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思想汇报范文大全(3)
篇十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爱的党组织: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成立那一天开始,我们党就抱定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的苦难中解放出来,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为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英勇奋斗的过程;我们今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是我们党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
在夺取政权的日子里,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建国后,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掌了国家政权,各级党组织和相当一部分党员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因此,要坚持立党为公的宗旨,就必须将其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不然,就会犯错误,甚至腐化堕落,滑入犯罪的深渊,沦为人民的罪人。
执政为民,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要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从他们最怨的事改起、最盼的事抓好。当前,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实现“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对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把他们的事情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版权来自应届毕业生求职网)重点考虑,重点解决。执政为民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致的,我们要自觉地把一切为了群众与一切依靠群众统一起来。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要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与改进干部管理方法结合起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努力保障群众在文化上的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陕”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汇报人:
篇十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一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我动容,自此我一直都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座谈会上,我所说的从身边小事做起,建设美丽中国,也一直遵循着。虽然我改变不了其他人,但是我自己做到了“不用一次性饭盒”的承诺,我也可以慢慢地影响其他人。
因此这次两会召开,我关注的是生态文明这方面。百度百科上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更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两会召开时,北京的雾霾 天气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醒之一。
这次两会召开,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这是从意识上的觉悟,为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有必要在《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这样会有更多的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要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记得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关于两会喝水的问题,每个人在瓶子上面给自己的水做标记,以免弄混,喝完瓶中水,减少浪费。 每年中国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会要开,其中要浪费的瓶装水无数多,如果每个人能够节省一瓶水,其数目是庞大的。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已经很久了,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口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要着手行动起来才行。大自然已经被我们摧残的遍体鳞伤了,我们只有补救这一条路可以走。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势在必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而是身体力行。
汇报人:
篇十三:中国的绿色GDP
尊敬的党组织:
3月5日,首都的人民大会堂人山人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作了详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里经常性的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到这里,我想到当下非常热的一个词“绿色GDP”。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这句话深刻总结了2012年以来,党和政府在新的环境下扎实推进关系社会各项工作。”温总理说道。
的确我们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可是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牺牲掉了生态和环境。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党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了新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为一体,全面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新入的“生态建设”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做出了正确的决策。绿色GDP的提法愈来愈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
有一个公式指出: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资源耗竭全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过程资源耗竭全部+资源恢复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污染治理过程资源耗竭全部+污染治理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最终使用资源耗竭全部+最终使用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环境保护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从1978年以来,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83%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居于第2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真实储蓄率下降。
面对这一紧迫课题,中国学者并未等闲视之,1995年至今,初步进入“绿色GDP”阶段。在现阶段,国家制定的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生态补偿规则、企业成本核算、绿色税费额度、世贸绿色仲裁等,都要以绿色会计制度为依据。在学者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巳开始启动“绿色核算”的准备工作。也许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所在。
以上就是近阶段我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汇报人:
篇十四:谈民生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几天里,我认真聆听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委员的议案,其中大都提出了民生的各种议案。相关部委对代表委员民生建议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 保障性住房用地: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供应计划本月内编制完成,月底前公布;遏制房价上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时刻准备出台下一步楼市调控政策;公立医院改革: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探索上下联动、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解决“入园难”:财政部表示,今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 每年3月的这个时候,中国的“两会时间”总是在万众瞩目中开启—— 这里发生了什么,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为百姓解决哪些问题…… 民生视角看两会,两会更具不同寻常的看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对以改善民生为支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单独列篇,用相当多的篇幅阐述改善民生问题,饱含爱民情怀,彰显执政为民理念,在我们党的历史,是第一次,也是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显著特征,以次为标志,每年的两会代表都在提出了力求改善民生的提案。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充分体现我们党足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就业是我们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共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新时期的研究生,作为国家的相对高级的知识分子的就业就事管社会,家庭的大局。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章 网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地方党委、政肘更是责无旁贷。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网络。积极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冲比的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素质,锻炼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做好准备!为祖国人民早日作贡献!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此致
敬礼
篇十五:从总理宣誓谈起
尊敬的党组织: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会开场白中,代表新一届政府宣誓:“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在中国特有国情下,政府新首长把“忠诚于宪法”表达得十分清晰,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实际上,政府对宪法效忠,对法律敬畏,就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础。拥有强大权力和社会资源的政府如没此观念,就无法建立一个公信力强的政府。
使宪政梦、法治梦变成国人可以感受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给国人带来的新期盼。从一些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官场新规来看,从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誓词来看,新一代国家领导集体确实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正在以说实话办实事的方式,为国人编织真实的中国梦。
可是不知为何,对宪政梦、法治梦的解读和建言,却变得有些敏感。多想一层,也可以理解。一个长期的人治社会要转向法治社会,确实很难。汪洋为什么要将进一步的改革形容为割自己的肉?就因为人治社会形成的权力或利益集团体系抗拒与恐惧。说白了,完全依法依规,有些官员便不能随心所欲,他们取得的不当利益就经不起法律的检验。又有一些人顽固地把宪政和法治理念当着西方的那一套,以为法的权威大了,就在削弱什么的什么东西。
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某些领导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结果上行下效,一些地方官员,哪怕只是一县、一乡之长,也敢“老子就是王法”。没有法治只有人治,惟某些领导意志是从,全国也出现了媚上欺下的歪风,以至于“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比如三公消费问题,中央一再下发文件,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吃海了的官员们,就能吃油了嘴,让人无可奈何。因为人治社会的特色就是只要应付好上级。上级也是人,人都有弱点,可以被蒙蔽,阳奉阴违,也可以被拉下水。
中国要走向富强,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这个崇高的中国梦,那就必须从一再失败的人治陋习中挣脱出来。中国梦的前提就是宪政梦与法治梦落到实处。宪政梦,是中国梦的底色,应当光明灿烂,映照中国新的春天。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