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2)

时间: 08-27 栏目:心得体会
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没有看明白自己的文化根本,所以也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国走了不少的弯路。现在的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一点物质条件,应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一下历史和中国文化了,不要走向极端,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西方化?都应研究它们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这样才能认清其根本。世界上没有绝对好坏的事物,只有是否适合的事物。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也要清楚自己的文化的根本是什么?正如中医和西医理论一样,不能对立起来,只有将中西医统一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中国不同的地区,为什么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就是环境不一样,这就说明人类和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性。其实,中西文化的影响也有类似的道理,中国祖先的“天人合一”养生道理,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什么?很多中国人没有看清楚其本质就乱下结论。比如,很多中国人以为信佛就是烧香,而一些知识分子自己不去了解佛法的本质,看到“烧香”就以为这就是信佛。我们要对佛法下一个结论时,就应先了解佛法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方舟子从自己一次吃中药出了问题,看到民间一部分中医欺骗性事情存在,就错误地认为中医不科学,这种态度和想法本身就是一叶障目,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生活和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透过中国文化的智慧来解释。我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感觉自己不再受到所谓“学者”的引导,有了自己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中国文化的根本是“道德”,人类的一切都要以道德为中心,其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类生存的补充,离开了道德,人类和动物就没有区别,中国文化的根本正在于此,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华都在于此。当然,道德说起来是非常空洞的,但中国的祖先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不只是嘴上说道德,而是用身体和心灵来验证。所以说,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不说的,而是实证的,佛祖说“吾佛妙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说”,这里面的境界包括大爱的精神,当然是无法用语言说得清的。现在社会的根本问题,不是有些精英所说的“民主和法制”问题,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根本问题是在于道德的沦落,中国要想真正让世界信服,在于道德的重建和修复。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外交方面等。作为一名中国人,与其去说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如用行动先改变自己,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水平,然后才可以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说些空洞的理论,无法让人信服,也无法去改变他们的心态。只有先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用实际行动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行为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冷漠,然后才能使他们接受道德的观念和思想。否则,他们会认为道德是假的,是虚伪的,只有让他们先“眼见为实”,他们才会相信世界上还有道德存在。我不是什么伟人,我只是用平凡的行动和思想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不少我所接触的人。中国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你就能吸引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通过有道德修养的行为,改变周围的有良知潜力的人。一个社会的改变,是通过一少部分人群的改变再到一个大人群的改变,最后到整个社会的改变。我们佛法修行的人在一起谈论道德时,感觉到很快乐,那些有钱的人在谈论物质享受时可能会很快乐,但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到底谁最快乐呢?我的人生体验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也在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打开了自己的智慧之门,同时也让我看清了生命的本质,体验到了生命的真正快乐。人生的命运用中国文化来解释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是从读书开始,从后往前推的,易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助自助者”,人要相信命运有一
    部分是先天注定的,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去改变的。与其说一些空洞的救世论,还不如做一件让人看得到的实事,我奉劝信力健先生,与其在凤凰网上发表一些没有见识的文章,还不如将精力和财富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或是办一些启发青年思想的实事上。


篇五: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