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时间: 10-09
栏目:反思
反思一: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以前的月考分析会,都是我批评别人,本次我看还是作自我批评吧。
敢于正视这么惨淡的平均分,敢于正视这么淋漓的高分档,还敢于在这里开会,凭着以上三点,我基本上符合鲁迅先生的“猛士”的标准!这几年来,一直信奉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坚持走“轻负高质”之路,但发现结果是“轻负低质”,考试后,别说学生,自己的压力都感到很大,变成了“高负低质”,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会不会“高负高质”,但凭着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我是走不上这条路的。
本次月考,十二个班级,有十个平均分达到90分及以上,而我所任教的三班和四班才84和82分,和校平均分整整差8分;从高分档来看,我们两个班90分以上人数才29人和30人,而其它各班基本上都超过了50人,甚至还有两个班超过了60人,一班的满分竟然达到了27人;从低分档人数看,70分以下我的两个班分别是9人和11人,其它各班至多只有5人,大都是2,3人的样子,象一班,只有一人,全班倒数第二名就有76分。如此差距,我所教的两个班与其它班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好象是进入世界杯决赛的西班牙队,而我的两个班如同中国队。
当然考试的目的是找差距,找信心,我花了一个下午,把全班的出错作了一个统计,我对本次月考作如下的分析:
(1)复习不及时。本次月考,我跟本没有复习,一直都在上新课。这事实上其它老师也是如此,但是她们做得比我好,在新课期间可能间或发发以前的讲义,把以前的内容重温一下,而我则完全没有,这样学生确实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这从第10,16,20,22这几题的高失率可以看出,特别是第10题,和讲义上的差不多,但是我没做;第22题,在上个学期都做烂了,本学期的讲义上也有,我还是没做。对此我感到这可能是今后考试成绩的增长点;
(2)课堂上信马由僵,对教辅的见解偏执已见。比如在第五章中的《命题与定理》这节课,比较难上,结果备课设计时,更注重的是数学常识的拓展,如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评,可能这节课是可以的,我自己也比较满意,但恰恰把本节课的重点——把命题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淡化了,我认为这个东西简单,结果学生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表现在第14题。(后来我在分析试题时,补上了这块内容。命题就是判断,“那么”部分就是“相等,互余,互补或平行”等判断语句,这样一来,“如果”部分就是把概念——定语从句,改写成陈述句即可。如“对顶角相等”,那么部分应当是“相等”,如果部分就是“对顶角”,所以最后得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另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里,出现了点的轴对称,我认为这块内容应当在初二时的内容,当前没有必要专门就此内容加深,但不幸的是,各类教辅里都出现这类题,我不理,可不想本次考试也出现这类题,如13(1),结果又是一个高失分。
(3)作业要求不严格,一般待之,许多学生仅是蒙骗过关。关于教辅的应用,我是在作业本的基础上,选出与作业不重复的题目做一做,并且也不批改,一般都是借周三的一节课,在课内把五六节的内容集体核对答案,若学生有需要,稍作点评。显然,可能学生认为老师反正不检查,有些学生不做,或者了草做,在讲解时,又随大流,认为自己会,以至于25题以前的许多基础题目保持较高的失分率,而这些题在课堂上或者在作业上是反复出现的。
(4)对几何书写要求不严格。以往学习中,几何入门书写是一个难点,人件相当头痛的事,所以我认为这如同小孩子学走路,让他走吧,不要过多的干涉,否则他们是不会走路的。所以不象其它老师对学生要求这样严格,三班四班学生的几何书写能力与各班有一定差距,恰巧本次第26题有两个几何书写,计8分,两个班就是会做的学生在书写上吃了大亏,至少都扣了4——6分。
(5)对学生估计过高,难题没有讲透,也没有重复。如第25(3)题,这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问题,我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方法——用一个最小的矩形去覆盖它即可,我认为这可是“屠龙刀”,杀初一的几个“鸡”一样的题目是绰绰有余的,可不想两个班里还有超过去1/3的学生不会用这个方法,再加上反复地不多,这类题目我也没有系统讲过,难怪学生出问题;另外如第26题,我早就猜到本次只能以此题压轴,新课上讲过,作业里出现过,但可能都没有讲透,学生还是出问题了。
应当讲,失败的原因很多,本次考试给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我坚信,到期末考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反思二: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一、总体情况:
本次命题遵循新一轮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试题面向每一个学生,体现出数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特别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体现了“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
二、试卷特点评析:
1、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数学的核心内容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发展能力、提高素养的重要载体。试卷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试题基础性较强,知识层面考查较低,主要想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试题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另外,教材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命题立足于教材,体现了对考生公平公正的的基本原则。全卷一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试题能从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引导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
2、创设探索思考空间,考查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试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让经历观察、操作、确认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理试题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和综合性,通过学生的识图、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注重实际背景,考查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世界,命制情境新颖、背景公平的数学应用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认识世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题材取自学生熟悉的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灵活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反映出数学来源于社会现实又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基本事实,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
4、注重数学活动,考查过程性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数学教学就是一个过程教学,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对数学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答题片面,不够准确。
2、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得过死,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维性。
3、部分学生的用数学的意识较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需提高。
四、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注重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加强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动学生尝试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五、命题改进:
继续进行命题研究,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 下的目标测量与评价,实现由经验性命题向科学性命题的转化,使命题为教学服务,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反思三: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开学一个多月了,10月10日进行了七年级数学月考,考试批阅后,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本次月考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现对这次考试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不足之处是:(1)计算不过关,六道计算题错误率高,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法则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对计算的方法缺乏灵活性:(2)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3)不能够认真审题。(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出现重大危机。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
以前的月考分析会,都是我批评别人,本次我看还是作自我批评吧。
敢于正视这么惨淡的平均分,敢于正视这么淋漓的高分档,还敢于在这里开会,凭着以上三点,我基本上符合鲁迅先生的“猛士”的标准!这几年来,一直信奉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坚持走“轻负高质”之路,但发现结果是“轻负低质”,考试后,别说学生,自己的压力都感到很大,变成了“高负低质”,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会不会“高负高质”,但凭着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我是走不上这条路的。
本次月考,十二个班级,有十个平均分达到90分及以上,而我所任教的三班和四班才84和82分,和校平均分整整差8分;从高分档来看,我们两个班90分以上人数才29人和30人,而其它各班基本上都超过了50人,甚至还有两个班超过了60人,一班的满分竟然达到了27人;从低分档人数看,70分以下我的两个班分别是9人和11人,其它各班至多只有5人,大都是2,3人的样子,象一班,只有一人,全班倒数第二名就有76分。如此差距,我所教的两个班与其它班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好象是进入世界杯决赛的西班牙队,而我的两个班如同中国队。
当然考试的目的是找差距,找信心,我花了一个下午,把全班的出错作了一个统计,我对本次月考作如下的分析:
(1)复习不及时。本次月考,我跟本没有复习,一直都在上新课。这事实上其它老师也是如此,但是她们做得比我好,在新课期间可能间或发发以前的讲义,把以前的内容重温一下,而我则完全没有,这样学生确实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这从第10,16,20,22这几题的高失率可以看出,特别是第10题,和讲义上的差不多,但是我没做;第22题,在上个学期都做烂了,本学期的讲义上也有,我还是没做。对此我感到这可能是今后考试成绩的增长点;
(2)课堂上信马由僵,对教辅的见解偏执已见。比如在第五章中的《命题与定理》这节课,比较难上,结果备课设计时,更注重的是数学常识的拓展,如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评,可能这节课是可以的,我自己也比较满意,但恰恰把本节课的重点——把命题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淡化了,我认为这个东西简单,结果学生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表现在第14题。(后来我在分析试题时,补上了这块内容。命题就是判断,“那么”部分就是“相等,互余,互补或平行”等判断语句,这样一来,“如果”部分就是把概念——定语从句,改写成陈述句即可。如“对顶角相等”,那么部分应当是“相等”,如果部分就是“对顶角”,所以最后得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另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里,出现了点的轴对称,我认为这块内容应当在初二时的内容,当前没有必要专门就此内容加深,但不幸的是,各类教辅里都出现这类题,我不理,可不想本次考试也出现这类题,如13(1),结果又是一个高失分。
(3)作业要求不严格,一般待之,许多学生仅是蒙骗过关。关于教辅的应用,我是在作业本的基础上,选出与作业不重复的题目做一做,并且也不批改,一般都是借周三的一节课,在课内把五六节的内容集体核对答案,若学生有需要,稍作点评。显然,可能学生认为老师反正不检查,有些学生不做,或者了草做,在讲解时,又随大流,认为自己会,以至于25题以前的许多基础题目保持较高的失分率,而这些题在课堂上或者在作业上是反复出现的。
(4)对几何书写要求不严格。以往学习中,几何入门书写是一个难点,人件相当头痛的事,所以我认为这如同小孩子学走路,让他走吧,不要过多的干涉,否则他们是不会走路的。所以不象其它老师对学生要求这样严格,三班四班学生的几何书写能力与各班有一定差距,恰巧本次第26题有两个几何书写,计8分,两个班就是会做的学生在书写上吃了大亏,至少都扣了4——6分。
(5)对学生估计过高,难题没有讲透,也没有重复。如第25(3)题,这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问题,我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方法——用一个最小的矩形去覆盖它即可,我认为这可是“屠龙刀”,杀初一的几个“鸡”一样的题目是绰绰有余的,可不想两个班里还有超过去1/3的学生不会用这个方法,再加上反复地不多,这类题目我也没有系统讲过,难怪学生出问题;另外如第26题,我早就猜到本次只能以此题压轴,新课上讲过,作业里出现过,但可能都没有讲透,学生还是出问题了。
应当讲,失败的原因很多,本次考试给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我坚信,到期末考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反思二: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一、总体情况:
本次命题遵循新一轮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试题面向每一个学生,体现出数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特别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体现了“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
二、试卷特点评析:
1、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数学的核心内容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发展能力、提高素养的重要载体。试卷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试题基础性较强,知识层面考查较低,主要想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试题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另外,教材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命题立足于教材,体现了对考生公平公正的的基本原则。全卷一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试题能从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引导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
2、创设探索思考空间,考查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试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让经历观察、操作、确认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理试题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和综合性,通过学生的识图、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注重实际背景,考查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世界,命制情境新颖、背景公平的数学应用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认识世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题材取自学生熟悉的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灵活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反映出数学来源于社会现实又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基本事实,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
4、注重数学活动,考查过程性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数学教学就是一个过程教学,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对数学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答题片面,不够准确。
2、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得过死,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维性。
3、部分学生的用数学的意识较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需提高。
四、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注重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加强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动学生尝试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五、命题改进:
继续进行命题研究,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 下的目标测量与评价,实现由经验性命题向科学性命题的转化,使命题为教学服务,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反思三: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开学一个多月了,10月10日进行了七年级数学月考,考试批阅后,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本次月考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现对这次考试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不足之处是:(1)计算不过关,六道计算题错误率高,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法则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对计算的方法缺乏灵活性:(2)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3)不能够认真审题。(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出现重大危机。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