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时间: 02-05
栏目:反思
篇一: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我在经历了多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
1、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1>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3>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②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政治,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比如,在讲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破除迷信这一知识点时,我联系到危害我国当前社会的邪教法轮功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迷信思想的重大破坏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搭起知识的支架),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为学生理订好知识学习提纲(即知识支架),让学生带着所列问题去预习教材,并试着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参与课堂学习,以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理解和世界意义的建构。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业也很重要,要正确发挥作业本后面的参考答案的作用。时下,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都是把思想政治作业本中的参考答案直接撕掉的,这当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这个参考答案,让学生根据课内、课外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试着做完作业,再行对照订正,并在错误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也可以直接参考解答作完题目,但要求必须在作业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与过程。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效果也不错。
篇二: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1、避免重复复习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和厌学感,采取灵活、形式多样的复习策略,提高有效复习。第一轮复习不抢进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的复习、整理,对简单的知识点要加强记忆,对较大知识点要帮助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第二轮复习应该注重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第三轮以当年重大时政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答题规范化,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解决好解题盲点。这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反复,再反复,达到熟能生巧。帮助学生做好规划,每天读哪些考点,怎么读,哪些考点要求背下来。考过的试卷不仅仅是订正,而且要把失分的原因找清楚,并且随时对学生进行抽查,督促学生对疑难问题落实到位,避免再考再错。
3、利用好辅助资料。对《时事》初中版不仅要从20%的时事考查出发,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而且要指导学生熟悉《时事》中各个文章材料里可能涉及到的考点,加以分析和设问,因为中考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材料均来自于《时事》。同时要注重《时事》中的“中考热线”和“名师导学”栏目中的试题解读。另外,在组织学生做《时事》和《小龙人》报中的习题练习时,要向学生强调一点,就是这些材料中所附的答案部分不可用,不要随便采纳它的答案,要求学生养成回归《复习丛书》和教材组织答案的习惯。
4、做好边缘生的个别辅导。正像说的那样:“只要你关注他,他就会产生信心和动力。”很多老师在辅导中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边缘生在考试时总是差一点点,其实就差在审题不认真和平时不自觉上。所以,只要我们多关注他们一些,经常找他们谈谈话,不时抽查一下某些重点问题,抽空多检查几次他们的练习和试卷完成情况、面对面帮助他们订正、分析和查找试卷失分的原因,他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
以上四点是我在本学期毕业班复习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今后当多和同事们探讨和学习,努力提高中考的优秀率和上线率。
篇三: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今年,又一次带初三的学生,中考也已经过去了,只期待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多向老教师请教,平日里勤钻研,多吃苦,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提高。当然,一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好多不足和失误,比如像对教材挖掘不透,对学生的情况把握不准,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等等这些情况,还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与同事团结,不断自我反思,不断的创新风。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开辟“时事论坛”(班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台湾领导人访问大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节约型社会等。此外,本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组织了同学写政治小论文,经济小论文;画漫画等活动。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一位老师,承担应肩负的责任,做到尽量使更多学生喜欢。。。
篇四:初三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发挥个人优势,分工协作。在开学初我与马老师两个人在一起协商,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这个方面马老师贡献更大一些,因为马老师她历经初三毕业班比较多,积累的材料会更多,经验也更丰富,而我就需要多学习,多借鉴。
(二)进行感情投资,调动学习积极性。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年带上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班的学生可以说都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优势。因为我们都知道,到了最后的阶段,有些同学特别是后进生是读感情书的。举个例子,我们年段有一对很公开的情侣,两个同学是同班,男同学就对女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的那一科一定要读好,其它科可以随便一点。所以说跟他的感情好,谁就占优势特别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各科的作业都非常多,同学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这些学生跟我的感情都还挺好,有些同学其它科不爱上,会来找我聊天,帮我做事,这些同学做起政治作业来也特别的积极。
(三)狠抓落实,奖罚分明。在落实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是比较困惑的,特别是我们这种技能科,没有优势。但我发现会奖罚结合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时间,学生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说出去的话一定会执行的,学生没完成作业,我会罚他们抄课文的,而且有点“狠”。而做得好的同学可能得到奖励,可能是一本本子,特别是到了最后,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非选择题可以注明第几页第几段就行,这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强后进生辅导,做好最后的冲刺。
在质检过后,特别是在中考前这一阶段,在考试方向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分层教学,下午第四节,对个别后进生有专门的辅导。虽然说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时间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效率及落实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生用过的练习重新组合,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每次就一张,做完了让我检查,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做起来还是快的,而且为了避免返工,他们也会提早去看,很多同学早早的就会来问,今天做哪方面的练习,提早去准备。
然而我总觉得有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好:如我们偏重于中上等生的辅导,有一点忽略了优等生的引导,结果有个别优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对于题目偏重于非选择题的辅导,而忽略了选择题的加强,结果选择题没能发挥优势;等。
篇五:初三政治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熟悉。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爱好。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在线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一下。但这样能提高成绩吗?最起码短期内不可能,所以很多就放弃了。
本学期我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新课时,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运用多种手段应用教学,有时间的话还能组织学生看点视频、电影之类的。我自认为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进入复习后,就不可能顾及许多了。惟有把知识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考出成绩。而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像我们班张××、陈×等同学,品行端正,学习非常刻苦,但一考试,就是班级倒数,思品也不例外,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还是坏?简单甚至是唯一的考试方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权利,“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声,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说心理话,眼看着不少学生一天天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却无能为力,再好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两节课,一个自习。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
就像我所理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在经历了多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
1、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1>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3>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②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政治,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比如,在讲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破除迷信这一知识点时,我联系到危害我国当前社会的邪教法轮功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迷信思想的重大破坏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搭起知识的支架),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为学生理订好知识学习提纲(即知识支架),让学生带着所列问题去预习教材,并试着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参与课堂学习,以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理解和世界意义的建构。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业也很重要,要正确发挥作业本后面的参考答案的作用。时下,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都是把思想政治作业本中的参考答案直接撕掉的,这当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这个参考答案,让学生根据课内、课外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试着做完作业,再行对照订正,并在错误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也可以直接参考解答作完题目,但要求必须在作业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与过程。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效果也不错。
篇二: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1、避免重复复习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和厌学感,采取灵活、形式多样的复习策略,提高有效复习。第一轮复习不抢进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的复习、整理,对简单的知识点要加强记忆,对较大知识点要帮助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第二轮复习应该注重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第三轮以当年重大时政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答题规范化,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解决好解题盲点。这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反复,再反复,达到熟能生巧。帮助学生做好规划,每天读哪些考点,怎么读,哪些考点要求背下来。考过的试卷不仅仅是订正,而且要把失分的原因找清楚,并且随时对学生进行抽查,督促学生对疑难问题落实到位,避免再考再错。
3、利用好辅助资料。对《时事》初中版不仅要从20%的时事考查出发,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而且要指导学生熟悉《时事》中各个文章材料里可能涉及到的考点,加以分析和设问,因为中考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材料均来自于《时事》。同时要注重《时事》中的“中考热线”和“名师导学”栏目中的试题解读。另外,在组织学生做《时事》和《小龙人》报中的习题练习时,要向学生强调一点,就是这些材料中所附的答案部分不可用,不要随便采纳它的答案,要求学生养成回归《复习丛书》和教材组织答案的习惯。
4、做好边缘生的个别辅导。正像说的那样:“只要你关注他,他就会产生信心和动力。”很多老师在辅导中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边缘生在考试时总是差一点点,其实就差在审题不认真和平时不自觉上。所以,只要我们多关注他们一些,经常找他们谈谈话,不时抽查一下某些重点问题,抽空多检查几次他们的练习和试卷完成情况、面对面帮助他们订正、分析和查找试卷失分的原因,他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
以上四点是我在本学期毕业班复习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今后当多和同事们探讨和学习,努力提高中考的优秀率和上线率。
篇三: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今年,又一次带初三的学生,中考也已经过去了,只期待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多向老教师请教,平日里勤钻研,多吃苦,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提高。当然,一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好多不足和失误,比如像对教材挖掘不透,对学生的情况把握不准,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等等这些情况,还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与同事团结,不断自我反思,不断的创新风。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开辟“时事论坛”(班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台湾领导人访问大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节约型社会等。此外,本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组织了同学写政治小论文,经济小论文;画漫画等活动。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一位老师,承担应肩负的责任,做到尽量使更多学生喜欢。。。
篇四:初三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发挥个人优势,分工协作。在开学初我与马老师两个人在一起协商,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这个方面马老师贡献更大一些,因为马老师她历经初三毕业班比较多,积累的材料会更多,经验也更丰富,而我就需要多学习,多借鉴。
(二)进行感情投资,调动学习积极性。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年带上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班的学生可以说都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优势。因为我们都知道,到了最后的阶段,有些同学特别是后进生是读感情书的。举个例子,我们年段有一对很公开的情侣,两个同学是同班,男同学就对女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的那一科一定要读好,其它科可以随便一点。所以说跟他的感情好,谁就占优势特别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各科的作业都非常多,同学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这些学生跟我的感情都还挺好,有些同学其它科不爱上,会来找我聊天,帮我做事,这些同学做起政治作业来也特别的积极。
(三)狠抓落实,奖罚分明。在落实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是比较困惑的,特别是我们这种技能科,没有优势。但我发现会奖罚结合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时间,学生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说出去的话一定会执行的,学生没完成作业,我会罚他们抄课文的,而且有点“狠”。而做得好的同学可能得到奖励,可能是一本本子,特别是到了最后,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非选择题可以注明第几页第几段就行,这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强后进生辅导,做好最后的冲刺。
在质检过后,特别是在中考前这一阶段,在考试方向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分层教学,下午第四节,对个别后进生有专门的辅导。虽然说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时间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效率及落实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生用过的练习重新组合,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每次就一张,做完了让我检查,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做起来还是快的,而且为了避免返工,他们也会提早去看,很多同学早早的就会来问,今天做哪方面的练习,提早去准备。
然而我总觉得有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好:如我们偏重于中上等生的辅导,有一点忽略了优等生的引导,结果有个别优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对于题目偏重于非选择题的辅导,而忽略了选择题的加强,结果选择题没能发挥优势;等。
篇五:初三政治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熟悉。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爱好。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在线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一下。但这样能提高成绩吗?最起码短期内不可能,所以很多就放弃了。
本学期我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新课时,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运用多种手段应用教学,有时间的话还能组织学生看点视频、电影之类的。我自认为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进入复习后,就不可能顾及许多了。惟有把知识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考出成绩。而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像我们班张××、陈×等同学,品行端正,学习非常刻苦,但一考试,就是班级倒数,思品也不例外,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还是坏?简单甚至是唯一的考试方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权利,“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声,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说心理话,眼看着不少学生一天天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却无能为力,再好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两节课,一个自习。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
就像我所理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