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总结(2)
时间: 10-21
栏目:总结
4. 我从校长那里了解到,这所小学的孩子毕业后无论成绩好坏只能选择长清三中这所唯一的在当地升学率等等都不是很好的初中。而我们在与六年级的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已经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小男孩带头跟我们提出了他们的疑问,我感觉到他们小小年级就已经对社会有批判意识,开始看到社会关系等等的不公,对很多东西有怨气,他们渴望到城区上学,也会有自己的迷茫,于是那本是计划内的一节音乐课,我有感而发与何同学和魏同学一起大概上了半节思想课,我能够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那些孩子看着我们的眼神,以及最后我说不知道能不能对你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能不能让你们满意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带头全班给我们鼓掌!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也实现了一部分自己的价值,这足以看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也许只是沟通与交流,他们渴望知道的多一点!从同学们那里了解到很多时候由于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去解决学业思想上的很多问题,所以说,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5. 临走时,我们与校长联系了一个组织学生来我们学校参观的活动。大概是以六一为主题找一个星期六安排。据我了解,虽然离济南市区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当地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出来走走看看,我想组织一部分中高年级的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应该说是可行的,我们已经跟校长谈过,首先以学校的名义咨询家长的意见,在自愿和得到家长认可的前提下,可以向每个学生收取一点费用,作为活动经费,小学方面愿意协助我们解决经费和包车的问题,目前正在等待校长答复!我想沿着大经十路很多东西以及感受大学氛围应该都是有吸引力的。
6. 小学那边每年六一儿童节都固定举行联欢活动,校方也表示支持我们参与。如果想参与的话,去陪孩子们庆祝下组织应该也不难
7. 从这次活动来看,坐车还算顺利但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中午5节课后从学校出发,没有赶上小学那边第一节课,在学生放学后又与校方讨论活动,所以时间有点耽误。建议如果再活动中午四节课后出发,这样上前两节课就没有问题。小学那边的时间安排还是比较有弹性的。
8. 我强烈建议要把这个活动继续下去,作为我们一个长期联系的活动基地。这次虽然是支教活动,但从情况来看,音体美并不是完全依托了课本,我们也并不是只能去上音体美课程,所以说我觉得这并不受教材和时间的局限性,类似支教的活动可以一个月到两个月搞一次,目的不一定是要像当地代课老师那样按部就班教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做些补充,并加进我们自己的活动,这样有充分的时间去组织策划,可以解决我们时间和经费上的很多困难,小学那边也表示把这作为活动来做。
篇五:大学生支教工作总结
我是***,2007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在山东省某地支教,我教的科目是信息技术和三年级数学。
说实在的,上大学时我并没有想到毕业后能有当一段时间教师的经历,因为在大学里我学的是非师范专业。毕业前夕,“到西部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红标幅飘扬在校园内的主干道上。处于年轻人特有的***,以及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贫困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我毅然选择报名“大学毕业生西部志愿者”,但是由于名额的限制,我未能如愿。紧接着又有山东省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我立即报名参加了,经过初始、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的环节我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支教大学生。
很多人问我,参加“三支一扶”的原因,我回答说,首先,我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我成长在县城知道县城中小学的条件是农村小学望尘莫及的。其次,作为“80后”的一员,我的童年是在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可以说是在和平的“襁褓”中成长的。
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又接受了高等教育,国家培养了我,我还没有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一些微薄之力,我希望借此机会来弥补这个缺憾。
回顾自己一年以来在农村小学的支教的这一段经历,我的感慨颇多,同时也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我所支教的学校位于***村,这是一所由团*市委投资兴建的希望小学。这里是**,也是山东省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距离县城100余里,距离乡政府也有十几里,交通十分不便,不通公共汽车,每次回家都要先骑自行车到乡政府驻地,然后再乘公共汽车才能回家。这里是两省三县交界处,听当地群众说这里的治安很混乱,抢劫偷盗行为时有发生,这里距离黄河不足500米。
由于这里是黄河滩地,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当地群众深受其害,他们不断植树造林使得近几年的情况稍有改变。但是毕竟这里与自己生活成长的地方差异太大,刚来的时候也很难适应。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第一天来到的这个学校的情景,走进校门的一刹那,我的心凉了半截。虽然事前我在报纸、电视上了解了不少关于当前农村学校的情况,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也与想象中的也相差甚远,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西部一些地区存在这样的学校:荒凉的校园中,没有硬化的路面,是松软的沙土地,3排低矮的平房,教室中学生的课桌已经是面目全非,操场很小只能同时允许一个班级上体育课,唯一的运动器械就是两张乒乓球台。唯一显眼的就是由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的学校名“++中泰希望小学”。当天校长接待了我,并给我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并说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这里的教师年龄偏大,9个教师中,8个已经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龄。虽然学校条件不好,但是学校领导尽最大努力地满足我的生活要求,专门派人到乡里为我购买了床、煤气灶、锅、碗等一些生活用品,让我有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誓言又一次在耳边回响,我鼓起了勇气,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义无返顾,无怨无悔。
5. 临走时,我们与校长联系了一个组织学生来我们学校参观的活动。大概是以六一为主题找一个星期六安排。据我了解,虽然离济南市区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当地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出来走走看看,我想组织一部分中高年级的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应该说是可行的,我们已经跟校长谈过,首先以学校的名义咨询家长的意见,在自愿和得到家长认可的前提下,可以向每个学生收取一点费用,作为活动经费,小学方面愿意协助我们解决经费和包车的问题,目前正在等待校长答复!我想沿着大经十路很多东西以及感受大学氛围应该都是有吸引力的。
6. 小学那边每年六一儿童节都固定举行联欢活动,校方也表示支持我们参与。如果想参与的话,去陪孩子们庆祝下组织应该也不难
7. 从这次活动来看,坐车还算顺利但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中午5节课后从学校出发,没有赶上小学那边第一节课,在学生放学后又与校方讨论活动,所以时间有点耽误。建议如果再活动中午四节课后出发,这样上前两节课就没有问题。小学那边的时间安排还是比较有弹性的。
8. 我强烈建议要把这个活动继续下去,作为我们一个长期联系的活动基地。这次虽然是支教活动,但从情况来看,音体美并不是完全依托了课本,我们也并不是只能去上音体美课程,所以说我觉得这并不受教材和时间的局限性,类似支教的活动可以一个月到两个月搞一次,目的不一定是要像当地代课老师那样按部就班教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做些补充,并加进我们自己的活动,这样有充分的时间去组织策划,可以解决我们时间和经费上的很多困难,小学那边也表示把这作为活动来做。
篇五:大学生支教工作总结
我是***,2007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在山东省某地支教,我教的科目是信息技术和三年级数学。
说实在的,上大学时我并没有想到毕业后能有当一段时间教师的经历,因为在大学里我学的是非师范专业。毕业前夕,“到西部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红标幅飘扬在校园内的主干道上。处于年轻人特有的***,以及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贫困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我毅然选择报名“大学毕业生西部志愿者”,但是由于名额的限制,我未能如愿。紧接着又有山东省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我立即报名参加了,经过初始、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的环节我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支教大学生。
很多人问我,参加“三支一扶”的原因,我回答说,首先,我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我成长在县城知道县城中小学的条件是农村小学望尘莫及的。其次,作为“80后”的一员,我的童年是在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可以说是在和平的“襁褓”中成长的。
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又接受了高等教育,国家培养了我,我还没有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一些微薄之力,我希望借此机会来弥补这个缺憾。
回顾自己一年以来在农村小学的支教的这一段经历,我的感慨颇多,同时也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我所支教的学校位于***村,这是一所由团*市委投资兴建的希望小学。这里是**,也是山东省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距离县城100余里,距离乡政府也有十几里,交通十分不便,不通公共汽车,每次回家都要先骑自行车到乡政府驻地,然后再乘公共汽车才能回家。这里是两省三县交界处,听当地群众说这里的治安很混乱,抢劫偷盗行为时有发生,这里距离黄河不足500米。
由于这里是黄河滩地,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当地群众深受其害,他们不断植树造林使得近几年的情况稍有改变。但是毕竟这里与自己生活成长的地方差异太大,刚来的时候也很难适应。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第一天来到的这个学校的情景,走进校门的一刹那,我的心凉了半截。虽然事前我在报纸、电视上了解了不少关于当前农村学校的情况,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也与想象中的也相差甚远,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西部一些地区存在这样的学校:荒凉的校园中,没有硬化的路面,是松软的沙土地,3排低矮的平房,教室中学生的课桌已经是面目全非,操场很小只能同时允许一个班级上体育课,唯一的运动器械就是两张乒乓球台。唯一显眼的就是由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的学校名“++中泰希望小学”。当天校长接待了我,并给我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并说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这里的教师年龄偏大,9个教师中,8个已经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龄。虽然学校条件不好,但是学校领导尽最大努力地满足我的生活要求,专门派人到乡里为我购买了床、煤气灶、锅、碗等一些生活用品,让我有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誓言又一次在耳边回响,我鼓起了勇气,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义无返顾,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