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中秋节吃月饼心得

时间: 07-15 栏目:心得体会

中秋节吃月饼心得体会一:中秋节吃月饼要注意的几点

    1、种类:
    以冰皮月饼及豆沙、坚果仁馅月饼为宜。月饼馅的种类越来越多,最好选豆沙、坚果仁类的,豆类和坚果升高血糖的速度较慢,相对来说降低了食用月饼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至于冰皮月饼,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算月饼,主要使用糯米粉、淀粉,一般不添加糖和油脂,同时,由于保质期较短,且产品在冰箱里冷冻保存,其油脂含量较低。营养师建议选无糖月饼,无糖月饼并不等于不含糖分,它只是将糖换成糖醇类的甜味剂,但饼皮中的面粉在体内也会转变成葡萄糖。不过,无糖月饼含油脂也不少,也不宜多吃。
    2、食量:
    每人每餐吃1/4个月饼。儿童更不宜多吃月饼,因为月饼的饱腹感很强,必然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减少,这会造成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月饼不可当主食食用,且食用时,最好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购买时应尽量选购由粗粮、杂粮制作且不含起酥油和氢化植物油的月饼,购买时注意查看配料表,避免购买含有多种添加剂、人造黄油(奶油)、起酥油等的月饼,在食用时要增加蔬菜的摄入量,以加快体内代谢。
    3、吃法:
    月饼尽量早上吃。月饼尽量早上吃,搭配凉拌青菜、脱脂牛奶、杂粮粥、水果等食用,利用月饼的高脂高能量来加强早餐的热量,并降低因多吃月饼导致的发胖风险。


中秋节吃月饼心得体会二:中秋节吃月饼的几点讲究和禁忌

    盒装月饼,应将盒盖打开,使其通风。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酸败。
  软馅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对那些还未使用冰箱的家庭,月饼一般不宜存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久藏,最好存放在竹篮里,在上面加盖一张干净纸,然后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
  另外,要注意的是,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
  三、少吃或不吃月饼的人群:
    糖尿病人: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为了预防血粘度升高,给健康带不利,无糖甜味剂的月饼也要适量。胆囊炎、胆石症病人:患这两种病的人不宜多吃月饼,重则可以引起疾病发作。饱食过多的月饼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这种病发病急,少数急病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人:由于月饼含糖、含油脂量相对较高,这些病人吃后会引起血脂增高、血液变稠、血流减慢、血小板凝集增强、血压升高,容易形成血栓,加重心脏缺血,诱发心肌梗塞。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吃月饼会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强烈而持续地刺激溃疡面,使病情加重,诱发胃穿孔胃出血,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老年人: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可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婴幼儿: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冰淇淋月饼更是大忌:脾胃虚寒者,吃了会引起胃部不适;体质偏热者,虽然吃了冰冻月饼后感到很爽,但物极必反,大寒反而会激发出大热。有的病人食用冰淇淋月饼几天后,就出现连续拉稀、浑身发烫、血热等症状。
  巧克力馅月饼不要多吃:巧克力是大热食物,食用会进一步加重内热,影响消化功能,另外食物堆积在胃部,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胸口发闷、感到憋气,使心肺机能受损。
  糖尿病人慎吃含糖月饼:月饼使用了过多糖份,会导致血糖增高,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多吃含糖月饼会导致肠胃负担增加,从而使血液集中在胃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血供不足,导致头晕等。
  体内偏热的人也不可多吃月饼,否则不易消化,还可能让内火上升,出现长痘痘、便秘、牙龈浮肿等症状。
  脾虚体热不宜吃月饼:月饼性偏热,脾胃虚弱的人吃月饼,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最多只能少吃一点豆沙馅的月饼。
  二、吃月饼的禁忌。
  一、月饼食用有讲究
    要知食物的两面性 如月饼低糖相对保存时要缩短,甜味剂并非没有副作用,低糖、低脂不是进了保险箱等。月饼宜早不宜晚 吃月饼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特别是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有可能成为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某些因素。月饼宜块小细嚼 吃月饼时,最好将月饼切成小块儿,这样月饼馅分布比较均匀,能多少食,而且要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月饼宜鲜不宜陈吃鲜莫吃陈 因为月饼含脂肪较多,存放过久,容易发生变质。新鲜月饼圆正饱满,感观好,鲜味浓,味美可口。陈月饼油脂已氧化酸败,失去原有风味,甚至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更不利于健康,最好是现买现吃。月饼宜少不宜多 月饼含油脂、蔗糖较多,即使低脂、低糖仍存面粉诸成分,过量食用会产生滑腻感,易致胃满、腹胀,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热量高。老年人、儿童更不宜多吃,否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或呕吐,消化不良。月饼宜入冰箱存 月饼是既怕高温又怕潮湿,存放久了会失去风味,馅也会变质。放入冰箱时,最好将月饼连带包装盒一起放入,吃前要提前一小时取出。月饼宜与茶相配 鉴于月饼多吃易腻,品尝时宜多饮绿茶。在绿茶中掺放少许花茶,饮起来香甜可口,效果更佳!先吃咸后吃甜 如有甜、咸两种月饼,应按先咸后甜的顺序来品尝,否则就吃不出味道来。品尝月饼伴茶水 月饼吃多了易腻,若配饮一杯淡茶(以花茶为宜),边吃边饮,味道更是妙不可言。吃月饼要适量 月饼中含糖量和油(油食品)脂较高,吃多了则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老人、儿童(儿童食品)或肠胃功能较弱者,吃时更要注意,一定要适量。要吃新鲜月饼 过节时人们往往一次买许多月饼,而月饼放置时间久易引起馅心变质,吃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月饼最好随买随吃。
  专家推荐早上吃月饼。月饼油大、糖多,早上吃可以补充上午所需的能量,也不易发胖,同时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还可以加些水果。
  月饼是典型的“三高”食物: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多吃会让糖尿病人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现在市面上“无糖月饼”不少,但这些“无糖月饼”并非真正无糖,仅指不含蔗糖,而以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类代替蔗糖。
  现在大部分月饼油大、糖多、热量高,吃月饼后,一天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能太油腻。一日三餐,如果早餐吃月饼,午餐和晚餐就要做到少油少糖。炒菜时油少放一些,油大的菜换一种烹调方法,爆炒改为凉拌,红烧换成清炖,一部分荤菜用蔬菜、水果代替。


中秋节吃月饼心得体会三:

  中秋节吃月饼,本是民间的一个习俗。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饼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我的童年时代,吃上半块月饼,要等上一整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每逢中秋节,我家凭票能买到五块月饼,按供应数是每人一块。但母亲舍不得钱,每年只买三块。买回月饼由母亲作分配,分给父亲一块,余下的两块要用切菜刀从中间切开,两块月饼分成四份,母亲、姐姐、小妹和我每人分得半块月饼。在分配时我们姐弟妹三个,六只小眼睛都瞪得溜圆,看着母亲手中的刀。我左手扶着桌子,右手抹着从嘴里即将流出的口水,心里祈祷着,母亲能把刀放偏,对着我的那半块月饼能大一些。
  有一年中秋节,母亲分完月饼后,我学着母亲的做法,用切菜刀将分得的那半块月饼从中间切开,用原来包月饼的纸包好放进书包里,留着明天到学校里去吃,另一半同样用纸包好揣在自己的衣袋里,哄着小妹跟其他孩子们在院中玩耍。玩一会,掏出纸包来打开咬上一小口,然后包好放回衣袋里。而小妹很快将自己分得的那份吃完了,伸着两只小手向我要,我只得打开纸包拧下像花生仁一样大小的月饼给她,可她吃完后还是要,我照样拧下一小点塞到她的嘴里。在她的帮助下,我的半小角月饼很快吃完了。她仍然不干,跺着两只小脚非要我书包里的那小半块。我有点着急了,可又哄不好她,看着她那可怜的样子,本想拿出书包里的那小半块月饼让她吃,可是心里又有点舍不得。我急中生智,哄着她说:“哥哥上树摘枣给你吃,怎么样?”她拍着两只小手跳起来。
  那时候,我家的房后面有一棵大枣树,结的枣又大又甜。树上的枣早已被孩子们偷着摘光了,只有高处树叶茂密的地方挂着几个又大又红的枣。我用胳膊夹着根青秫秸秆,两手抱着树身迅速地爬到树上,双脚蹬着树杈,用青秫秸秆去打树枝顶端上的枣,鲜红的大枣和树叶刷刷地落下来。
  小妹上身光着,下身穿着红裤头,光着两只小脚丫,弯着腰在树下捡枣。蓦地,小妹“哇”地一声哭了,我低头仔细看时,一只肥胖的“八角子”正落在小妹的脖颈上,我急忙喊道:“快站起来!”小妹站起来,那只肥胖的“八角子”顺着小妹的后背直滚到小红裤头边才落到地上。小妹哭的声音更大了。我飞快地从树上滑了下来,只见小妹的后背上起了一条又红又高的血道子。
  我知道被“八角子”蛰的痛苦,用手一摸又麻又痛,触及全身。我找来清凉油给她涂上,暂时缓解了小妹的疼痛,可她仍哭个不止。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书包里的那角月饼,便急急地取出塞到她的小手里。看着小妹捧着那一小角月饼一边吃一边哭泣,泪水落在月饼上,又送到嘴里,我非常后悔,真不该领她去摘枣啊!这件事在我心里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现在想起来心仍然被揪得很疼……


中秋节吃月饼心得体会四: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只是现在兔爷儿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说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归杨贵妃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于是水到渠成,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了吗?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来对待,而悲惨地没有了我们祖先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的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了吗?
    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