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心得
时间: 12-27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学生,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次考试,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刘某,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学生从小有她爷爷带大,对她感情深厚,学生对她爷爷的去世念念不忘;学生父母平常对学生关心太少,和学生共同谈心几乎没有。并且委婉地说出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转学生思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取得了学生父母的配合。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她,她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又走到了学生的前列。一年来,几乎放弃了每一个休息日,我拜访一个个家长,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到学生家里,家长认为我不能去了。当我到他家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一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一年来,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如班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校医务室,通过这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我谈了这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听过孩子的好话也情绪兴奋。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次考试一个脚印,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 “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二: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一年来,通过细致,全面的家庭访问, 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家访,风雨不误。一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次考试,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刘家莉,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学生从小有她爷爷带大,对她感情深厚,学生对她爷爷的去世念念不忘;学生父母平常对学生关心太少,和学生共同谈心几乎没有。面对同是教师她的父亲,我说服了家长,并且委婉地说出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转学生思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取得了学生父母的配合。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她,她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又走到了学生的前列,现在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复习之中了。一年来,几乎放弃了每一个休息日,我走遍了潮阳的每一个乡镇,拜访一个个家长,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女儿。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到学生家里,家长认为我不能去了。当我到他家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一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一年来,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如班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校医务室,通过这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我谈了这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听过孩子的好话也情绪兴奋。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次考试一个脚印,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 “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 “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四: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已十四年,十四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走向了社会,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十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孩子从呱呱坠地,就降临到了家庭这一特定的成长环境中。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十四年来,每一级学生,我都建立了《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家访,风雨不误。十四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年,正值高三下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他的哥哥与父亲大打出手,而瘦弱的他却在中间承受着拳头和皮带。家庭的拮据和矛盾,父亲已有了让他辍学的想法。面对这件事,我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这样做,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当我领着学生离开时,夜已深,天已冷。已经饿得没劲的我,用自行车载着学生返校,了解情况后,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他,他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以高分考入了北京一所大学。十四年来,我几乎走遍了蓬莱的乡镇,几次过家门,而不能回家看看,拜访一个个家长,却没有回去和年近九十的奶奶聚聚。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步行七里到学生家,家长认为我不能到了,已经关上了门。当我敲开门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才让我进门。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公安院校。十四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十四年来,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初中升高中时,由于迷恋武打书和游戏机,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医院,还陪床两天,通过这两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我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我谈了两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反过来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个学期一个脚印,九八年高考,以669分的成绩升入高等院校。在别人看来,他考上大学是偶然,但家长和教师却明白,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十四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个个成为了高等学府的学子,给家长常“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很溺爱孩子,去她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皇帝”、“小太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买了几本书,内容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格要求,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例。和学生制定协议,让其给家长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的家长是专制型,深信“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对孩子管教过多、过严。孩子成绩不好或者犯了错误,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拳脚相加。这样的家庭应特别注重方法。有一个学生,就有这样一个家长,孩子常处在“冷战”气氛中,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一次,他犯了错误,又暂时找不到有说服力的优点,学生知道我爱家访,非常害怕。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十四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五:初中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
因为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一致性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12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积极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为让家访工作更有实效,在暑假期间,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具体准备工作:
一、在家长会上给各位家长明确家访的目的和时间。学期末有次家长会,首先给家长讲明白家访的目的,其次给家长明确:以学校为中心,把学生家庭住址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大区,7月8号到15 号东区,7月16号到21号西区,7月22号到28号南区,7月29号到8月3 号北区。
二、等家长电话,制定最佳的家访路线。夏天酷热难耐,很多家长可能工作会很忙,一定要等家长的时间,家长邀请老师家访,说明家长一定是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想学习,想得到家长老师的帮组,在这个基础上家访,一定会皆大欢喜。当然提前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让老师提前对孩子各方面进行梳理,制定最佳的家访路线,让家访工作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
三、制定具有针对性家访方案。在家访前,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学生表现记录以及现有成绩现状,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从思想到学习方法,给家长和学生全面的建议。家校教育力量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力促学生积极上进。
在具体家访活动中,家长们表现的都十分积极,都十分希望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学生们都十分乐意让老师们来家访。我想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是自己工作的肯定,这些热情让我的家访工作很有幸福感。
电话提前打过来或打过去,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热情和兴奋。家访过程具体如下:首先我给家长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其次给家长汇报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后我一定会说:“我们十三中学班级人数多,我在工作中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你一定要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家长们往往是激动说:“作为家长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们,十三中的老师对学生视同己出,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放心!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生本人表现让我有很多感触。一个内向的孩子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会被老师遗忘,在老师的心目中可有可无,今天我发现老师是爱我的。我会好好学习,就因为我的老师这样爱我。”一个外向的学生严肃的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吧。”还有一个较为调皮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想法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
通过此次家访,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学生,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次考试,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刘某,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学生从小有她爷爷带大,对她感情深厚,学生对她爷爷的去世念念不忘;学生父母平常对学生关心太少,和学生共同谈心几乎没有。并且委婉地说出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转学生思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取得了学生父母的配合。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她,她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又走到了学生的前列。一年来,几乎放弃了每一个休息日,我拜访一个个家长,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到学生家里,家长认为我不能去了。当我到他家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一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一年来,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如班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校医务室,通过这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我谈了这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听过孩子的好话也情绪兴奋。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次考试一个脚印,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 “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二: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一年来,通过细致,全面的家庭访问, 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家访,风雨不误。一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次考试,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刘家莉,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学生从小有她爷爷带大,对她感情深厚,学生对她爷爷的去世念念不忘;学生父母平常对学生关心太少,和学生共同谈心几乎没有。面对同是教师她的父亲,我说服了家长,并且委婉地说出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转学生思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取得了学生父母的配合。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她,她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又走到了学生的前列,现在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复习之中了。一年来,几乎放弃了每一个休息日,我走遍了潮阳的每一个乡镇,拜访一个个家长,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女儿。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到学生家里,家长认为我不能去了。当我到他家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一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一年来,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如班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校医务室,通过这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我谈了这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听过孩子的好话也情绪兴奋。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次考试一个脚印,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 “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 “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四: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已十四年,十四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走向了社会,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十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孩子从呱呱坠地,就降临到了家庭这一特定的成长环境中。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十四年来,每一级学生,我都建立了《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家访,风雨不误。十四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有一年,正值高三下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他的哥哥与父亲大打出手,而瘦弱的他却在中间承受着拳头和皮带。家庭的拮据和矛盾,父亲已有了让他辍学的想法。面对这件事,我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这样做,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当我领着学生离开时,夜已深,天已冷。已经饿得没劲的我,用自行车载着学生返校,了解情况后,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他,他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以高分考入了北京一所大学。十四年来,我几乎走遍了蓬莱的乡镇,几次过家门,而不能回家看看,拜访一个个家长,却没有回去和年近九十的奶奶聚聚。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步行七里到学生家,家长认为我不能到了,已经关上了门。当我敲开门时,家长愣了好半天,才让我进门。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从此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公安院校。十四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十四年来,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初中升高中时,由于迷恋武打书和游戏机,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医院,还陪床两天,通过这两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我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我谈了两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来,家长反过来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孩子进步了,一个学期一个脚印,九八年高考,以669分的成绩升入高等院校。在别人看来,他考上大学是偶然,但家长和教师却明白,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十四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个个成为了高等学府的学子,给家长常“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很溺爱孩子,去她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皇帝”、“小太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买了几本书,内容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格要求,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例。和学生制定协议,让其给家长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的家长是专制型,深信“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对孩子管教过多、过严。孩子成绩不好或者犯了错误,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拳脚相加。这样的家庭应特别注重方法。有一个学生,就有这样一个家长,孩子常处在“冷战”气氛中,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一次,他犯了错误,又暂时找不到有说服力的优点,学生知道我爱家访,非常害怕。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十四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五:初中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
因为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一致性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12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积极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为让家访工作更有实效,在暑假期间,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具体准备工作:
一、在家长会上给各位家长明确家访的目的和时间。学期末有次家长会,首先给家长讲明白家访的目的,其次给家长明确:以学校为中心,把学生家庭住址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大区,7月8号到15 号东区,7月16号到21号西区,7月22号到28号南区,7月29号到8月3 号北区。
二、等家长电话,制定最佳的家访路线。夏天酷热难耐,很多家长可能工作会很忙,一定要等家长的时间,家长邀请老师家访,说明家长一定是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想学习,想得到家长老师的帮组,在这个基础上家访,一定会皆大欢喜。当然提前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让老师提前对孩子各方面进行梳理,制定最佳的家访路线,让家访工作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
三、制定具有针对性家访方案。在家访前,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学生表现记录以及现有成绩现状,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从思想到学习方法,给家长和学生全面的建议。家校教育力量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力促学生积极上进。
在具体家访活动中,家长们表现的都十分积极,都十分希望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学生们都十分乐意让老师们来家访。我想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是自己工作的肯定,这些热情让我的家访工作很有幸福感。
电话提前打过来或打过去,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热情和兴奋。家访过程具体如下:首先我给家长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其次给家长汇报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后我一定会说:“我们十三中学班级人数多,我在工作中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你一定要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家长们往往是激动说:“作为家长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们,十三中的老师对学生视同己出,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放心!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生本人表现让我有很多感触。一个内向的孩子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会被老师遗忘,在老师的心目中可有可无,今天我发现老师是爱我的。我会好好学习,就因为我的老师这样爱我。”一个外向的学生严肃的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吧。”还有一个较为调皮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想法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
通过此次家访,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