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1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朋友们的怂恿下,我时隔3个月,再次踏入电影院观看这部《黄石的孩子》,我承认,对于这部电影,我并不是一个好的观众,当在影院正襟危坐了125分钟之后,我仍无法像一个影评人或者和身边的朋友一样,对这部浑身上下散发着好莱坞味道的大-片品头论足,甚至在四周灯光亮起的一刹那,我竟陡然感到有些眩晕,任由记忆中那几幕并不怎么煽情的场景肆意闪过。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甚至有些拖沓、冗长的故事。乔治·霍格,一个为了了解真-相的英国记者,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差点丢了脑袋,后被新四军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孤儿,语言不通的乔治承担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当战争的阴云临近之时,他又引领着他的“孩子”们踏上了西去甘肃山丹的行程,沿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跋涉千余公里,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又不得不面临新的人生故事……
确实,除却开头处南京大屠杀的惨景再现,以及孩子们头上偶尔飞过的侵略者飞机,山水如画的影片画面中,绝少涉及血腥、残酷的战争,更没有王侯将相的纵横捭阖,甚至连好莱坞大-片惯常的煽情桥段都绝少出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个大人,几十个孩子挣扎求生的细节,堪称琐碎的生活片段。
对此,有人将其解释为西方导演特有的浪漫情怀,就如在霍格的菜园中高高挺立的向日葵,在生存之外,更流露出一种西方人对生活莫可名状的坚持,甚至是迥异于中国人对待这场战争的轻松感。然而,这部影片真的令人感到轻松吗我扪心自问。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诚然,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几乎令我们忘却了战争,但当我看到那因无法忍受恐惧而上吊自杀的孩子惨白的脸庞,那因为仇恨而早早学会破坏、杀戮的孩子手中碎裂成两半的日本士兵家人合影和他那冷漠得几乎可以掉下冰碴的眼神时,我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了几下。
有些疼痛,更多的却是难言的羞耻。
无法忘记,影片开头处南京街头的疯狂屠杀,荷枪实弹的“野兽”将成群的国人驱赶到一起,再用机枪和刺刀肆无忌惮地收割生命,最终付之一炬……
无法忘记,中国-军队溃败之后,英国女医生在他的中国同行拉扯之下,不得不放弃倒卧路旁的中国伤兵时回顾的哀伤眼神……
同样无法忘记,一个英国人为了他的中国“孩子”免于被抓壮丁命运而锒铛入狱时,中国-军官义正词严的斥责话语:孩子们身上的血也是中国的……
恰如影片结尾时,几个当年的“孩子”用他们苍老而又真实的声音追忆的霍格:“他是个完人,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
然而,在“完人”的对比之下,我们又看到了怎样的国人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回忆至此,除了感佩于主人公霍格伟大的人性的光辉,我的心中,更多的竟是难以言喻的哀伤,久久不散……
2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黄石的孩子》是一部讲述了抗战尤以南京大屠杀以后,一位名叫乔治-何克的英国正义青年在大后方关心照顾穷苦中国孩子,并最终因病殉职的故事。
我是偶然间才接触这部影片的,当时下载它的初衷只是想看看影帝周润发转型抗战游击队长的表现,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中的何克更令我感动。其实作为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何克也有一些常人一样的缺点,如好高骛远、胆小怕事、遇事易冲动,对在恶劣环境下不善于应对等,但是,同样是何克,他淳朴、善良、有极强的正义感、责任心强,在孩子们不理解甚至因被日军摧残而丧失理智而虐待他的的“断不可忍”的情况下,何克仍能以理智为主导,最终在另一位外国友人丽-皮尔森的帮助下(当然还有周润发饰演的抗日游击队长陈汉生等的支持),何克度过了与孩子们相处的难关,尽力照顾好这些孩子们,但不幸的是,他最后还是倒在了流行病破伤风上……
我认为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了以往所有与关于南京大屠杀内容相关的影视题材所采用的“过度渲染惨剧”模式,而是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不仅关注前线实地,更能深入大后方,以大后方的种种悲惨状况侧面表现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
3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生活是光,是热,是色彩/让人为之奋斗,不曾倦态……”这是铭刻在乔治·霍格墓碑上四行诗的开头两句,出自霍格喜爱的诗人朱利安·格伦费尔之手。它诗意地概括了逝者的人生。
乔治·霍格,这个原先陌生的名字,今年借助两本叫《黄石的孩子》的书进入读者视野。又有根据霍格事迹改编的电影《黄石的孩子》上映,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霍格(中国人叫他何克)光、热、色彩的人生。
乔治·霍格出生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37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随姨妈穆里尔·莱斯特去日本,准备联络那里的基督徒开展反战活动。次年,霍格抵达上海。刚刚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大大震撼了他。霍格辗转到汉口,结识了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又做了合众社的兼职记者,为西方频频报道中国人民受难与抗战的真相。
他去过延安采访,并在汉口沦陷之日挤上一列运送难民的火车流亡到西安。因去过延安,日寇当局要他永远离开中国。但他去了日本又偷偷溜回北京。在寻找共产党的途中,他又患了斑疹伤寒,新西兰教会护士凯瑟琳·霍尔救了他。当他从高烧中清醒,一个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新世界展现在他眼前:这是邢台镇郊外的一个只有350人的小村庄——宋家庄。
一天,他应邀晋见了聂荣臻将军,后来又会见了朱德总司令。当年秋天他抵达宝鸡,被任命为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西北总指挥部的宣传秘书。他爱上了中国姑娘蒋赤霞。在蒋不幸死于败血症后,另一个女孩小任与他滋生恋情。
霍格三十年短暂生命中最值得着墨的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拯救和教育六十多名战争孤儿。1942年他被任命为培黎合作培训学校第八任校长。该校位于陕西凤县双石铺镇,以在中国从事人道主义救援的美国传教士约瑟夫·培黎的名字命名。
为逃离逼近的日军和躲避国民党抓较大的孩子充“壮丁”,霍格在1944年秋到翌年初,分批把学生转移到千余公里外的甘肃山丹,一路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躲避兵匪,历尽艰险。
1945年7月22日下午两点,霍格因破伤风未能及时弄到血清治疗而去世。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凝滞在了甘肃山丹这片中国的土地上。
这就是英国资深记者迈克马努斯根据真实事件撰写的小说《黄石的孩子》。虽是小说,但史料翔实,行文朴素,更像纪实文学。另一本读物是根据迈克马努斯原作改编的同名电影文学。有趣的是,“黄石”是“双石”之误。英国人粗心,把汉语拼音Shuangshi(双石)错成了Huangshi(黄石),于是把陕西凤县的双石铺变成了湖北黄石市。将错就错,3月31日声势浩大的电影全球首映式,也就移到了湖北黄石隆重举行。原本与战孤学校毫无瓜葛的黄石无意中沾了大光!
4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曾经在电视剧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活着都不怕,难道还怕死吗!”从话里不难听出,对于说这话的人来说,死比活着更容易。死是一种解脱,脱离苦海,而活着却是苦海无边。《黄石的孩子》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极其恶劣的情境下的故事。
在抗战时期,我国惨遭日本法西斯的蹂躏,横尸遍野,战火弥漫。一个叫乔治·何克的英国记者,带着六十多个性格迥异,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沿着古丝绸之路历尽千辛跋涉,逃避战火……,最终他保护着这些孩子们,来到了一个叫山丹的地方,并在这个世外桃源安定了下来。而他自己也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影片是根据乔治·何克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
在历史上,乔治·何克虽然没有白求恩和约翰·拉贝在中国那么人人皆知,但在甘肃山丹至今还矗立着一块英国人的石碑,以纪念他在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千里救孤的伟绩。
乔治·何克出生在英国一个优越的家庭,父母是一生都将精力放在了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反战人士。在二战初期,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为了告诉世界,残酷战争的真相,何克去过许多国家,即目睹过对战争漠不关心的美国人,也看到了被战争狂热所蒙蔽的日本人。最后他来到了遭到大屠杀浩劫的南京,亲眼目睹了惨遭涂炭的中国人民。这也激发了他千里救孤的决心。
用好莱坞的手法拍摄一部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肯定有些拧巴,最明显的就是乔治·何克的那一腔热血和他热爱和平的理想应是本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却没有赚到多少眼泪,而片子中的许多时间都用来描写他和那些孩子怎样相处,怎么打动孩子,反而倒让我觉得何克和那些孩子始终都有种生疏感,最终也没有哪个打动人的细节把这种距离抹平。
5黄石的孩子读后感
用西方人特有的观察角度,描幕了一个中国近代伤痛岁月里的人性辉煌,用一个深邃的观察高度,为我们体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何克,那个热血青年式的外国人,从第一步踏上中国这被烧焦的土地开始,就注定无法回头。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疯狂,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疯狂———他们是近乎神经的疯狂,每双腿仿佛是物质觉得奔跑者,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只因本性追逐着血腥和残杀。举起已被鲜血浸染的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双手,疯狂又无目的扫射者。只有那枪弹穿透肉体的悲鸣声,才能使他们恢复知觉。呵,多么惊喜啊!而他们却是近乎绝望的疯狂,他们也是仿佛无知觉的奔跑着,只因双脚无法忍受这焦黑大地上的所流淌的血液的滚烫而不断跃起,四处躲避着,只为不让自己成为日本人愉快的枪把,呵,多么可悲啊!看到这荒谬的场景,何克的神经游走在大脑边缘,荒谬,不是吗?这种只可能发生在没有文明的兽类的身上的疯狂追逐戏码居然被人们演绎了!他震撼了、他愤怒了,他要向世界揭示中国内部的真相,但当他的相机和打字机被夺去并亲眼目睹了同伴的死亡后,他终于明白了,他所有的学识和生活经验都在这里顶不上用了,因为这里的人都只靠本性活着,这一刻活着罢了。
他一度的绝望、无助过,当他下定决心要上到最前线时,却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在了这所孤儿院,他见到了这群顽劣却都有悲惨身世的孩子们,他深深的感悟到:战争伤害最深的就是老弱妇孺,直接毁了人的一生,一直与何克作对的石凯就是典型,这些孩子内心是枯萎芜芜的,没有人用爱滋润他们,他们自然不会去爱别人,他们向萧瑟秋风中摇摇欲坠的树叶紧扒着树干一样,守着这座破建筑。没人告诉他们明天该怎样活下去,何克努力的利用自己耶稣一样的博爱去普照他们、渗透他们希望无孔不入。何克曾经从刀下捡回了一条命,他懂得生命即将逝去的绝望。所以,当战争还不放过孩子们时,他便义无反顾的和孩子们踏上了丝绸之路,这条命运之路。也许孩子们太小,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翻山越岭,只是单纯的跟随前方那个他们所信赖的背影。他们跋涉在这条大路上-----跋涉着向着一个目标、没有停驻、没有回头、只有眼前漫漫的白雪和耳边猎猎的西风,坚定的信念时的千里之途止于足下。没有一声啼苦、没有一声抱怨,每个人都追随心中的信仰,直到抵达山丹。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流血、没有牺牲,只有爱和平静,在这里大树将重新扎根生长,更为高大、更为粗犷,每片新叶都茁壮成长。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他救赎了他的孩子,然后他死了。救命的血清没有赶上他病逝的生命。他该回他的伊甸园去了。那片在空中的白色风筝,是在为他上升的灵魂护航吗?那白色正象征着他光辉伟大的灵魂,他的灵魂是无法用那一根细线系住的。他会去拥抱白云,他会与太阳同在。神的孩子回家了,他的墓碑留在了这方净土上,他这悲剧却辉煌的一生,正如他的碑文所述:彩色绚丽的生命啊,光辉而又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奋发向前。他已逝世了,从此不再奋战,在战斗中。逝者的生命,却更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