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时间: 08-04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过年风俗
时间可真是飞逝啊!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新年了……这不,新年又来临了。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一家人笑语连连……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我们在过年时还有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可又为什么它是必不可缺的呢?说其中的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我们在腊月二十八扫完房子后还要贴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我们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很惧怕“年”来伤害他们就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爷爷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很平常的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老婆婆和村里的人都躲到大山里去了,只有白胡子老爷爷留在了老婆婆家里。晚上,年兽闯进村子,第一个就到了老婆婆家。它看到老婆婆的门口贴着红纸,身体抖了起来,年兽气得怪叫一声,怒气冲冲的就朝院子里跑过去。正在这时候,院子里响起了“嘭嘭啪啪”的声音,还有火光。年兽抖得更厉害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年兽刚进院子,屋子的门就开了,白胡子爷爷穿着红衣服从屋子里慢悠悠地走出来,朝着年兽哈哈大笑。年兽一看,吓得转身就逃。白胡子爷爷去追年兽,一直追到大海边。年兽躲到海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老婆婆和村子里的人回来一看,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红纸,院子里都堆着一燃烧一边啪啪响的竹子。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压岁有谐音“压祟”的意思,所以长辈受拜以后,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
其实我们的春节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它,还有去传承它,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回忆。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在过年之际,我们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与家人失去团圆的机会吧!
篇二: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春节习俗]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着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篇三: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篇四:家乡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篇五: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春节风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篇六: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时间可真是飞逝啊!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新年了……这不,新年又来临了。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一家人笑语连连……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我们在过年时还有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可又为什么它是必不可缺的呢?说其中的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我们在腊月二十八扫完房子后还要贴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我们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很惧怕“年”来伤害他们就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爷爷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很平常的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老婆婆和村里的人都躲到大山里去了,只有白胡子老爷爷留在了老婆婆家里。晚上,年兽闯进村子,第一个就到了老婆婆家。它看到老婆婆的门口贴着红纸,身体抖了起来,年兽气得怪叫一声,怒气冲冲的就朝院子里跑过去。正在这时候,院子里响起了“嘭嘭啪啪”的声音,还有火光。年兽抖得更厉害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年兽刚进院子,屋子的门就开了,白胡子爷爷穿着红衣服从屋子里慢悠悠地走出来,朝着年兽哈哈大笑。年兽一看,吓得转身就逃。白胡子爷爷去追年兽,一直追到大海边。年兽躲到海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老婆婆和村子里的人回来一看,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红纸,院子里都堆着一燃烧一边啪啪响的竹子。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压岁有谐音“压祟”的意思,所以长辈受拜以后,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
其实我们的春节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它,还有去传承它,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回忆。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在过年之际,我们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与家人失去团圆的机会吧!
篇二: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春节习俗]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着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篇三: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篇四:家乡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篇五: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春节风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篇六: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