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回声作文600字
篇一:静听回声
生活总是嘈杂,世界总是喧嚣,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沉寂,我们埋怨过苍天的无语……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历史的声音始终在天地间回荡,苍天的耳语始终在耳边徘徊,只是我们的双耳无法聆听。
中国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度,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华夏民族,我们曾拥有最顶尖的科技,我们曾拥有最辽阔的土地,我们曾拥有最繁华的街市……但历史在为我们哭泣,为华夏土地上燃起的熊熊战火而慨叹!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毁于一旦,日本侵华十数年……美丽的神州大地,被瓜分得七零八落。历史发出了最深切的呐喊:“奋发吧,华夏儿女们!落后就会挨打,悲剧不可重演!”是啊,华夏大地饱受苦难,若再不振作,实为悲夫!
自人们便叹曰:“天若有情天亦老,故而苍天无语亦无情。”科举落第,考生指天骂曰:“苍天无眼!”遂直奔黄泉。有情难聚,又对天大喊:“苍天无情!”遂化作双蝶。壮志未酬,不禁仰天长叹:“天要亡我,实为苍天之过!”遂舍生取义。静静聆听,苍天在申诉:“非吾之过,实为尔等凡夫俗子之过!考生落第,怪其用功太少生不逢时。有情难聚,怪其思想封建,愚昧不堪。壮志未酬,怪其无雄才大略,技不如人,岂可皆推于吾身?”是啊,人生坎坷,岂可皆归罪于人?君子求诸于己,小人求诸于人!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语,并非我们双耳不聪,而是我们已习惯于尘世的喧嚣,难以静静聆听。其实,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时,耳边又必将听到另一番回声。
篇二:静听回声
一直喜欢这首歌:“我怀念从前,总是看得简单,不问不怕不倦……”只是听着听着,就会不自觉地回想从前——那段好象永远不会离去却早已不在我身边的时光。
我不敢回忆过去,我怕。
我怕那些风铃儿似的笑声会让我忍不住大哭一场;我怕那些藏在糖盒子里的鹅卵石会让我呆在原地,不想再往前走。我那段差点被遗忘的美好时光就如我面前这杯绿茶,看起来拥有最清新的颜色,闻起来有最沁人心脾的香味,呷下一口却尝到了浓得化不开的苦,一直渗到心里去。
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我怀念门前那条清澈的大河。每年七月三十的晚上,一整条大街的人都会为土地公公过生日。而那个调皮的饿,也曾不止一次把香插在泡沫上围成五角星的形状,把它们轻轻搁在水面上,任它们和着轻柔的水声漂向幻想中充满五彩石和七色花的地方。而那条大河,也只留在了过去,和我的过去一样,再也不能够回到从前。我只能用一种叫做“惆怅”的心情悼念它。
我怀念我家围墙后面那个寂寞的篮球场。每个秋天——每个凉风习习、落叶飞舞的秋天,总有个不乖的小孩儿笨笨地爬上一棵矮矮的桂花树,折几枝冒满桂花的树枝,再纵身跃下,如获至宝般欢快地跑回家。
也总能在每个不下雨的傍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肉肉的双手抱着一个破旧的篮球。她双手往上用力一抛,它擦过锈迹斑斑、摇摇欲坠的篮框,重重地砸在水泥地上,又向上弹起,落下。啪,啪,啪……慢慢静止。那片散落在地上的桂花,那辆笨重的板车,那个专心致志地吹着蒲公英花絮的小女孩儿,在我的视线里都慢慢消失,和那个牛皮篮球一起留在了记忆的角落里。
曾经一味地迷恋拍照、录音——也许现在仍旧如此——只是为了替记忆留下一些可以供我在闲暇时候细细品位的片段。但只局限于回忆了,不是吗?人总是要前进的,无论自己对眼前的事物有多么恋恋不舍,到最后还是要和它们说再见的——或许还能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所谓无可奈何。
那么,走吧,携着记忆上路,只是当心宁静下来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静听回声。
篇三:静听回声
徘徊在江南小镇温存婉约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细的雨丝,落在润润的泥土之中,小河上泛起一圈又一圈无尽的涟漪,乌篷船静静地漂着,满载江南人家湿湿的愿望。偶然步入了一条小巷,绵长,悠远,猛然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他是否就在这样的雨巷里邂逅丁香般的女子。倏地记起,故乡也有这样的一条条小巷。
故乡的小巷不像江南小巷那样轻盈灵动,多了几分沉稳与庄重,也不像江南小巷那样曲回百折,而是笔挺正规,就像北方人的性子,豪放不羁。只是它们一样的悠长,究竟通向何方?是否是游子的心房。
我对世界最初的感觉就萌发在故乡的小巷。四五岁时,会拿一支粉笔,在小巷两旁的墙壁上随意涂鸦,画出孩子眼中的世界,大人们笑着摇摇头,我却乐在其中,追寻光影下藏着的世界。
我对人生的认识也是由于故乡的小巷。晴朗的夏日傍晚,搬一个小马扎,静静地坐在小巷中,嗅着小巷散发的浓厚古老的气息,看着袅袅炊烟悠悠地融入蓝天,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偶尔,我也会沿着小巷走下去,用脚轻轻抚触已被岁月打磨圆滑的地砖,用手静静地摸着被时间风化的墙壁,那一刻,心中便充满了远古的幻想,人生也就在小巷的尽头明朗起来。
一条小巷,也让我体悟了人文的美。一个清新的早晨,跑去打开院门,恰好遇到对门的张大爷也来开门,相视一笑,彼此道一声早上好,一天也会很温馨,逢年过节,家家挂出了一对大红灯笼,红得耀眼,映红了古朴的小巷。这时,你给我一个梨,我给你几个李子,大家说说笑笑,谈天说地,这时,小巷上空回响着动听的欢笑,久久不肯散去。
故乡的小巷,你是我性格的发源,你是我永远的珍藏!故乡,纵然我一生踏遍万水千山,却永远走不出你的怀抱,我在你的视线里,我在你的航程里!
我这才明白游子思故乡的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依托与归宿。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离故乡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也就越深,这种思念刺得心口生疼,越久,越难以愈合。
离得故乡久了,故乡的记忆便也会模糊起来。在一个明朗的日子,好好想想故乡,那里有你的泪水与欢笑,有你的根。
就如现在的我一般,静听小巷的回声……
篇四:静听回声
空荡的夜,只剩寂寞。秋风又起,轻轻地撩起窗纱,又慢慢地放下了。时至秋日,人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愁,是道不尽的,就像月亮一样,怎样看都不能清晰地看到它的边界。
朦胧中,仿佛是听到了一首歌。我惊起,走近窗口,终于确认了歌的名字。几年前,我非常地喜欢这首歌。几年后的今天,它如何历经风雨再次被唱起?心猛地颤了一下,思绪伴着秋风飘回到从前。
家,一直是温馨的。家人,总是我心里最深处的温暖。最爱吃的,是奶奶包的饺子;最爱穿的,是妈妈织的毛衣;最喜欢听的歌,是爸爸随意创作的“生活歌”;令我最快乐的是和家人一起吃饭。深夜里,妈妈端来的一杯热茶,暖了整个屋子。每次回家,奶奶的嘘寒问暖,身上也不觉得冷了。餐桌上闹出的笑话,仿佛让空气都变得欢快起来。
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离开家了。或许是年少轻狂,不知人情世故。生活,曾让我几度深深地压抑。面对新的一天,又必须得重新挺起脊梁。每每那时,听到“回家”二字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整个心房。
早晨醒来,看见身边从窗口悄然射进的阳光,暖暖的,心瞬间变得明朗起来。这是家的阳光啊!你瞧它不急不躁地铺在我的被子上了。我伸开手,紧握着落在我手中的阳光,生活也变得美好起来。
朋友,我知道我是离不开他们的。骄傲时的一句提醒,伤心的一句安慰,失意时的鼓励,愤恨时他们的理解与包容。我知道我是幸运的,仿佛是享有老天的眷顾,赐给我他们的关爱。
心里的不快只愿向他们倾诉。“不希望你过得很郁闷。”朋友说。于是,我努力调整情绪,如朋友所希望的那样开心地生活。
久违的曲调将我带回这无边的夜,但我知道,夜不再会是孤寂的。家人,朋友,他们是我的宝贝,是唯我享有的财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温馨,愁,也被淡化了。月,不再显得冷清,而是那种温柔的美。静听回声,在回声中,我找到了自己。
篇五:静听回声
瑟瑟的秋风,零落的秋叶,忽而记起窗棂边伴我成长的柿子树。
又想起老祖母“秋天到了,柿饼又该可以吃了”。心中隐隐涌动了一股温暖的暗流。今日,望着留下残根柿子树。只好在南国漫长的秋季里,泡一杯香茗,捡拾一段朝花。
往昔不复的天真,早已被浓浓的思念所湮没,十六年的光景,能品味的只能是一盏茶。柿子树砍了,只留下残根,老祖母走了。一缕思绪,很美很美,可望而不可及。一切的一切,消失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湮灭在蓬羸弱水里。只能在脑海的某个深处,用文字拼凑回声。
当柿子树还茂盛的时候,透过叶片间的空隙翘首蓝天,别有一番景致。老祖母总是攀着手,依靠在粗壮的柿子树边,蓬乱的花白发,任由风吹,这时的我就会把头搁在老祖母的膝上,叫她给我讲故事。幼稚而烂漫的童年就在老者的深沉和孩童的无忌中消逝。老祖母爱讲抗战的故事,我只是隐约地记得:日本鬼子来了,她就爬上树,浓密的树叶遮住了身子,趁他们人少,就用柿子狠狠地砸他们的头,柿子掉到地上,咧开嘴笑了。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依然不否定,老祖母对柿子树的用情至深,美丽的日子,即使平凡,却是如此铭心,难以忘记。
再等我长大些,老祖母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树皮般的纹路,原本的一口牙掉地七零八碎的,她再也咬不动柿子了!于是就趁着入冬前,把柿子都晒成柿饼。她会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就像现在我在品香茗一样吧。我懂得,他是在“哀人生之须臾”。她不再盘着手,依靠在柿子树边,而是搬来一把小椅子,暖洋洋的晒太阳了,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与柿子树携手而长终了罢。她总是要我来她的小房子里听他讲故事,但是我心灵成熟,那些老故事哄不倒我了。
此刻的你在哪里,此刻的树又在何方?我们还是在一起,在那个闲适的午后看云卷云舒……
似花般形式轮回,演绎着美丽繁华的故事。静听回声,一幕幕感动希冀的画面又在我的面前旖旎献映。秋意是杯美酒,染了我的香茗,卷了我的思绪。岁末流逝的时光来不及捡拾,就已经深深卷入了万事尘土中了。
老祖母、柿子树,本是那么和谐美好的眷恋,但现在,浅浅的感伤却又碎了一地的无奈和回忆。嫣然回首,红尘竟又踏破。殇不起那段回忆,我只好静听回声,盘桓在残留的树梗旁边,撒下一纸相思……
篇六:静听回声
天空似水般透明,雨丝轻轻地飘拂在脸颊。我坐在窗前,静思。
外婆今天照例又去了那条街,照例带着那只玻璃瓶,她捧着,好像捧着价值千金的珠宝,沿着街边的高楼,一步一停静静地挪动碎小的脚步。走过一遍,再走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雨雪天她也没间断过。
从小我就知道外婆有这样的“必修课”,但从未追问她原因,只是好奇:她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究竟有何意义?还有那只奇特的玻璃瓶。妈妈说那是外公的遗物,我仔细瞧过,不过是只普通的瓶子,再贵也超不过10块钱,外婆却当作稀世奇珍。最奇怪的是瓶子里什么也没装,空空的。
我猜测:一只空瓶有什么稀奇,要买能买一大堆,为何惟独那只是宝贝?也许外公在里面放水养过花,因此花谢后,瓶子仍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