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读后感
1理想的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注定要平庸地度过一生,有了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人才有了生活的意义。
有了理想,就一定要努力去实现,没有行动,理想就不会实现,没有实现的理想终究会变成幻想和空想。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就是人生的目标吗?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会去实现它,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曾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就是一个成功者。但如果自己抛弃了自己的理想,不管曾经的理想有多么伟大,都将失败。
文中作者这样告诉我们“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你往往是看得见你的理想而摸不到它,它往往都走在你的前面,你走一步,它也会顽皮的往前走,你不得不跑得更快,但是,它又永远跑得比你快,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你会发现原来你一直在进步。
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以后,就往往会有一个更高的目标。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才会成功。
追逐自己的理想的路上,总会遇到许多困难的大山你爬过一座山,前面还有一座,但是不可以放弃,因为只要爬过了一座山,就会离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2理想的读后感
有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其实只是一艘船舶,而生活则好比是一片茫茫的大海,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眼前一片迷茫。因为没了理想,就仿佛徘徊在海中央,找不到方向……
人生,我们人的这一辈子,就是那么一条路,一条坎坷曲折漫长无尽的路,而每当我们茫然地走在十字路口,却不知向哪走,只因为我们的心中却少了那份不可抛弃的理想!没有了理想,便没了希望,没了目标,没了目标,也就没了前进的方向,只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碌碌终生。
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就不会有空虚的时间用来荒废,作者流沙河,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曾屡次“碰壁”,也曾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在种种原因的迫使下,流沙河被迫停止了他的写作生活。但流沙河并没有放弃他所爱的,理想之花也尽管暂时被无情地摧残了,可那份信念,那份执着,依然支持着他,因为理想已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
是啊,人的一生就是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存活,当理想已在你的心中不复存在的时候,那么,你的生命也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把握住现在所拥有的理想,就是把握住了现在的生命!
当我们依靠理想而得到了荣誉,也请你集注,千万别被理想冲昏了头,一但沉浸在荣誉的海里,便无法自拔,忘记了自己本身的理想,也便堕落了……
3理想点亮人生读后感
近日阅读《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实现理想的条件。这为我以后在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持之以恒向着理想的方向不断努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理想,就是合理的想象。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有计划性行动的一种思想观念,是需要逐步去实施的心中蓝图。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可以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要树立理想并不断实现理想,因为理想关系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的人生,就像是推动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志存高远,如以天下为己任的孙中山;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仍高呼“共产党万岁”的李大钊;在狱中写就《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把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党,献给人民的雷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些可歌可泣的先人为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做出了榜样,引领着我们年轻一代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生。
如果说理想是船,个人条件则是桨,损坏的浆就像人的短处,不及时更换修补,就可能给远航带来危险,只有“长处”这把坚固的桨才能支持理想的远航。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条件、能力,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理想的途径,在人生之路上更加顺利地远航。从口吃者到雄辩家的德摩斯梯尼、笃信马列主义的邓小平、中华民族类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等等,他们能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理想的途径。
对我们青年人来说,要实现理想,靠的是实践,靠的是坚持,靠的是意志,靠的是勇敢,靠的是勤奋。然而,实现理想的道路向来就不是轻松的,达到理想和目标往往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为理想而奋斗,需要的是付出,付出的有汗水,更有坚韧。拿破仑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拿破仑当年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率领军队以万夫不当之勇攻城略地,甚至打败了“神圣同盟”军队的武装干涉,这与他这位主将性格与行为中那种毫不动摇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应该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在祖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高速公路的工作者,我们要在这个集体中努力成长,要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标准,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全身地投入到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征程中。
4理想的风筝读后感
现在,我又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而牵风筝的线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文中提到的刘老师,身残志坚。他抱着对生活执著的爱与追求,靠着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一天又一天地活了下来,向我们成功地展示了生命力顽强的一面。
也许我们的生活是残酷的,但命运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俗语说:“穷途末路”,但我却不这样认为。谁都知道,张海迪姐姐在五岁的时候,就因为疾病造成了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她靠着对生活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和命运作抗争。她虽然没有机会进校门,却发奋图强,学完了小学、中学、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好几种大学外语。她抱着“笑着活下去”的信念,以惊人的毅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对比之下,那些四肢健全、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呢?当你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时、当你面对生活的坎坷时、当你站在生活的风浪面前时,你是否想过:这是生活在考验你;你是否高高地昂起头、挺起胸膛迎击过风浪?你是否向生活的风浪展示过你灿烂的笑容?
努力吧!同学们,既然生活赋予我们健康的身体,就让我们一起欢笑着放飞手中那承载着我们远大理想的风筝吧!
5大学的理想读后感
《大学的理想》是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作者纽曼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家。
纽曼的大学理想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大学理想,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对自由教育思想做了精彩的阐述,指出自由教育并非“没有实用性“。纽曼心中的大学是所有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有效保护力量是众多学派荟萃的场所,各学派的人地位平等。他们的观点仅服从真理的标准,因而他们可以安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大学通过智慧之间、知识之间的碰撞而使探索得以深化,发现得以检验和完善,草率得以校正,错误得以暴露。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纽曼心中理想的大学就是智慧之府,世界之光,信仰的使者,新生文明之母。
纽曼把整个论述的逻辑起点建立在他对大学的性质所作的解释,以及他对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基础之上,全面、综合地对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他主张大学应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而且,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智能力。他的理想大学中的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开放、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还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他主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分类、对照、协调、匹配、整合等手段。使新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学生的才智增长。
纽曼生活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大学与工业发展关系日趋密切的时代,大学对工业发展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正因如此,德国大学模式才得以为各国大学接受,专业教育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英国大学自由教育传统影响的纽曼,此时仍试图维护自由教育的传统,排斥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显然是保守的,不适时宜的。但是,他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如知识的普遍性和完整性,大学是探讨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既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开发,以及通过积极思考来发展智力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甚至是永恒的。
纽曼的大学理念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但在时隔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给我们以启发。在今天,人们似乎已广泛接受了大学的多职能论,认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都是大学的职能。但在世界主要大学中,科研职能急剧膨胀,而教学却日益不受重视,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考虑大学为何而设、为谁而设的问题。如果大学不再重视教学,大学何以为大学?我们似乎又能从纽曼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演讲中感悟到些什么。再则,纽曼以及后来的赫钦斯对自由教育的维护与呐喊,并没有保住自由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专业教育日益成为在大学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大学中出现了过度专业化或职业化的倾向,人文科学受到冷落,导致大学生素质的缺憾和人文精神的滑坡,大学到底是培养通才而是培养专才?是培养人还是制造工具?纽曼的观点似乎也可以给我们以某些启示。
当我们在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我们越需要对他的大学理念进行深入的、客观的研究,或许答案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