市场风险远比工业产品要高得多。谈起农业,大部分农民显得无奈。我县是个山区县,从农业的比较优势来说,易于实现机械化作业,需要规模经济的产业,我们是劣势,我们的优势应该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我们大力发展的药材、茶叶等。
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只能是走乍洋有机茶叶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农民自身如何发展这种高效农业?而情况就是由于这些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要求较高,品牌树立不易,这些企业不会贸然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其实很多农村的农民也盼望着能发展订单农业,但是却很难很难。虽然难,这却是特哈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特哈农业的出路。
从村的农业来看,效益不高,但是抛荒地与外出人口并不成比例,大部分农民在农忙时会回到村里种上粮食。之所以放不下这低效的农业,农民们谈起了外出打工的艰辛。由于所受教育不高,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劳动技能,只能是到建筑工地打打小工、踩三轮车,收入来源不稳定,他们要为自己留条后路。这也为我们服务农民指出了方向。
在村里与农民接触久了,深感农民纯朴、善良。原省政府副省长曾在村挂钩帮扶了5年,为村里修通了公路。至今村里的群众谈起来,还念着共产党好。一位老大爷说起潘副省长,直念着“那是个好官哪,下着那么大的雨,他还跑了那么远的山路到村里来。以前哪见过那么大的官到我们村里来,还到我们家里去,还帮我们建公路,好人哪!”说到中央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群众打心眼里高兴,都说党对农民好。农民都说“自古没有说还要交‘皇粮’的,现在中央关心农村,连这都不用交了,种粮还有补贴,还不会富裕,只能怪自己。”今年,村里的粮播面积扩大了60多亩。
村总共户人,其中户人外出经商、办厂、打工。其实,一般情况下住在村里的只有人,最少的时候只有多人。一些媒体曾经形容偏远的农村,剩下的是61、38、99部队,独缺54部队。其实在,连61、38部队也没有,留在村里的,用群众的话说,一类是老弱病残,一类是没本事的人。年青人不愿留在村里,也不愿回到村里,他们说的最现实的一件事是,回到村里连老婆也没得娶。他们现在最想的是,政府能有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在城关建房子。其实当前农村的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它是劳动力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也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如何引导好。
与农民接触久了,发现了一个农民看似矛盾的地方。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群众原来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受教育程度也不高,但是村民外出的很多,而且外出的户中有户在城关建了房子,说明他们大部分在外面过得不错。我们直觉上一般认为近郊的村子农民外出似乎更方便,但事实上近郊的如际头、下村等村的外出人口比例并不算高。而英山偏远的王社等村外出人口也很多。这只能归因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山区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饿死人,所以战乱之时,大家喜欢往山区跑。而易受自然灾害的地方,如浙南平阳等地的群众的忧患意识比较强。特哈人爱说“天下绝收,特哈半收”,安稳于饿不死,缺乏雄心,受外界刺激比较少,更容易安于现状。近郊村子的状况就是这样,自然、区位条件比较好,容易发点小财,也就更不愿放弃农业,缺乏创业所必需的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外出的人口中,有些自己搞剪刀厂,有些开店铺,有些更是到外地跑生意。虽然他们由于素质与机遇所限,还没产生什么大富翁,但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梨坑人身上学到点什么。
亟需扶持的农村
农民说起眼前之急,一般离不开“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民反映致富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当前电已经没问题,路、水、电视是他们关注比较多的。的确,到的路,1996年在副省长的支持下修建,由于长年失修,目前路况很差,多处路基塌方,窄的地方只能让吉普车勉强通过,路面坑坑洼洼,只要略有小雨,就无法通行。说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出来长了见识的村民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深知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村里修路等他们也愿意出钱。不过他们还是认为城乡二元格局比较明显,他们认为在城关,居民只有在自己住的巷子等硬化时才要出钱,道路建设等,全部由政府投入。他们也对近年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怀感激之情,但希望政府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再加大些投入,减少村里自筹资金的比例。今年政府加大农村公路硬化和人饮工程建设力度,群众很欢迎,他们也正积极集资,准备将路基再整修一下,争取明年硬化。
在了解情况中,村民还反映了“三怕”:一怕病灾,二怕野猪,三怕天灾。的确,现在农村返贫的人口当中,大约有10%是由于病灾引起的。而且由于现在医疗比较昂贵,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一般这个家庭就要返贫。群众认为这些人不是因为懒才穷,也就是不是他们认为“没得救”的人,他们很希望政府能有一些帮扶机制,让他们有重新发展的机会。对野猪,群众一般是恨,又无可奈何,现在对野猪不允许随便猎杀,农民也没有猎枪。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有关部门能统一组织一些猎杀行动,减少野猪数量,让农业少受点损失。怕天灾,不仅因为农业本身是一个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产业,而且因为现在许多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而包产到户后,组织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比较困难,特别是梨坑外出人口多,组织起来更加困难。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削弱了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除了“三怕”,他们还对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充满了迷茫。不知调什么,即使知道调什么,也不知如何调,就是当前大部分农村的情况。几年来,他们也尝试了一些新品种,如花菇等,但都没多少收益,或因市场、或因技术、或因没人收购。他们很希望政府在农产品销路是能有些更有力的服务。
心得三: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温总理向全国人大代表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能管用的好报告。报告数据详实,振奋人心。报告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说过去,讲现在,谈未来。报告既涉及到过去五年中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又毫无避讳工作中的不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学习报告无疑是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但我同时认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政治任务,也应该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和自觉行动。政治任务虽然是一种学习推动力,但相形之下,个人需求却比政治任务更具个人积极主动性。如果完全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来被迫完成,其学习成效就难免大打折扣。要使报告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关键在于从心里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与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幸福未来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充满热情而积极的自觉学习,才能学得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才能把报告化为自己的思想血肉,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怎么学习报告,才能不枯燥乏味,又事半功倍呢?我们知道,全国千千万万的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是报告的数据来源和基础,而这些工作经过提炼与升华后,成为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变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南。报告中涉及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我在天府镇农业中心的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将其比照起来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表是我作的一个粗略统计与对比。
全国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五年来,全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但是报告也坦诚的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上表可以看到,这五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目前存在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今后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报告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将继续摆在重要位置,是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认真学习领悟报告,让报告成为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为建设“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心得四: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前进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塑造高尚品质的必然。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一份子,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现与时俱进品格,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先锋,也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同时也影响到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与发挥。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永无止境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争做一名合格的学习型党员呢?本人通过农牧业局近年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党员活动的认真总结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启示:
一、党员学习要立足于本系统、本支部的特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各支部虽然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日规定了,但如果坚持不到位,落实不到家,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因而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本支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新学习模式,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点规范好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特别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要求、更新的思路,不断学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得,感到学习解渴管用,在工作实践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党员学习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争先锋、做表率
一是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二是要带头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做到为党分忧、勤政廉洁、为民奉献。三是带头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真正在思想上划清各种界限。四是带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去感召干部职工、感召农民群众,引领社会风尚。
三、党员学习应当树立良好的学风
一是要带头克服形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去学,扎扎实实地去学,刻苦认真地去学。二是带头克服实用主义。在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时候,绝不能从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出发去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要带头克服经验主义。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仅凭老经验办事,肯定会走弯路、犯错误。四是要带头克服教条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坚决克服照抄照搬的做法。
四、党员干部学习应做到“六个坚持”,确保学习效果
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牢固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以个体学习为基础,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工作创新能力,达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我认为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树立现代学习观。
一是坚持终身学习观。俗话说“过到老学到老”就是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农业经济时代以耕种为主题,一般只要求初中毕业文化,就能应付人生今后40年工作需要的简单知识技能;在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要求正常的高中、大专文化;而对目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将学习时间延伸为80岁,即“终身学习”,也就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活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知识,人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不断进步。
二是坚持“素质学习”观。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不是熟读和背诵理论、知识的原文句章。学习已不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信息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做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走样,才能抵挡住不良风气的诱惑不偏向,也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三是坚持“自主学习”观。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党员干部不是迫于外界和组织的压力而学习,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一种强烈的要求和渴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是坚持“科学学习”观。在真正懂得学习的本质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规律性,学习借鉴古人和他人的学习方法,变“死读书”为“会读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坚持“实践学习”观。社会是个大课堂,不断地向实践学习,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工作也是学习的途径,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反对条条主义、本本主义,学以致用,反对那种“读死书”学习。
六是坚持“创新学习”观。我在倡导“学习”的同时,更侧重于“创新”。通过学习吸取先进成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新思维、新知识、新见解,只有创新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归宿。
目前,举国上下都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的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我更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投入到本单位的学习创建活动中,积极率先垂范,争做学习型党员,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学习和实践双丰收,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得到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好评,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