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农村工作总结
时间: 10-17
栏目:总结
篇一:村新农村建工作总结
XX镇XX村地处宁绍平原中部,XX市西北部,南临329国道,北濒杭州湾,由原城隍涂、浦东、浦中、闸东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92亩,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30人,外来人员3500多人。村党委下设8个支部,现有党员203名。
近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方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使XX村逐渐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200X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4.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1亿元,第三产业0.3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4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414元。200X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并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园林村、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宁波“四型”先进党组织、宁波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营造新经济
1、以工业经济发展为龙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三年来,我们利用XX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政策优势,凭着我村独特的交通地理优势,抓住机遇,以XX镇西区开发为契机,积极开发迎凤路两侧、临湖公路两侧的土地,广泛招商引资,以“筑巢引凤”的工作思路来确定A、B两个工业点。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来村落户,鼓励本村中小型企业向工业区集聚,目前已累计引进落户企业32家,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做好农业基础工作。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河道疏浚、渠道改造、机耕路修筑等农田设施的改造,建成味香园葡萄基地,使全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国泰榨菜、神农畜禽、味香园葡萄已成为浙江省内有名的农副产品,以这些农业龙头企业为导向,努力开创特色农业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今后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搞活流通为手段,做好商业贸易工作。以原有的临海市场为依托,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临临公路、临湖公路两侧店铺林立,个体工商户发展势头良好,各类大型超市、药店纷纷落户我村,商贸一条街初具规模,为XX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同时也为我村村民自产的农副产品提供了交易平台,对增加农民收入和XX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
200X年,XX在市规划局和市绿城建筑设计院的协助下,通过了新一轮村庄规划,以“一心(行政、商贸中心)三片
(二片居住区和一片工业区)四带
(一条商业风貌带和三条绿生态景观带)”的格局,经过三年的努力,通过用地结构调整,路网系统完善,环境状况整治,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
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50多万元,硬化面积4万多平方;河道砌岸投入260多万元,砌石长度7500多米;三面光渠道三千米,投入资金30万元;三电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生活用电线路、通讯线路等)改造投入230多万元,使我村成为全市首个能收看数字电视的乡村;路灯安装投入50多万元,临临公路、临湖公路和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安装高标准的路灯;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投入100多万元;绿化投入230多万元。现在全村主要河道、道路累计绿化长度达7500米,各类绿化总面积达40000多平方米;2003至200X年,投入资金近250万,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和农民公园。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作,合理调剂村民住宅。现在,投资1400多万元的XX住宅新区即将完工并交付使用。XX村环村公路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力争为329国道复线全线贯通以前基本完成。届时,XX的交通和居住环境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各项基本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使我村的形象更加完美,为村民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力的推进了我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和“省绿化园林村”的创建进程。我们在制订总体绿化规划后,确定了今年的绿化总体布局。三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特色,着手村庄发展与建设村庄绿地同步进行,加强绿化建设,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使村庄内外水体、绿地一体化。我们总体的绿化建设分为四大块:
1、建设交通绿地,基本完现条条大路有绿化。
2、建设水岸绿地,基本实现主要河道有绿化。
3、建设公共休闲绿地。建造农民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进一步丰富绿地层次,改善村民生活休闲和娱乐环境。
4、建设庭院绿地。积极动员村民种植庭院绿化,房前屋后插种多元化绿化,特别是引导村内企业实施厂区绿化,美化环境。为进一步抓好环境质量管理,我村对村人所有道路、河道和村民的生活垃圾由专门的保洁队伍进行管理、收集,还建立长效专业保洁制度,做到常年保洁,专人管理,做到地绿、水清、环境优美。
三、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创造新生活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XX村地处原临海乡中心,被征地村民较多,有的还存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村三套班子直言面对群众,尽力帮助村民协调解决遗留问题。200X年,按照三年前的被征土地款补偿方案,累计发放土地征用补偿款85万元,确保村民失地不失利。在坚持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在村集体补助的基础上,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参保率达90%,全年有89户村民合理报销医疗费达18.65万元,财产保险理赔款10多万元,有效地分解了村民的就医费用和意外财产损失。我村还在全市范围内成立首家村级家政服务中心,免费培训家庭剩余妇女劳动力150多人次,积极帮助她们转岗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被征地村民的就业部问题,为切实增加村民家庭收入打下了扎实基础。在上级计生部门统一部署下,发放首批计划生育奖励金48户,累计金额达5万元。村集体认真调查摸底,对全村范围内的弱势群体、困难家庭、老干部、老党员、老年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套补助下,累计发放各类扶助款15万元。针对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被征地村民等不同群体,实施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切实保障村民利益,尽力让村民病时不怕无钱医、老时不怕没钱养、难时不怕没人助。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开展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公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妯娌、好团员、好少年”活动,用“十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目前,我村80%以上的农户已经达到“十星”级文明户的标准。
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依托文化宫这一基本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落文化艺术节、“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相约XX”大型文艺晚会相继举行,“XX潮”大型文化活动成为XX村落文化在XX市内的一大品牌。这些,不仅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由于村内外来人口较多,我们积极组建由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文体队伍,XX舞狮队、《苗家采花》少数民族舞蹈队享誉市内外,足迹走遍XX大地,深爱观众喜爱。通过文化这一载体,逐渐拉近了当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距离,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有一种归属感、亲情感,从而方便了外来人口的管理,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五、以平安创建为抓手,构建和谐民主新环境
XX村相对经济较为发达,外来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居住复杂,这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村提出“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村庄”的工作思路,旨在构建和揩、民主的社会软环境,提升XX村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我村专门成立 “平安XX”创建领导小组,根据村级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最后,成立了一支由114人组成的“平安XX”创建工作组织网络。该组织依托村计划生育自治组织,分四个层次(村三套班子——各片村务负责人——村民组长、中心户长——分户长)层层落实,每个分户长联系管理20-30户村民。通过这样一张组织网络,全村1400多户村民实现户户有人管。该网络成员的工作内容包括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外来人口管理、村情民意采集等等,村集体每年投入40000元资金用于发放13位中心户长和64位分户的误工报酬,采取基本报酬和奖励报酬相结合的方式,村还专门成立“平安XX”创建工作监督小组,不定期地进户走访调查。通过一段时间的动作,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外来人口管理明显加强、邻理关系相对和睦、村民对村集体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其他信息,村领导班子时掌握,使村集体的工作决策能够做到有的放失,符合社情民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村还始终把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来抓,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村里建立了法制学校,开设了宣传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了村民提议——村三套班子商议——村民代表决定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更加贴近村民,让村民有更多机会发表意见和建议,增强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
村党组织以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村级党组织“四项制度”(村级事务党员提案制、首议制、票决制、公开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咨询服务站的工作机制,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已开始启动,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已圆满完成。工、青、妇、老龄、关工委等组织工作扎实,形式创新。他们依托各自的基本阵地(如家政服务站、XX村工会联合会维权服务站、青年中心、假日学校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各条战线应有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以地北合作为基础,探索新思路
2003年11月,根据市委安排,我村与地处深山的鹿亭乡XX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由于多种原因,XX村发展明显滞后,干部群众急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而苦无良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扶班子、强核心,加强党员教育,帮助该村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辟党员活动阵地,并积极实施党内关怀工程,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特困救济,使该村党员逐渐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进而增强凝聚力。我们还邀请该村干部来我村挂职锻炼,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思路。通过挂职锻炼帮助该村村干部拓宽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第二是邀请XX村的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来我村实地观摩,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工厂,踏进我们的田头,看看我们的农民别墅,让他们有所想,有所思,主动找差距,促使XX村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
我们充分发挥我们XX村的优势,利用市里的相关政策,确定了土地整理、村庄改造、环境整治等几个项目,在该村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我村拨出部分资金帮助XX进行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200X年,该村造地40亩,造田29亩,仅这一项,为XX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使该村的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从200X年的29万增加到120多万元。200X年,我村又帮助该村改造优质茶叶基地100亩,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立项50亩,完成20亩,并造地60亩,使该村200X年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达150万元。这些项目,既能增加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又盘活XX村土地指标为我所用,为我村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实现了双赢,走出了一条南北(山海)协作获双赢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目标无止境,奋斗无穷期。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的不足之处,看到村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时时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篇二: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五月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篇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规章制度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农村环境恶化重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51-论文-网-欢迎您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51-论文-网-欢迎您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51-论文-网-欢迎您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仅仅1年在短短一年内要达到很大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目标难度太大51-论文-网-欢迎您
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起到应有效果51-论文-网-欢迎您
农业项目计划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前提项目计划效益是最大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在项目设计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统一改变目前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畴;在项目论证分析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51-论文-网-欢迎您
三、建设农技推广体系51-论文-网-欢迎您
我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做了相应调整和改革但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改变观念是先导应以新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一是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农业技术服务理念转变变单纯产中技术指导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使农技推广机构逐步转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组织;二是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理念转变;三是树立技术推广平台理念充分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积极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项目、资金、金融和税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51-论文-网-欢迎您
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创新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执法行政职能和公益型服务职能分离公益性技术服务应当是政府综合技术推广主体任务一些经营性或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委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服务组织进行51-论文-网-欢迎您
应大力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和市场优势应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回收产品通过产后加工和销售服务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同时要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51-论文-网-欢迎您
四、发展新型农合组织51-论文-网-欢迎您
加快发展我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有效途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77户注册成员4.1万人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比未参加者年均增收22%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覆盖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产品等主要传统特色产业流通、购销、加工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型(约占全省合作社总数60%)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10%)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约占25%)有关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和跨村合作联合办社型(约占5%)等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格局51-论文-网-欢迎您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地区在落后农村在快速发展、质量提高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尚待明晰;二是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平衡 2008年底全省4024户专业合作社平均出资额只有94万元;从经济效益看效益好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户均增收2-5万元少只有几百元;三是资金制约发展后劲不足51-论文-网-欢迎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新引擎”应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农村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建议设立专门负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部门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相关法规包括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地位、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员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核、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等内容保证其在制度、程序各规范运行51-论文-网-欢迎您
五、积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51-论文-网-欢迎您
我省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长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看我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51-论文-网-欢迎您
在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323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2家不及山东省1/10;出口千万元企业3家不及山东潍坊市1/7出口产品较为单一、档次不高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劳动密集型和油料作物、茶叶等土地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加工品比重较小此外知名品牌偏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阻碍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51-论文-网-欢迎您
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必然要求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一立足本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政策上实行倾斜如免除建筑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我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扩散引导和鼓励现有农业企业发展外向性农业另一借助外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精心包装并推出一批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载体选择有条件地方建立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推进外向型农业集聚发展.
篇四: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乡积极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点基本情况
落地岗村位于皖西大别山脚下 ,西与金寨区接壤,南与我乡红石岩村相连,是我乡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2552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6人。全村共有耕地780亩,山场18000亩,属于典型的山区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落地岗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我乡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来,我乡立足高起点,着眼高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乡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但家庙乡落地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组、协调组、拆迁组、项目组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征地、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土地整理、拆迁安置、项目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新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二)、注重宣传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次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利用各种会议广泛深入进行动员,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意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由于宣传到位,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拥护支持政府搞好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布点规划,突出因地制宜。为使新农村实现:“新产业、新组织、新村乡、新福利、新农民、新风尚”的“六新”目标,逐步把落地岗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必须要搞好科学规划,示范点的发展战略是站在全区的高度,按照:“对接工业园、融入大城关”的长远发展定位。
1、总体规划。落地岗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为“5588”规划,即:全村总体规划为五区:民营工业集中区、农民康居新社区、商贸仓储服务区、综合商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与土地整理、易地扶贫、民生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招商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八大战略: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能人兴村、科技强村、旅游名村、民主管村;努力实现八化目标:农村城乡化、生活社区化、经济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环境优美化、道路水泥化、通讯信息化、管理民主化。
2、具体规划。示范点具体规划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划分为五大版块。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具体划分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家旅游休闲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五大区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尽量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本着有利于现代机械作业和现代化技术管理,为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体指标。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实施“三化、三带、三集中、三变”战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大户集中、向产业集中;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4、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坚持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合理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突出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的原则。
XX镇XX村地处宁绍平原中部,XX市西北部,南临329国道,北濒杭州湾,由原城隍涂、浦东、浦中、闸东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92亩,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30人,外来人员3500多人。村党委下设8个支部,现有党员203名。
近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方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使XX村逐渐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200X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4.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1亿元,第三产业0.3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4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414元。200X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并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园林村、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宁波“四型”先进党组织、宁波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营造新经济
1、以工业经济发展为龙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三年来,我们利用XX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政策优势,凭着我村独特的交通地理优势,抓住机遇,以XX镇西区开发为契机,积极开发迎凤路两侧、临湖公路两侧的土地,广泛招商引资,以“筑巢引凤”的工作思路来确定A、B两个工业点。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来村落户,鼓励本村中小型企业向工业区集聚,目前已累计引进落户企业32家,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做好农业基础工作。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河道疏浚、渠道改造、机耕路修筑等农田设施的改造,建成味香园葡萄基地,使全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国泰榨菜、神农畜禽、味香园葡萄已成为浙江省内有名的农副产品,以这些农业龙头企业为导向,努力开创特色农业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今后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搞活流通为手段,做好商业贸易工作。以原有的临海市场为依托,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临临公路、临湖公路两侧店铺林立,个体工商户发展势头良好,各类大型超市、药店纷纷落户我村,商贸一条街初具规模,为XX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同时也为我村村民自产的农副产品提供了交易平台,对增加农民收入和XX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
200X年,XX在市规划局和市绿城建筑设计院的协助下,通过了新一轮村庄规划,以“一心(行政、商贸中心)三片
(二片居住区和一片工业区)四带
(一条商业风貌带和三条绿生态景观带)”的格局,经过三年的努力,通过用地结构调整,路网系统完善,环境状况整治,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
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50多万元,硬化面积4万多平方;河道砌岸投入260多万元,砌石长度7500多米;三面光渠道三千米,投入资金30万元;三电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生活用电线路、通讯线路等)改造投入230多万元,使我村成为全市首个能收看数字电视的乡村;路灯安装投入50多万元,临临公路、临湖公路和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安装高标准的路灯;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投入100多万元;绿化投入230多万元。现在全村主要河道、道路累计绿化长度达7500米,各类绿化总面积达40000多平方米;2003至200X年,投入资金近250万,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和农民公园。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作,合理调剂村民住宅。现在,投资1400多万元的XX住宅新区即将完工并交付使用。XX村环村公路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力争为329国道复线全线贯通以前基本完成。届时,XX的交通和居住环境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各项基本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使我村的形象更加完美,为村民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力的推进了我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和“省绿化园林村”的创建进程。我们在制订总体绿化规划后,确定了今年的绿化总体布局。三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特色,着手村庄发展与建设村庄绿地同步进行,加强绿化建设,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使村庄内外水体、绿地一体化。我们总体的绿化建设分为四大块:
1、建设交通绿地,基本完现条条大路有绿化。
2、建设水岸绿地,基本实现主要河道有绿化。
3、建设公共休闲绿地。建造农民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进一步丰富绿地层次,改善村民生活休闲和娱乐环境。
4、建设庭院绿地。积极动员村民种植庭院绿化,房前屋后插种多元化绿化,特别是引导村内企业实施厂区绿化,美化环境。为进一步抓好环境质量管理,我村对村人所有道路、河道和村民的生活垃圾由专门的保洁队伍进行管理、收集,还建立长效专业保洁制度,做到常年保洁,专人管理,做到地绿、水清、环境优美。
三、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创造新生活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XX村地处原临海乡中心,被征地村民较多,有的还存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村三套班子直言面对群众,尽力帮助村民协调解决遗留问题。200X年,按照三年前的被征土地款补偿方案,累计发放土地征用补偿款85万元,确保村民失地不失利。在坚持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在村集体补助的基础上,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参保率达90%,全年有89户村民合理报销医疗费达18.65万元,财产保险理赔款10多万元,有效地分解了村民的就医费用和意外财产损失。我村还在全市范围内成立首家村级家政服务中心,免费培训家庭剩余妇女劳动力150多人次,积极帮助她们转岗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被征地村民的就业部问题,为切实增加村民家庭收入打下了扎实基础。在上级计生部门统一部署下,发放首批计划生育奖励金48户,累计金额达5万元。村集体认真调查摸底,对全村范围内的弱势群体、困难家庭、老干部、老党员、老年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套补助下,累计发放各类扶助款15万元。针对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被征地村民等不同群体,实施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切实保障村民利益,尽力让村民病时不怕无钱医、老时不怕没钱养、难时不怕没人助。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开展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公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妯娌、好团员、好少年”活动,用“十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目前,我村80%以上的农户已经达到“十星”级文明户的标准。
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依托文化宫这一基本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落文化艺术节、“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相约XX”大型文艺晚会相继举行,“XX潮”大型文化活动成为XX村落文化在XX市内的一大品牌。这些,不仅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由于村内外来人口较多,我们积极组建由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文体队伍,XX舞狮队、《苗家采花》少数民族舞蹈队享誉市内外,足迹走遍XX大地,深爱观众喜爱。通过文化这一载体,逐渐拉近了当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距离,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有一种归属感、亲情感,从而方便了外来人口的管理,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五、以平安创建为抓手,构建和谐民主新环境
XX村相对经济较为发达,外来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居住复杂,这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村提出“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村庄”的工作思路,旨在构建和揩、民主的社会软环境,提升XX村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我村专门成立 “平安XX”创建领导小组,根据村级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最后,成立了一支由114人组成的“平安XX”创建工作组织网络。该组织依托村计划生育自治组织,分四个层次(村三套班子——各片村务负责人——村民组长、中心户长——分户长)层层落实,每个分户长联系管理20-30户村民。通过这样一张组织网络,全村1400多户村民实现户户有人管。该网络成员的工作内容包括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外来人口管理、村情民意采集等等,村集体每年投入40000元资金用于发放13位中心户长和64位分户的误工报酬,采取基本报酬和奖励报酬相结合的方式,村还专门成立“平安XX”创建工作监督小组,不定期地进户走访调查。通过一段时间的动作,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外来人口管理明显加强、邻理关系相对和睦、村民对村集体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其他信息,村领导班子时掌握,使村集体的工作决策能够做到有的放失,符合社情民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村还始终把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来抓,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村里建立了法制学校,开设了宣传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了村民提议——村三套班子商议——村民代表决定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更加贴近村民,让村民有更多机会发表意见和建议,增强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
村党组织以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村级党组织“四项制度”(村级事务党员提案制、首议制、票决制、公开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咨询服务站的工作机制,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已开始启动,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已圆满完成。工、青、妇、老龄、关工委等组织工作扎实,形式创新。他们依托各自的基本阵地(如家政服务站、XX村工会联合会维权服务站、青年中心、假日学校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各条战线应有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以地北合作为基础,探索新思路
2003年11月,根据市委安排,我村与地处深山的鹿亭乡XX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由于多种原因,XX村发展明显滞后,干部群众急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而苦无良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扶班子、强核心,加强党员教育,帮助该村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辟党员活动阵地,并积极实施党内关怀工程,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特困救济,使该村党员逐渐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进而增强凝聚力。我们还邀请该村干部来我村挂职锻炼,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思路。通过挂职锻炼帮助该村村干部拓宽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第二是邀请XX村的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来我村实地观摩,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工厂,踏进我们的田头,看看我们的农民别墅,让他们有所想,有所思,主动找差距,促使XX村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
我们充分发挥我们XX村的优势,利用市里的相关政策,确定了土地整理、村庄改造、环境整治等几个项目,在该村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我村拨出部分资金帮助XX进行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200X年,该村造地40亩,造田29亩,仅这一项,为XX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使该村的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从200X年的29万增加到120多万元。200X年,我村又帮助该村改造优质茶叶基地100亩,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立项50亩,完成20亩,并造地60亩,使该村200X年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达150万元。这些项目,既能增加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又盘活XX村土地指标为我所用,为我村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实现了双赢,走出了一条南北(山海)协作获双赢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目标无止境,奋斗无穷期。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的不足之处,看到村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时时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篇二: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五月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篇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规章制度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农村环境恶化重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51-论文-网-欢迎您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51-论文-网-欢迎您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51-论文-网-欢迎您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仅仅1年在短短一年内要达到很大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目标难度太大51-论文-网-欢迎您
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起到应有效果51-论文-网-欢迎您
农业项目计划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前提项目计划效益是最大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在项目设计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统一改变目前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畴;在项目论证分析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51-论文-网-欢迎您
三、建设农技推广体系51-论文-网-欢迎您
我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做了相应调整和改革但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问题51-论文-网-欢迎您
改变观念是先导应以新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一是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农业技术服务理念转变变单纯产中技术指导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使农技推广机构逐步转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组织;二是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理念转变;三是树立技术推广平台理念充分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积极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项目、资金、金融和税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51-论文-网-欢迎您
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创新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执法行政职能和公益型服务职能分离公益性技术服务应当是政府综合技术推广主体任务一些经营性或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委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服务组织进行51-论文-网-欢迎您
应大力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和市场优势应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回收产品通过产后加工和销售服务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同时要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51-论文-网-欢迎您
四、发展新型农合组织51-论文-网-欢迎您
加快发展我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有效途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77户注册成员4.1万人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比未参加者年均增收22%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覆盖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产品等主要传统特色产业流通、购销、加工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型(约占全省合作社总数60%)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10%)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约占25%)有关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和跨村合作联合办社型(约占5%)等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格局51-论文-网-欢迎您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地区在落后农村在快速发展、质量提高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尚待明晰;二是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平衡 2008年底全省4024户专业合作社平均出资额只有94万元;从经济效益看效益好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户均增收2-5万元少只有几百元;三是资金制约发展后劲不足51-论文-网-欢迎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新引擎”应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农村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建议设立专门负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部门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相关法规包括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地位、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员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核、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等内容保证其在制度、程序各规范运行51-论文-网-欢迎您
五、积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51-论文-网-欢迎您
我省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长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看我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51-论文-网-欢迎您
在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323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2家不及山东省1/10;出口千万元企业3家不及山东潍坊市1/7出口产品较为单一、档次不高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劳动密集型和油料作物、茶叶等土地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加工品比重较小此外知名品牌偏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阻碍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51-论文-网-欢迎您
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必然要求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一立足本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政策上实行倾斜如免除建筑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我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扩散引导和鼓励现有农业企业发展外向性农业另一借助外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精心包装并推出一批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载体选择有条件地方建立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推进外向型农业集聚发展.
篇四: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乡积极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点基本情况
落地岗村位于皖西大别山脚下 ,西与金寨区接壤,南与我乡红石岩村相连,是我乡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2552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6人。全村共有耕地780亩,山场18000亩,属于典型的山区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落地岗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我乡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来,我乡立足高起点,着眼高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乡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但家庙乡落地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组、协调组、拆迁组、项目组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征地、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土地整理、拆迁安置、项目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新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二)、注重宣传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次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利用各种会议广泛深入进行动员,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意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由于宣传到位,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拥护支持政府搞好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布点规划,突出因地制宜。为使新农村实现:“新产业、新组织、新村乡、新福利、新农民、新风尚”的“六新”目标,逐步把落地岗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必须要搞好科学规划,示范点的发展战略是站在全区的高度,按照:“对接工业园、融入大城关”的长远发展定位。
1、总体规划。落地岗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为“5588”规划,即:全村总体规划为五区:民营工业集中区、农民康居新社区、商贸仓储服务区、综合商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与土地整理、易地扶贫、民生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招商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八大战略: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能人兴村、科技强村、旅游名村、民主管村;努力实现八化目标:农村城乡化、生活社区化、经济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环境优美化、道路水泥化、通讯信息化、管理民主化。
2、具体规划。示范点具体规划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划分为五大版块。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具体划分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家旅游休闲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五大区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尽量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本着有利于现代机械作业和现代化技术管理,为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体指标。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实施“三化、三带、三集中、三变”战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大户集中、向产业集中;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4、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坚持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合理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突出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的原则。