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学习正能量读后感(2)

时间: 08-08 栏目:话题作文
帮助我,我直接走上去,微笑,然后说话。事情就变得顺其自然了。就像我没有交往恐惧症那样做事,我就真的不觉得恐惧了,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强化了我的“正能量”。不知道是不是我才开始实践一些小事,才感觉这个方法很有效,至少我的观念被改变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说,我心情不好,不想做事了。
    如果行为上改变的多一点,我们的正能量会更多一点。
  我们是不想起床才赖床吗?至少我是赖在床上才不想起床的,只要我起来了,就觉得起来做事真好!
  我是不想念朋友,不想与朋友联系才不打电话给她们吗?其实我是很久没有打电话给她们,觉得不知道说什么,才一直想念着她们却不给她们打电话。
  从来都被告知交流知识可以获得更多,我却很少与师长交流。我是因为恐惧才不与他人交流吗?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和蔼可亲,并不会给人恐惧的感觉。其实是我一直不与他们交流,渐渐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说话,从而产生了交往恐惧。
  詹姆斯说:“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的像是你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作者将这一简单而强大的主张表述为“表现”原理。我最近也在试着实践这句话。
  这就和我们一直说的GTD差不多,不要瞻前顾后,自我怀疑,只要去做。如果不想赖床,那就好像自己从不赖床那样,闹钟响了就坐起来穿衣服,告诉自己我一向按时起床的。如果害怕与人交往,那就表现的自己很活泼与外向,见到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寒暄两句,就像平时一直都是这样的。
  我向来就胆小,对未知的事情有担忧与恐惧。我一直认为,控制情绪的唯一力量是个人的自控力,是意识的东西,原来身体行为这一外在的东西也很重要。我因为要写毕业论文的缘故,这两天在做问卷调查,其实早就该做了,我自己一直觉得很麻烦一直在拖。我最怕与不认识的人打交道。但是,当我不去想他会不会答应帮助我,我直接走上去,微笑,然后说话。事情就变得顺其自然了。就像我没有交往恐惧症那样做事,我就真的不觉得恐惧了,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强化了我的“正能量”。不知道是不是我才开始实践一些小事,才感觉这个方法很有效,至少我的观念被改变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说,我心情不好,不想做事了。


学习正能量读后感范文六:动起来,拥抱正能量

  关注《正能量》这本书,起初是因为它的名字。不清楚是书名成就了这本书,还是这本书掀起了一股“正能量”的热潮,总之“正能量”已经悄悄地成为了年度热词。
  什么是正能量?书中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正能量探寻之旅。从带着好奇的心情捧读此书,到对“表现原理”的神奇感到怀疑,再到被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所吸引,尝试跟着做一些练习,发现好象真能发生一些改变。当然,我并没有照作者的话把这本精美的书撕烂。中华励志网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每一个作者的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所谓的“表现原理”可能是我们听上去更耳熟的“心理暗示”的另一种叫法。我们不必拘泥于行为和情绪到底谁在决定谁,更不用考证“表现原理”是否真的无所不能。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简单的理念激发产生了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不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方式,而需要我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
  能量有正负。表现出一种情绪不仅仅能影响我们的情绪,更能直接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催生不同的能量。而只有愉悦的、提振人心的情绪,才能激发出正能量,给予我们希望,成为促使我们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源泉。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家庭、组织、社会同样需要正能量,否则也会变得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混乱不堪。每个人都是这些有机体中最基础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有机体才能保持生机勃勃。正能量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激发和积累正能量,才能像催化剂一样使整个社会都变得快乐起来,充满正能量!
  行胜于言。“表现原理”的魅力在于行动。我们要做自己行动的“老板”而不是“观察者”。收紧肌肉,你就会立马感到意志力;挤出微笑,你就会感到快乐;站直了,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每个人需要作出的改变不尽相同,正如詹姆斯所说的一样:“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仿佛你已经拥有了它一样。”或许,我们要作出的不只是身体语言的改变,更包括一些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着手解决那项难缠的工作,或是出去进行体育锻炼,或是回家陪父母吃一顿晚饭,或是计划一次长途旅行。不管是什么,今天就开始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吧,哪怕只是从一个微笑开始!
  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也应该如此。


学习正能量读后感范文七:传递求真务实的正能量
 
  会风是党风的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领导践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主旨,从细节入手,全力治理会风顽疾,传递了转变作风的正能量,以自觉的行动为各地树立了明确的标杆。各级领导干部当务之急是闻风而动、身体力行,将改进会风融入当前总结、会议和检查等各项工作之中,把中央会风“求真务实”的正能量层层传递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去,营造出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环境和良好社会风气。
  毋庸置疑,当前会风不正,会议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茫茫的“会海”隔断了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交流的渠道,充斥着空话、套话、假话、无用话的长篇大论掠夺了倾听者的精力,浪费了行政资源。长此以往,不良风气蔓延,执政能力受损。
  会风体现作风,作风决定形象,只有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变会风才能使徜徉在“会海”的领导干部空出更多的时间、腾出更多的精力脚踏实地地迈向基层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实利。“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转变会风不是简单地喊喊口号、做做承诺、定定制度,更不是有了制度就可以放松或放弃监督。“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监督检查要一以贯之。要通过宣传报道,让公众了解精简会议、转变会风的要求和制度,要制定监督检查的措施,让自上而下的“会风转变”时时处处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只有切实转变观念,加强监督检查,才能真正传递求真务实的正能量,让讲话不以长短看态度、会议不以规格看重视程度、检查不以“礼”数周到为热情标准。当前,总结、各种会议、检查蜂拥而至,也是改变会风的良好契机。可以预见,自上而下的会风转变,会让照本宣科念稿子行不通,让浅尝辄止不思考行不通,让循规蹈矩干工作行不通。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