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时间: 12-10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整日谈笑风生,工作轻松愉快,同事之间、家庭之间、上下级之间、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相敬如宾。有些人整日闷闷不乐,工作无精打彩,同事之间、家庭之间、上下级之间、邻里邻外关系紧张。这两种表情都是人的心态问题,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有和谐有隔阂之分。
心态要好,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要正确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平和稳定的心态,高官厚禄不可比,人比人气死人,我不反对攀比,更不禁止比较,看我们比什么。但在现实生活中比的东西很多,环境有好有坏,陆地有山有川,海洋有深有浅,人间有贫有富,同学同事职务有高有低,待遇有多有少,房子有大有小,车有豪华型也有普通型,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攀比”的事。
体制改革后,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工资结构的调整,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事业和企业、机关和基层、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工资、效益分配的差别。级别、岗位、部门、地区、上级与下级、一线与机关,不同程度都存在收入高低不等的问题。这是现实存在的,攀比也是正常的。
我们常常听到,我和某某人同年参加工作,现在人家担任X长、处长、科长等职务,我原地踏步,人家是年薪,我真败兴。同样在一个单位,同样在一个岗位,工资收入也有差别,上级与下级绩效福利差别更大,我认为进步的同志一是工作的需要,二是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三是机遇把握得当,至于机关与基层绩效福利差别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存在的差别个别同志不能正确看待,认为别人的进步是人家脑子“活”,投机钻营会来事。自己脑筋不开窍,安守本分、埋头苦干、领导不重用,能在机关一是运气,二是关系,自己太吃亏。越比心理越不是滋味,心态越不平衡,看什么都烦心,干什么都无心,整日牢骚满腹,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工作没有责任心,心情不舒畅,人际关系搞不好,生活质量不高。
人活得是一种心态,或者说是一种奉献。人并不是为了金钱更不是为了地位活着。要与英雄人物比、劳动模范比,董存瑞、黄继光、孔繁森他们为了人们的利益牺牲了自己宝贵生命,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要消除那些痴心妄想,剔除种种杂念世俗的诱惑,要定好自己的位,看好脚下的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出成绩做出榜样,少考虑个人得失。
人活着不可能没有欲望,有欲望是正常的表现。关键是看这种欲望是否符合实际,不然也只是一种欲望,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嫉妒是无能的表现,超越是力量的显示。人一生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金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金钱不是万能,官职不是终生,要顺其自然,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宏大量心态平衡,笑看人生知足者常乐。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成长是艰难的,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出生不由己,进步靠自己,天时地利仁和缺一不可。一个人如同树木,看把你栽培在何处,栽在严寒的高山还是干旱的沙漠,栽在湿润的土地还是肥沃的花园,它的成长截然不同,前一种成长全靠大自然的恩赐,一身与稀薄的土地干旱的自然在拼搏,靠顽强的意力在成长。后一种一身靠的是优越的环境、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在成长。但是栽在不同的地域它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人类的需求,前一种是保墒挡沙,后一种是观赏遮阳。贫瘠的土地能长出枝繁叶茂的攀天大树,肥沃的土地也有干枯的朽树。环境造就人,但奋斗能决定一切。
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把我们放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开花结果,无论是什么土壤什么环境,我们都要体现人生的价值,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能相互攀比,攀比名利只会增加烦恼,攀比事业定会增加志气,我们要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
有官有权有钱固然好,心态好一身平安才是好!
篇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思想境界、责任要求、一辈子的常修课
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从去年开始,长沙把每年的3月23日,即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作为全市党员领
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秉持“赶考”之心,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防患于未然,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一、腐败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
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党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 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对“小节”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我们一些同志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甚至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己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凡此种种,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决不能以小节毛病“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己, 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廉洁自律不仅是思想境界,也是责任要求
党纪条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廉洁自律不仅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且是一种责任要求,是党员干部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来切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存在着腐败的风险。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处于腐蚀与反腐蚀考验的前沿,职位越高风险越高,权力越大风险越大。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将8个方面的禁止细化为52个不准,强调党员干部首先要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政准则》既是明晰的规定、检验的标尺,也是引导的手段、保证的条件。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经常认真地看一看以启发自觉,深入地想一想以反思自省,仔细地查一查以对照自纠,真正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意识、升华为信条。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天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个大臣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连说:“见解独到。”遵守纪律的人,一定是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快活的人、一个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重托的人!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同时还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更应该深入地思考自己怎么来担当这份责任,如何来履行这份责任。“律己”如过不了关,“律人”就过不得硬。廉洁自律既是一种领导素质,也是一种领导能力,只有廉洁自律才能获得反腐败的发言权、主动权和领导权。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守住小节,而且要管住小节,既不能迁就自己,更不能放纵他人。对于干部的一些小节问题,应当做到敢抓敢管、早抓早管、严抓严管,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防止积小成大、因小失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止之于未发。
三、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
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要积极加强制度防范。
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行政效能监察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制度建设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督查落实。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重点,编好“安全网”,织密“防护网”,冲破“关系网”。现在有个别所谓“精明”的商人,既是市场竞争的“里手”,也是拉人下水的“高手”。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善于自己给自己立规矩、自己给自己定框框、自己给自己不方便,秉持公心,主持公道,坚持公开,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让自己有半点搞交易的邪念,不给别人有半点拉拢你的机会。
要主动接受监督防护。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不讲监督的信任就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就是放纵。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培养起闻监督喜、视监督乐的心境,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来赢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篇三: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一、在思想作风上: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没有实现理论学习的广泛深入开展。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没有在把握邓**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缺乏“挤”劲和“钻”劲,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2、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社会上存在的“共产主义渺茫论”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资产阶段腐朽思想批判不够,抵制不力。
二、在工作作风上
1、业务知识不足。这几年,虽然完成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未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2、对工作有畏难情绪。面对工作压力, 自己有时还感到信心不足,找不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出现了畏难情绪。
3、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一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缺乏与人沟通。二是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改善,对一些牵涉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未能主动协调办理。三是工作的艺术性不够,做思想工作时的切入点有时把握不准,有时批评人时的方法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有时处理事情不够冷静,显得不够成熟。
三、在纪律上
1、对工作纪律抓落实不够。执行制度有时不够严格,由于碍于情面,有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大胆地进行批评,对各种违规行为处罚不力。
2、在廉洁自律方面略有不足。防微杜渐意识不够强,自我要求不高,对一些小问题上有所放松。有时因工作联系,宴请或接受宴请,把同志关系庸俗化。
针对不足,我明确了以下努力方向:
一要勤学习。现在机关学习机会一直很多,关键我们要在真学上下功夫。勤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勤学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把党性修养与完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勤学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日新月异新形势的要求。
二要真抓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机制,不断研究探索本职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针对实际困难出主意,围绕干部群众需求想办法,按照工作要求想点子,努力提高工作针对性。
三要严格遵守财经工作纪律。公道办事,照章行事,不搞变通,不走形式,敢于坚持真理,坚决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
四要严格自律。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日常生活中要慎微、慎独、慎欲、慎终,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该去的地方,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清正廉洁,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守得住清苦,耐得往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争做一个党的好干部。
篇四: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在校党委组织领导下开展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于今天圆满结束了,但是“转变作风,共树形象”的主题却深深烙进了我脑子里。这次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满足了自身需要与工作需要的双重要求,是及时的适时的,更为掀起学校二次创业新高潮积蓄了无穷能量。
在这四天中,我们党员干部共同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孙立坤主任《心灵拾穗》有关篇章,观看了记录片《大国崛起》及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教程》。所学内容丰富好看形式新颖见解独到,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全面地、系统地学、深入地学,更重要的是坚持、认真、深入领会,时常提醒自己学习,这是对工作的提高。这次的作风转变,是对全校党员干部的一次检验,学习讨论的机会。本人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和领会,深受教育。
“八论”中倡导领导干部良好风气,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借鉴的。其中,“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当成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提高素养的途径,学习也是作好教师工作的重要基础,教育别人的人更应当是拥有智慧头脑和卓识远见的人,应该是勤学善用的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则要求我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改革创新,迎难而上,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夸夸其谈,浮漂急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说“历来成家必有俭,历来败家必有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经济社会衡量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标尺,它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作用,形成凝聚人心的状态。这些发人深思令人警醒的言辞让我们在新的学年里更加明白自己的任务,为转变作风刷新形象迎接挑战鼓足了干劲。
《大国崛起》中说荷兰人传承着这样一句话——“照顾好自己的生意”,其国家对于发展工商业的专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不由使我联想到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决策的初衷可能与此相似,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只有经济富裕了,地位才能有,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自然就大了,崛起壮大的机率也才会更大。而我们学校的发展关键也贵在专注于“核心”事业作大作强。
金教授的讲座,也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有感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本又在哪呢?我认为在于师德师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整日谈笑风生,工作轻松愉快,同事之间、家庭之间、上下级之间、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相敬如宾。有些人整日闷闷不乐,工作无精打彩,同事之间、家庭之间、上下级之间、邻里邻外关系紧张。这两种表情都是人的心态问题,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有和谐有隔阂之分。
心态要好,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要正确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平和稳定的心态,高官厚禄不可比,人比人气死人,我不反对攀比,更不禁止比较,看我们比什么。但在现实生活中比的东西很多,环境有好有坏,陆地有山有川,海洋有深有浅,人间有贫有富,同学同事职务有高有低,待遇有多有少,房子有大有小,车有豪华型也有普通型,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攀比”的事。
体制改革后,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工资结构的调整,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事业和企业、机关和基层、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工资、效益分配的差别。级别、岗位、部门、地区、上级与下级、一线与机关,不同程度都存在收入高低不等的问题。这是现实存在的,攀比也是正常的。
我们常常听到,我和某某人同年参加工作,现在人家担任X长、处长、科长等职务,我原地踏步,人家是年薪,我真败兴。同样在一个单位,同样在一个岗位,工资收入也有差别,上级与下级绩效福利差别更大,我认为进步的同志一是工作的需要,二是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三是机遇把握得当,至于机关与基层绩效福利差别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存在的差别个别同志不能正确看待,认为别人的进步是人家脑子“活”,投机钻营会来事。自己脑筋不开窍,安守本分、埋头苦干、领导不重用,能在机关一是运气,二是关系,自己太吃亏。越比心理越不是滋味,心态越不平衡,看什么都烦心,干什么都无心,整日牢骚满腹,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工作没有责任心,心情不舒畅,人际关系搞不好,生活质量不高。
人活得是一种心态,或者说是一种奉献。人并不是为了金钱更不是为了地位活着。要与英雄人物比、劳动模范比,董存瑞、黄继光、孔繁森他们为了人们的利益牺牲了自己宝贵生命,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要消除那些痴心妄想,剔除种种杂念世俗的诱惑,要定好自己的位,看好脚下的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出成绩做出榜样,少考虑个人得失。
人活着不可能没有欲望,有欲望是正常的表现。关键是看这种欲望是否符合实际,不然也只是一种欲望,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嫉妒是无能的表现,超越是力量的显示。人一生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金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金钱不是万能,官职不是终生,要顺其自然,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宏大量心态平衡,笑看人生知足者常乐。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成长是艰难的,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出生不由己,进步靠自己,天时地利仁和缺一不可。一个人如同树木,看把你栽培在何处,栽在严寒的高山还是干旱的沙漠,栽在湿润的土地还是肥沃的花园,它的成长截然不同,前一种成长全靠大自然的恩赐,一身与稀薄的土地干旱的自然在拼搏,靠顽强的意力在成长。后一种一身靠的是优越的环境、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在成长。但是栽在不同的地域它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人类的需求,前一种是保墒挡沙,后一种是观赏遮阳。贫瘠的土地能长出枝繁叶茂的攀天大树,肥沃的土地也有干枯的朽树。环境造就人,但奋斗能决定一切。
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把我们放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开花结果,无论是什么土壤什么环境,我们都要体现人生的价值,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能相互攀比,攀比名利只会增加烦恼,攀比事业定会增加志气,我们要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
有官有权有钱固然好,心态好一身平安才是好!
篇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思想境界、责任要求、一辈子的常修课
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从去年开始,长沙把每年的3月23日,即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作为全市党员领
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秉持“赶考”之心,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防患于未然,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一、腐败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
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党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 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对“小节”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我们一些同志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甚至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己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凡此种种,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决不能以小节毛病“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己, 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廉洁自律不仅是思想境界,也是责任要求
党纪条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廉洁自律不仅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且是一种责任要求,是党员干部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来切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存在着腐败的风险。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处于腐蚀与反腐蚀考验的前沿,职位越高风险越高,权力越大风险越大。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将8个方面的禁止细化为52个不准,强调党员干部首先要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政准则》既是明晰的规定、检验的标尺,也是引导的手段、保证的条件。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经常认真地看一看以启发自觉,深入地想一想以反思自省,仔细地查一查以对照自纠,真正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意识、升华为信条。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天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个大臣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连说:“见解独到。”遵守纪律的人,一定是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快活的人、一个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重托的人!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同时还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更应该深入地思考自己怎么来担当这份责任,如何来履行这份责任。“律己”如过不了关,“律人”就过不得硬。廉洁自律既是一种领导素质,也是一种领导能力,只有廉洁自律才能获得反腐败的发言权、主动权和领导权。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守住小节,而且要管住小节,既不能迁就自己,更不能放纵他人。对于干部的一些小节问题,应当做到敢抓敢管、早抓早管、严抓严管,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防止积小成大、因小失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止之于未发。
三、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
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要积极加强制度防范。
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行政效能监察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制度建设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督查落实。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重点,编好“安全网”,织密“防护网”,冲破“关系网”。现在有个别所谓“精明”的商人,既是市场竞争的“里手”,也是拉人下水的“高手”。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善于自己给自己立规矩、自己给自己定框框、自己给自己不方便,秉持公心,主持公道,坚持公开,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让自己有半点搞交易的邪念,不给别人有半点拉拢你的机会。
要主动接受监督防护。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不讲监督的信任就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就是放纵。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培养起闻监督喜、视监督乐的心境,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来赢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篇三: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一、在思想作风上: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没有实现理论学习的广泛深入开展。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没有在把握邓**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缺乏“挤”劲和“钻”劲,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2、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社会上存在的“共产主义渺茫论”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资产阶段腐朽思想批判不够,抵制不力。
二、在工作作风上
1、业务知识不足。这几年,虽然完成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未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2、对工作有畏难情绪。面对工作压力, 自己有时还感到信心不足,找不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出现了畏难情绪。
3、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一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缺乏与人沟通。二是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改善,对一些牵涉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未能主动协调办理。三是工作的艺术性不够,做思想工作时的切入点有时把握不准,有时批评人时的方法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有时处理事情不够冷静,显得不够成熟。
三、在纪律上
1、对工作纪律抓落实不够。执行制度有时不够严格,由于碍于情面,有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大胆地进行批评,对各种违规行为处罚不力。
2、在廉洁自律方面略有不足。防微杜渐意识不够强,自我要求不高,对一些小问题上有所放松。有时因工作联系,宴请或接受宴请,把同志关系庸俗化。
针对不足,我明确了以下努力方向:
一要勤学习。现在机关学习机会一直很多,关键我们要在真学上下功夫。勤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勤学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把党性修养与完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勤学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日新月异新形势的要求。
二要真抓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机制,不断研究探索本职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针对实际困难出主意,围绕干部群众需求想办法,按照工作要求想点子,努力提高工作针对性。
三要严格遵守财经工作纪律。公道办事,照章行事,不搞变通,不走形式,敢于坚持真理,坚决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
四要严格自律。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日常生活中要慎微、慎独、慎欲、慎终,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该去的地方,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清正廉洁,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守得住清苦,耐得往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争做一个党的好干部。
篇四: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在校党委组织领导下开展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于今天圆满结束了,但是“转变作风,共树形象”的主题却深深烙进了我脑子里。这次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满足了自身需要与工作需要的双重要求,是及时的适时的,更为掀起学校二次创业新高潮积蓄了无穷能量。
在这四天中,我们党员干部共同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孙立坤主任《心灵拾穗》有关篇章,观看了记录片《大国崛起》及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教程》。所学内容丰富好看形式新颖见解独到,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全面地、系统地学、深入地学,更重要的是坚持、认真、深入领会,时常提醒自己学习,这是对工作的提高。这次的作风转变,是对全校党员干部的一次检验,学习讨论的机会。本人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和领会,深受教育。
“八论”中倡导领导干部良好风气,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借鉴的。其中,“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当成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提高素养的途径,学习也是作好教师工作的重要基础,教育别人的人更应当是拥有智慧头脑和卓识远见的人,应该是勤学善用的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则要求我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改革创新,迎难而上,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夸夸其谈,浮漂急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说“历来成家必有俭,历来败家必有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经济社会衡量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标尺,它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作用,形成凝聚人心的状态。这些发人深思令人警醒的言辞让我们在新的学年里更加明白自己的任务,为转变作风刷新形象迎接挑战鼓足了干劲。
《大国崛起》中说荷兰人传承着这样一句话——“照顾好自己的生意”,其国家对于发展工商业的专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不由使我联想到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决策的初衷可能与此相似,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只有经济富裕了,地位才能有,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自然就大了,崛起壮大的机率也才会更大。而我们学校的发展关键也贵在专注于“核心”事业作大作强。
金教授的讲座,也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有感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本又在哪呢?我认为在于师德师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