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作文(2)
也有人说中国够大,资源够多,不必担心。中国的总资源是很多,但一旦分配到十三亿人,再多也是少了。而且这种高速发展,亦是没有顾及到环境的。据了解,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竭林而耕、竭泽而渔、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问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无论从近期看,还是从长远看;无论从国内资源看,还是从地球资源看;无论从当代人的发展看,还是从后代人的发展看,都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一定要走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危害的发展道路。
虽然,党中央近年来一直提倡“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呼吁全国人民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但是,为什么还在不断重复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呢?这与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制度不完善是息息相关的。现阶段的制度只是个空壳、形式主义,一直在口头上嚷来嚷去,没有落到实处。包括制度不具体、执行能力弱,没有根本性规定来指导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一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它阻拦不住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消耗,阻拦不住国人对环境的更大污染和破坏,阻拦不住国家如飞蛾扑火一样的命运。国家的发展,靠的是党中央的决策和领导、广大人民的积极配合,如果都有这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话,那么,我相信,可持续发展将在中国扎根落户并欣欣向荣的向四周伸展。关于“可持续性”,其实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干预得以实现,如果在提出政策和规划时能更多考虑环境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大大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依我来看,中国的高速发展应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消除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合理规划,这样才能解决中国资源浪费、枯竭的现状,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我国资源浪费严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并没有培养一个科学发展观、节约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难道真的不是我们的事么?千万不要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个很遥远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几年前,德国的弗莱堡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城。城中的办公楼和住房就是太阳能发电站,房屋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材料。这样,便可以节省很多燃煤和天然气的消耗。丹麦联合酿酒公司将用过的瓶子回收,有些瓶子更重复使用达30多次。2002年,宝马德国公司国内汽车回收处理再利用的部件已达到90%。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要培养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用自动铅笔代替木制铅笔,用废报纸包书,喝完汽水后留下瓶子,乘公车或步行代替私车接送,合理利用练习本等等。但是,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有奢侈攀比之风,例如江西某学生在厕所内用四张百元大钞擦屁股,目的却是为了人前显阔。很多学生半个学期就换一个书包。如此事例,举不胜举。难道中国真的就这么富裕,真的有这么多资源吗?孔子说:持以为用,达乎恒久。我们做到了么?
总而言之,国人在满足自己的物欲时,不能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中国的发展应该与自然的发展协调一致。只要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和修整,我坚信,中国的发展会更加协调,人民的生活会更加殷实,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的向前发展。
篇五:为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人类活动使世界上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4年前,一幅由美国科学家绘制完成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首次将全球海洋环境的总体状况直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除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海洋已不再洁净,过度捕捞、工业排放、原油泄漏甚至核污染的阴霾早就盘旋其上,难以散去。
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至今,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保护包括海洋在内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尤其是在近30年里,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海洋保护区,并通过环境容量测算等方式,致力于平衡全球范围内海洋资源的利用。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为我国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了政策指导。
与保护海洋的种种努力不和谐的是,破坏生态的事件仍在频频发生,惨痛的事实提醒我们,保护海洋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
要在已有努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我们从理念上重视,从行为上约束,以科学手段远离资源过度利用、污染过度排放。对各级政府而言,意味着必须摒弃短视,谋划长远,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促使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自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让公众雪亮的眼睛帮助执法部门查疑堵漏;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治理和修补海洋环境。
科学的态度绝不容许“先污染,后治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开发利用与环境容量的动态数据中寻求平衡,我们才能拥有广阔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